劉潤南 劉平安 劉文龍 曾嶸 王志琪 楊巖濤 石繼連 周晉 賀福元
【摘要】本文通過對中藥、藥學、制藥工程與藥物制劑等藥學類專業教育(課程教育)體系的現狀與人才素質進行調研分析,提出主要存在的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對策。闡明在新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中,藥學類專業教育體系對學生內涵素質的影響,探討在遵循一般的教育規律條件下,怎樣建立“同公共、類基礎、別專基,異專業”的教育體系,促進藥學類專業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形成鮮明的藥學類專業人才素質特色。
【關鍵詞】藥學類專業 課程教育體系 藥學教育 人才素質 關聯性
【Abstract】This article,had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the education systematical status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pharmacy, talented quality for the pharmacy, Chinese material medical pharmacy,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and pharmaceutical pharmacy specializations, to put forward the main problems and solving countermeasures for them. In the new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environmen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fluences of pharmacy professional education system for students versus the connotation of quality have been explored. By way of general educational laws, it was discussed ho w to set up the education system “with the same public, similar foundation, classified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different professional course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the students of pharmacy correlated specializations, to bring up the characteristic pharmacy professional talents.
【Keywords】pharmacy classified specialty; curriculum education system; pharmacy education; talent quality; relevance
【基金項目】湖南省教學改革研究項目(2017197,2017198);湖南省藥學重點學科(1007)。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3-0232-02
目前藥學類有藥學、藥物制劑、中藥學、中藥資源與開發、制藥工程,藥物分析、藥物化學、海洋藥學、藥事管理、藏藥學、蒙藥學、中藥制藥、生物制藥,食品科學與工程、藥品營銷,臨床藥學等專業[1]。藥學類各專業的特色及培養目標可通過所培養的人才素質體現出來,其人才素質的優劣又深受專業課程教學的影響。本文通過對藥學類專業中的主要代表性專業,亦中藥、藥學與藥物制劑專業的課程體系和人才素質的調研,分析目前藥學類主要專業課程教育現狀及對人才素質影響關聯性,提出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探討以適應不斷發展的社會對人才素質要求的藥學專業課程教育體系。本文所述調研采用問卷調查、口頭采訪、資料查閱等形式,其中以問卷調查為主,將為藥學類課程教育的改進及人才培養的方案提供依據。
1.調查對象及方法
目前全國有高等醫藥院校341所開辦藥學專業,155所開辦有中藥專業,376所開辦制藥工程專業,166所開辦藥物制劑專業。藥學、中藥專業為基本專業,名校名專業大家熟悉公義,制藥工程專業、藥物制劑專業是近年從化學化工和藥學專業分化出來的專業,尚未形成明顯的品牌專業,就開辦藥學相關專業的高等學校來看,幾乎涵蓋所的國家省部重點學校[2]。因此作者主要選擇全國近30所中醫藥院校為調查對象,對中藥、藥學、制藥工程及藥物制劑等本科專業學生的課程教育現狀與素質結構進行調查,采用問卷、口頭采訪(問卷內容)及文獻資料的方式進行。
2.調查內容
答卷共分二大題:一大題為中藥、藥學及藥物制劑專業及相關基本情況;二大題為學生素質結構、課程教育,包單選題和問答題。學生素質結構與課程教育各10道選擇題,圍繞著目前社會對藥學(本科)相關專業人才的知識結構與素質的要求,從公共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與選修課的設置等方面調查課程教育與人才素質結構的關系。問答題也是針對社會對藥學類人才知識與素質結構要求與課程教育的關系進行問答咨詢。
3.調查結果及分析
3.1 基本情況
從返回的調查答卷分析,其中辦學較早藥學專業著名的院校為二校(中國藥科大學、沈陽藥科大學)三院(北京大學藥學院、復旦大學藥學院、四川大學藥學院);中藥專業有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學院、上海中醫藥大學藥學院、廣州中醫藥大學藥學院、南京中醫藥大學藥學院、成都中醫藥大學藥學院;制藥工程專業為近年綜合性大學根據社會需要從化學化工專業分化出來,尚未形成明顯的品牌專業,藥物制劑專業從藥學專業分化出來,也尚未形成明顯的品牌專業。就開辦藥學相關專業的高等學校來看,幾乎涵蓋所的國家省部重點學校。藥學專業有近100年辦學歷史,全國近400所高校開辦藥學專業,年招生規模達3萬名;中藥專業已有60余年歷史[3]。全國45所高等院校辦有中藥專業,年招生規模在5000人左右;制藥工程和藥物制劑專業在中醫藥大學和綜合性大學藥學院中大部分開有,年招生規模在1萬名左右;在80年代以前高等院校多為一個專業一個班,藥學專業僅有藥學、中藥專業,招生人數較少,每個專業每個班多在50名左右;而在90年代后,藥學、中藥專業的基礎上已分化成中藥制藥工程、藥物制劑、中藥資源等藥學類專業,目前藥學類專業已成為招生規模較大的專業。
3.2 素質結構
對返回答卷二大題進行統計分析后,得到表1和表2。通過研究,我們了解到,目前我國高等中醫藥、醫藥院校的培養模式為“經驗型的化學實驗型藥學人才”,這與藥學、中藥專業教育學習現代科學教育經驗及注重藥學實際工作的需要有較大的關系,符合繼承、發展與創新的總體要求[4]。在當前的培養模式下,藥學類學生雖然注重藥學傳統理論的繼承,加強人文社會科學知識教育,強調適應新時代發展需要的藥學技能的培養,但忽視了創新創業知識的培養;雖然強調藥學作用是與化學成分種類、狀態、數量、配伍及在生物體內作用的方式等有關的綜合因素,但忽視了利用現代科學方法及手段分析藥物相互作用的規律,如運用系統生物學,網絡拓撲學的學習來解決科學問題;雖然強調中藥用藥區別于西藥的治療方法,如治療講究辯證求因、標本兼治,但忽視了兩者作為治病物質基礎相似性的溝通性多成分多靶點網絡作用的物質性學習;雖然強調運用科學理論和先進技術推進中藥現代化發展,但忽視了中醫藥傳統理論、藥物制劑理論與現代化學、生物技術、智能信息以及數學知識的融合;雖然強調實驗動手能力的學習但忽視社會實踐能力綜合素質的發展[5]。根據當前的培養方案、培養模式以及教育方法培養出來的藥學人才多理論知識,而少創新思維,多以單一知識的傳授,而少綜合學科知識的教育,難以勝任推動中藥現代化、重大新藥創制的歷史重任,難以適應新形勢下社會對人才多樣化的需求。
課程教育答卷分析研究合并于課程及實習教育研究,對于(三)問答題,大部分院校相一致,都認為藥學(本科)專業學生應具備能靈活運用現代(中)醫藥理論進行化學-生物-社會-藥學多元動態平衡思維,具有扎實的現代及專業知識,自信自強,有較強創新意識,具社會競爭能力的綜合型人才[6]。
針對上述情況,對學生素質結構及教育模式改革提同以下建議:根據培養模式建立最佳課程結構:針對目前藥學專業經驗化學型的培養模式向化學-系統生物-社會(超分子,網絡作用)—藥學模式轉變,大學生的知識面要拓寬,知識結構要調整和優化,可以在目前課程教育的基礎上,建立由公共基礎、專業基礎、專業課組成必修課,由與其它相關專業的專業課加藥學文獻,中藥英語、生物學、網絡信息學、定量藥理學等組成限選課,由化學、生物、信息、藥物運用,人文社會等方面組成選修課,按一定學年完成指導性學分構成“同公共、類基礎、別專基,異專業”教育體系[7]。
4.結語
綜上所述,對藥學類專業培養目標及對創新人才素質結構的要求及其與課程教育體系設置的關聯性長期缺乏科學細致的研究,致使目前藥學相關專業人才素質特色不明顯,課程教學體系設置較為隨意與混亂,各專業培養目標和特色不鮮明的現狀。展開藥學類專業人才素質結構特征與課程教育體系內在關系的基礎研究,廓清各專業的學科關系,明確培養目標、建立特色鮮明的高等藥學課程教育體系。并與國家宏觀、學校微觀發展相適應,旨在培養創新、創造、創業能力較強的大學生,既符合社會發展對人才需求,又能體現藥學學科自身發展特點,又能反映藥學行業特色的專業素質教育體系以及與之相適應的課程設置,還適應目前國家推行的雙一流學校學科和本校藥學專業建設的需要。課程教育是培養本科生的重要環節[8],通過藥學類相關專業教育體系現狀與人才素質關聯性的研究,創新藥學類人才培養模式,建立適宜的專業課程教育體系,將有助于藥學類專業正確設置與特色創新人才的培養,對促進藥學相關學科的長期的“和諧”發展有極大裨益,同時對其它專業與課題設置也有重大的示范作用。
參考文獻:
[1]王欣然,姚文兵,孫小麗.我國藥學類本科專業結構調整的研究與思考[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8(01):32-33+65.
[2]徐曉媛,張凱麗,姚文兵.中國高等藥學教育:進展,現狀及展望(英文)[J].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2015(03):195-199.
[3]劉瑩.我國高等藥學教育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3):236-237.
[4]張裕強,曹合社.藥學類大學生人文素質培養現狀及路徑研究[J].藥學教育,2016(4):30-33.
[5]李亞梅,林麗美,張智敏,等. 淺談中藥學專業本科生科研素質的培養[J].教育教學論壇,2016(15):39-40.
[6]楊凌,蔡紹暉. 藥學專業創新型與應用型人才分類培養模式的改革探索[J].中國藥房,2013(12):1146-1149.
[7]賀福元,楊巖濤,唐昱,等. 藥學類專業設置與課程教育體系關聯性研究[J].藥學教育,2014(4):17-21.
[8]肖美鳳,劉文龍,楊巖濤,等. 藥學(本科)相關專業課程培養體系的優化[J].藥學教育,2017(06):27-29+36.
作者簡介:
劉潤南,男,湖南漣源人,在讀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中藥藥劑學與質量研究。
賀福元,男,湖南祁東人,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藥劑學、中藥藥劑學、中藥藥理學及中醫藥信息數學教學與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