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晶珍
摘 要::近幾年隨著廣西新課改的進行,高考化學試題內容的考察源于課本而又高于課本,知識的覆蓋面越來越廣,綜合性逐漸加強。臨界生的有效輔導是臨界生的提升和轉化工作中的一把利劍,臨界生的一本有效轉化是一個學校一本率提升的重要途徑。探討了在高考備考過程如何根據化學臨界生的知識構架進行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輔導,從而實現臨界生的一本有效轉化。
關鍵詞:高三化學;臨界生;有效輔導
一、化學臨界生的界定
我校的“臨界生”是指優秀的,但總成績在一本線下徘徊,通過加強個體輔導和個人努力有可能使其提升一個臺階的學生。這類學生學習過程中有過努力但沒有毅力,想進步但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有效的學習方法。但是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他們的潛力是有可能完全發揮出來的。我校將參考高二多次考試總成績,平均成績處于一本線下50分左右的學生界定為臨界生。以此為依據,各班的班主任先將符合條件的學生挑出,然后再認真對比幾次考試過程中單科的成績和單科成績對總分的貢獻率。(如單科成績超過了單科一本線5分,則該科對總分的貢獻值為+5,相反則為負值)如果單科的貢獻率負值太大,那么該生就界定為該科的臨界生。通俗來講就是補瘸腿科目。
二、輔導初期
在高三開學之初,我們化學備考小組就根據近七年的高考考題情況的分析和研究統一印發了化學高考核心考點內容,保證每個化學臨界生人手一份。化學高考核心考點的印發使學生在復習的過程中感覺有“考點”可依。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他們的心里恐懼感。同時我們化學備考小組的老師合理分工,根據近七年高考化學的考點情況結合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精編資料,以備后面的二輪專題復習所用。
與此同時,臨界生的輔導工作馬上進入正軌。科學有效地培養臨界生在臨界生的轉化工作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臨界生的培養上,我們要做到“四個落實”(落實輔導的對象,落實輔導的老師,落實輔導的重點和落實責任制)。有效避免了在輔導過程中可能滋生的形式主義。因此在臨界生輔導工作具體開展之前,我先對班主任劃分給我的化學臨界生的高考核心考點內容的掌握情況進行摸底調查,并且根據高考化學核心考點制訂了化學臨界生學科需求表。臨界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補缺模塊選擇。而這張表格就是我今后輔導他們的主要依據。根據臨界生的學科需求,輔導過程中我實行“三制”(集中輔導制、個人輔導制和試卷面批制),實施“五多原則”(即精神上多鼓勵、心理上多疏導、課內多提問、課堂外多輔導、練習多面批)。通過這些方式對他們進行
關注。
三、輔導過程
這些學生之所以成為化學臨界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們的基礎打得不夠扎實。因此第一輪復習時對他們的輔導以回歸課本為主。對課本中相似、相關、相依的一些概念、性質、實驗等內容,采用對比的復習方法,通過分類等方法明確其共性,認識其差異,真正掌握知識的實質。復習過程中,引導學生以思維導圖的形式進行階段性總結。
第二輪復習為專題復習。這個時候我就根據之前他們所填寫的臨界生學科需求表進行針對性的輔導。需求表中包含高考核心考點的分類專題。如小專題有電化學、離子方程式的書寫、離子共存、氧化還原反應、化學平衡的移動、物質的量、溶液中離子濃度大小的比較等。大專題有化學原理綜合、實驗原理綜合、有機合成、結構模塊等。在輔導的過程中讓學生做好好題本和錯題本,學會對同類題型的解題方法和解題思路進行歸納總結,熟記一些固定的答題模板,引導學生規范答題。以此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知一題會一類以及快速答題的能力。
四、輔導后期
五月份為輔導的保溫期。我在輔導安排上主要側重于核心考點的重溫以及薄弱模塊的強化訓練。通過訓練可以再次進行核心考點的查缺補漏和規范答題。學生在做適應訓練的同時要回歸經典習題以及錯題本。對于我們學校的學生而言,在備考保溫階段主要是抓基礎、把握好選擇題和選做題板塊中的“物質的結構與性質”、強化實驗和工藝流程題。
五、我的思考
在臨界生的輔導過程中,有一點也是值得我深思的。那就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心理變化問題。臨界生的提升和轉化直接關系到他們的前途。因此在核心考點輔導的同時,我覺得精神上的鼓勵和心理上的疏導也顯得尤其重要。臨界生的輔導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過程,而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歷程。并不是說一輔導,臨界生的成績就能立馬提升上去,大起大落的情況也會時有發生。每次考完試,不管考得理想與否,臨界生的心理都會發生一些微妙的變化。這時,精神上的鼓勵和心理上的疏導顯得尤其重要。老師上課時一句不經意的鼓勵的話或鼓勵的眼神都可能會成為他們繼續前進的動力。這一點也是我今后工作中也要尤其注意和重視的地方。
高考沒有捷徑,我們要在正確的方向上做足夠多的練習和思考,積累足夠多的知識和經驗。我們相信天道酬勤。我們也要加倍努力,在不斷探索中繼續前行,爭取更大的進步。
編輯 馬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