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合作探究學習,能夠樹立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培養學生團隊精神與交流能力,對今后的自主學習大有幫助。寫作的合作探究學習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并且亟須改進,教師應該和學生一起來探究問題,引導學生尋找答案。合作探究學習能夠讓學生調動起自己的潛能,最大限度地運用學過的知識來解決問題。明確語文教學的價值,既要授業解惑,又要讓學生形成健康的“三觀”,傳其道立其人。
關鍵詞:探究;視野;公平
初中課堂教學不僅僅是單純地講授語文知識,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逐步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陶冶美好的情操,培養高尚的人格。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應采用合作探究來進行學習,一方面能夠樹立學生在學習探究中的主體參與意識,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與熟練的交流能力,對學生今后的自主學習能力有大的幫助作用。但在多年的教學實踐過程中,發現合作探究學習確實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并且亟須改進。所以,就如何更好地開展合作探究學習,提高初中生語文的綜合能力,語文老師責無旁貸,下面結合平時的教學經驗談談語文課堂合作探究中的若干心得。
一、要充分認識語文課堂合作探究學習的重要作用
合作探究學習并不是現在才有的,早在20世紀70年代,美國就已經開始成功運用合作探究學習了。合作探究學習強調學生與學生是平等的,要做到相互尊重,在這個前提下每個學生才能成為合作探究學習的主體。語文課堂要活起來,每個學生課堂積極參與的程度是衡量合作探究的關鍵,創造適合學生的學習環境尤為重要,讓學生在舒適愉悅的環境中暢所欲言,每個學生自由表達才能夠實現,從而做到開闊視野、提升能力。合作探究學習與傳統的灌輸式教學大不相同,學生不再是被動地接受知識,合作探究學習注重在參與中提高,在探究中解答疑惑,最終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知識,這樣印象就會深刻。在合作探究學習中,教師也是合作探究的一員,應該和學生一起來探究問題,引導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尋找答案。把課堂充分讓給學生來探究,讓學生調動起自己的潛能,最大限度運用學過的知識來解決問題,老師盡量少解釋,更不要提高答案。
二、合作探究學習好處多
學生在討論中可以讓自己參與到語文課堂來,可以在德、智、美、情等全方位得到發展。合作探究學習要合理安排學生的探究與合作,包括分組合作探究、組內合作探究和個人獨自合作探究。安排好合作探究的任務,在合作探究中,成員之間的相互搭配,問題的難易程度,都需要統籌安排,合作探究結束后應該學會分享成果,進一步交流、合作,更完美地理解合作探究的內容,讓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得到人生啟示。
當然合作探究學習,必須把合作放在首位,這也是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所在。初中生處于人生的關鍵時期,是世界觀、價值觀和情感觀的形成時期,學生各方面的發育都還不成熟,語文課堂創造一個舒適愉悅的學習環境尤為必要,語文的使命就是要讓學生學會觀察感悟和思考,實現合作探究就給足學生空間。讓每一個學生健康發展就要關注每個學生個性化特點,既要欣賞他們,又要讓學生學會互相欣賞,在互助、互幫、互愛中實現學生之間的和諧交流,從而刺激學生合作探究的積極性。
三、當下合作探究學習方法亟須改進的方面
新課改的大力推進,現代化經濟的影響,各地都積極開展合作探究教學,合作探究學習的越來越趨于完善,特別是在語文教學上運用更是如虎添翼,百花齊放。可是多年來的教學實踐,發現了很多存在于合作探究學習中的不和諧因素。因為受課堂時間的制約,每堂課并不能做到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進來,一方面合作探究進行一段時間后,個別學生不再有開始的激情了,有意無意地在懈怠合作探究,另一方面一些基礎稍差的學生因為個體差異而被甩在后面,跟不上語文課堂的節奏。出現了課堂合作探究進行得熱火朝天,卻有個別學生開小差的現象。也有部分學生過于參與而占用了其他不愛說話學生的展示機會。這些都需要老師積極協調,科學合理安排課堂活動。
四、合作探究學習的任務和學生的分工要合理
同一個班級的學生,他們的各方面能力是懸殊較大的,合理分配探究任務和各組學生是考驗老師駕馭課堂能力的一個試金石。實現學生互幫互帶,有機結合,讓課堂探究學習能夠順利實施。科學高效安排探究任務,才能讓課堂順利進行,防止過于熱鬧而流于形式或任務不足而氣氛不夠的出現。初中生的自制能力很不健全,如果老師稍有松懈,可能出現課堂失控的局面。在合作探究學習中,老師要及時對每個小組及每個學生做出恰當中肯的評語和指正,恰到好處地點評和引導學生,更好地調動學生參與的熱情和合作探究的潛能。
五、明確語文教學的價值作用
我們都知道語文教學既要學習知識,授業解惑,又要通過合作探究學習讓學生形成健康的“三觀”,傳其道立其人。達到語文教學的終極目的,學生通過合作探究學習可以更好地實現綜合能力的提升,為走向社會打下牢固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葉春明,重視文言文文化內涵的探究學習[J].中學語文,2014,(4)30-40.
[2]王袁維新,學生質疑精神的缺失[J].中國教育學刊,2012(10).
作者簡介:于桂梅,河北省邢臺市人,任職于河北省臨城縣石家欄中學。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