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傳統財會課程在教學效率方面、教學條件方面的要求普遍較高,同時整體教學質量也并不理想。信息化技術是近些年所衍生的教學技術與理念,在中職財會課程的教學中合理應用信息化技術可以顯著的改善和優化教學效率與質量。對此,為了更好的提高財會課程教學質量,本文詳細分析信息化教學在財會課程中的研究。
【關鍵詞】信息化技術 財會課程 教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3-0241-01
引言
中職財會課程主要是以基礎財務知識以及技能作為教學核心,同時對于學生的財會業務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伴隨著相關研究的不斷深入,中職教育的改革發展速度也在不斷的加快,信息化技術在財會課程中的應用也在不斷的成熟和普及,這也為教育實效性提供了許多的幫助。對此,探討信息化教學在財會課程中的研究具備顯著現實意義。
1.信息化教學在財會課程中的研究意義與現狀
中職財會教育是以可用性人才的培養為目標,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教學方法、內容以及效果等方面都明顯滯后于市場環境對于人才的要求[1]。信息化教學是信息化社會的一種發展產物,在中職教育當中可以充分發揮數據庫、多媒體、網絡等技術的教學優勢,從而打破以往理論性、口傳面授的教學方式,一方面是提升教學效率的有效措施,另一方面還能夠一定程度的優化教學趣味性,降低教學難度,讓學生可以更快捷的掌握相關知識與技能。
當前,國內外對于信息化技術在財會課程中的研究差異較為突出[2]。國外部分發達國家大多已經將信息化技術應用到了財會課程教學中,其中最為典型的便是虛擬現實仿真技術的應用,這一技術的應用顯著的提高學生在實踐能力方面的能力,學生可以借助多種虛擬現實技術在一個模擬的環境當中真實的開展財會工作,借助會計軟件(金融模擬系統、商品流通會計教學軟件)等實現操作能力的培養,從而滿足社會崗位的能力要求。反觀我國,我國中職財會課程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并不是非常理想,大多數教師只能夠應用一些簡單的技術,例如借助PPT制作課件,很少涉及到一些專業性軟件,導致信息化教學仍然停留在表層中。
2.信息化教學在財會課程中的應用
2.1明確教學目標,創建信息化教學體系
當前我國的信息化教學正處于快速發展的階段,從以往簡單的多媒體教學轉變為開放式的教學,信息技術作為中職財會教育的有效工具之一,應用方式非常多,例如智慧校園系統、微信公眾平臺以及網絡教室等,這一些都是貼近于學生的信息化技術,同時也是中職財會教學的信息化途徑,例如,引進先進的教學系統,應用智能識別與模糊控制技術,為學生的不同學習情況進行教學,從財務會計的概念到財會核算,再到財務報告,這一些都是帶有智能識別能力的教學系統,其可以包括大多數的財會知識內容,學生可以借助著一些系統實現階梯性的學習,按照實際學習中的不足進行彌補性學習,從而實現改進教學質量的目的。
2.2借助信息技術豐富教學資源
信息化技術在網絡教學當中的最大優勢在于資源豐富,網絡聯合多媒體的教學,可以促使中職財會教學得到顯著改變。對此,網絡資源便成為了財會信息化教學的重要場所之一,廣闊的網絡資源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內容,例如可以借助網絡獲得一些上市公司的財會信息,這一些信息是學生聯系財會技能的價值資源,同時通過應用這一些財會信息可以有效的培養學生的財會管理能力以及意識。
2.3借助模擬系統,培養學生時間能力
中職教育本質上就是實踐性的教學,學生需要借助多年的財會學習不斷的提升自身專業能力,借助一些先進的財會模擬培養學生在財會領域中的實踐工作能力,例如基礎會計實訓、會計財務系統等,從而擺脫傳統教學中過于死板和理論的教學,讓學生在學校中就可以參與到真實財會工作當中,為學生提供一個學以致用的環境和條件,從而提高專業素質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信息化教學目前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中職財會課程已經從以往的書本為主逐漸轉變為了以學生為主,這一轉變也為信息化教學提供了許多的空間,中職財會教育改革提供了許多的條件和機遇。在今后教育中,需要不斷提高信息化技術的教學應用,不斷嘗試和改進,從而真正提高中職教育實效性。
參考文獻:
[1]北京師范大學教育信息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國際教育信息化發展報告和中國教育信息化發展報告成果發布會舉行[J].教育學報,2015(4):128.
[2]吳娛,蘇君陽.區域教育資源共享中的教育信息化領導力探析[J].電化教育研究,2016(1):33-38.
作者簡介:
宋姝姝(1989-),女,江蘇人,本科,江蘇省海門中等專業學校助理講師,研究方向:會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