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波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對初中語文教育教學工作也逐漸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充分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給學生創(chuàng)造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降低學生的學習壓力,促進學生的綜合性發(fā)展是時代賦予一線語文教師的使命,我們義不容辭。閱讀作為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當然需要以此為基礎來開展實踐教學工作,而生本教育理念的應用有助于上述目標的實現(xiàn)。鑒于此,以部編版教材為根本參考,以八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綜合理論分析、實踐探索、案例研究多種研究方法,對此內容做了具體的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初中語文;生本教育;閱讀教學;策略落實
生本教育理念是著名教育家郭思樂創(chuàng)造的一種新的教育思想和方式,它既是一種為學生好學而設計的教育,也是以生命為本的教育。對于學生的綜合性發(fā)展和生命成長有著很好的推動和促進作用。閱讀作為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是教學的重點,又是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關鍵力量,同時又涵蓋很多生本教育的內容。所以所,將生本教育理念切實落實到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去是十分重要的,對此問題做更為細致而具體的分析也顯得尤為迫切。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閱讀的主動性
情境教學法作為新課改以來發(fā)展得比較成熟的一種教學方法,在初中語文教學實踐中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擁有了很多的變式,促進了語文教學事業(yè)的發(fā)展。而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為了激發(fā)學生閱讀的主動性,讓學生在主動閱讀的過程中實現(xiàn)自我學習和成長,真正實現(xiàn)生本教育,就需要我們能夠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實際訴求來創(chuàng)設情境。
例如,我在教學《桃花源記》這一內容時,就利用多媒體給學生營造了一個室外桃園的美麗景象。即利用大屏幕給學生展示了桃花源優(yōu)美景色的圖片,并播放了舒緩的音樂作為背景,有了這樣情境的感受,學生當然會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文章的學習中,此時,我讓學生通過泛讀、細讀、小組合作讀的形式來對文章所體現(xiàn)的淳樸的人情和和平安定、豐衣足食的生活景象有所領悟,之后,再結合自己的知識體系和情感來表達自己的讀后感。這樣一來,整個課堂氛圍輕松愜意,學生學習起來也比較高效,自身的閱讀能力、閱讀素養(yǎng)也會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二、巧設問題,提高學生閱讀的集中力
生本教育的根本目標就是促進學生實現(xiàn)全面而個性的發(fā)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擁有屬于自己的學習體系。而在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巧妙地設置問題,確保問題的層層推進,不僅能夠讓學生更加集中精力去參與閱讀,而且也是給學生提供了一個閱讀的思路,在長期的鍛煉中有助于學生形成屬于自己的學習體系,實現(xiàn)更好的學習和成長。而這就需要我們在實際設計問題的時候一定要做到科學、精準、有效。
例如,我在教學《小石潭記》這一文章時,就給學生設置了這樣幾個問題:作者是怎么發(fā)現(xiàn)小石潭的?文章主要寫了哪些景物?怎么寫的?體現(xiàn)了景物的什么特點?作者寫此文章有什么目的,表達了自己的什么情感?為了更快更好地回答這些問題,學生集中精力地投入到了文章的閱讀中,當問題得以解決的時候,學生的閱讀能力、歸納能力、理解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三、主題閱讀,拓寬學生閱讀的知識面
主題閱讀就是讓學生圍繞某一個主題進行更多內容的閱讀,以對此主題的相關文章有更深刻的把握,這樣一來,學生就擁有了下筆如有神的閱讀效果,自身閱讀的能力自然而然會有所提升,也就是說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也就達到了生本教育的目標。因此,我們在進行閱讀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適當地應用主題閱讀模式,可以以文章所傳遞的思想為主題,可以以文章的寫作方式為主題,可以以文章的作者為主題,也可以以文章的題材為主題,總之要形式多樣,全方位地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素養(yǎng)。
例如,我在教學《背影》這一文章時,就利用了主題閱讀的教學方式,以《背影》所表達出的父親的深沉的愛為著眼點,讓學生暢所欲言,談一談自己和父親發(fā)生的事,之后,以“父親”為主題來進行主題閱讀,給學生提供了《父親的病》《臺階》《父與子》《父子情》《半截錢里的父親》《酒》等文章,并讓學生借助網絡資源來閱讀更多關于父親的文章,這樣一來,學生不僅會更愛自己的父親,體會到父愛的偉大,也學會了更多寫人記事的方法,對更多的名家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這就是學生閱讀能力提升的表現(xiàn),達到了生本教育的根本目標。
總的來說,將生本教育理念落實到初中語文的教學實踐中去,既是時代的要求,也是提高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關鍵內容。作為一線初中語文教師,我們需要把握生本教育理念的內涵和精髓,做到心中有數,并能夠根據教學內容合理使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來確保生本理念能夠潛移默化地灌輸到學生的學習中去,促進學生實現(xiàn)新的發(fā)展和成長。本文所提到的創(chuàng)設情境、巧設問題、主題閱讀三個方式是個人實踐之后認為比較有效的三個建議,當然還需繼續(xù)完善和充實。
參考文獻:
[1]李爽.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主問題設計研究[D].渤海大學,2017.
[2]蘇亞平.構建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少教多學”模式的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4(32):23.
編輯 李琴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