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美麗
摘 要:從語文核心素養中的審美鑒賞與創造維度下解讀古詩文本,能夠有效、準確地把握文本的語言魅力,表情達意,尊重學生的主體性,注意文本解讀與教學的生成,從而在教材解讀,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體現語文核心素養觀。
關鍵詞:語文核心素養;審美鑒賞與創造;語言建構與運用
2016年注定是個不平凡的一年,核心素養被提高到教育的本質目標,長期以來,語文教學被肢解,被割裂。過分強化字詞、句子、段、篇,而忽略了語文表情達意的實質。古詩文教學也過多關注作者情感,語句賞析,忽視了詩歌教學的美感。本文基于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增強詩歌教學的語文味道,回歸語文本質。
“核心素養”首次出現在教育部印發的《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設計為“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造”“文化傳承與理解”四個方面。語文學科培養思維有其得天獨厚的條件。語文審美是針對語言作品審美。語言在表達美感普遍性上是其他藝術形式無法取代的。
中國是詩的國度,中國文化是詩性文化,是詩歌養育了中華民族。孔子曰:“不讀詩,無以言。”“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詩歌是中國文化的重要載體,是中國人情感的重要抒發方式,凝聚了中國人傳統的審美思維。特別是部編版語文教材,更是加大了古詩詞教學的比例,由原來的90首古詩,增加到130首。在教學實踐中,我注重改變古詩文常規的教法,在教學設計課堂實施等環節,以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為立足點,在古詩詞教學中進行了一些探索和實踐。
一、誦讀吟詠,培育語言素養
古詩詞是漢語最美的展現方式,它注重音節、韻律,講究節奏、平仄。所以,讀起來自然而然地產生一種音韻美。在古詩教學中,我喜歡帶著孩子們進行反復吟誦。學生一開始覺得新奇,好玩,等到慢慢掌握了吟誦技巧和方法,就會喜歡上吟誦。
在教《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時,因為篇幅較長,學生背誦起來有難度。講課之前,我先給學生吟誦這首詩。學生的興趣被調動起來,跟著老師學幾遍就會了,很快就把整首詩背下來了。學會在吟誦的基礎上,再理解起詩句,就很容易。
除此之外,吟誦也能讓學生把握詩人的情感。詩以傳情,詩以言志。凡是詩歌,皆以情動人。語言吟誦之聲,帶動情感的抒發,能收到很好的效果。特別是,相比于新式的朗誦,吟誦可以拖長音節,回環往復,一詠三嘆。
二、巧設問題,提升學生思維
課堂上關鍵的方式就是有效提問。余映潮老師主張能夠對教學內容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主問題形式,“它在課文理解方面具有吸引學生進行深入品讀的牽引力;在教學節奏方面具有讓學生安靜下來思考問題,形成動靜有致的課堂教學氛圍的調節力。”有時候,老師不要急于把答案告訴學生,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學會提問題,是啟發學生思維最好的方式。古詩教學中,也是可以用問題式解讀詩句的。
學習陸游的《游山西村》,我就連續用了幾個問題,逐步引導學生思考景物特點和詩人情感。(1)詩人來這里做什么?(2)詩中寫了哪些意象?引導學生找出詩中的十幾種景物。(3)請為每一種景物前加形容詞。通過問題啟發,思考討論,小組交流,學生對這首詩的主題理解非常深刻。設置的問題,具有啟發性、針對性,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探究欲,驅使其走向思維深水區,作深入的研讀,實現思維發展素養的提升。
三、品鑒表達,提高審美能力
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學生一般是通過閱讀鑒賞優秀的文學作品,品味其語言藝術,進而體驗作者的豐富情感,激發其審美想象,感受文章思想魅力,領悟作品人生哲理,并逐漸學會運用口頭、書面語言來表現美和創造美,形成自覺的審美鑒賞意識和審美鑒賞能力。古詩詞語句優美,詞語凝練。學會品鑒欣賞古詩語言,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我讓學生把詩中所描繪的景色改寫成一篇借景抒情散文。通過朗讀交流,用詞修飾語句,運用修辭展現語段的文采。在《水調歌頭》中品賞月的特點和詩人的情感,詩人思緒馳騁,“把酒問青天”的魄力。課堂上師生都陶醉在詩人神奇的想象,優美的文字和哲理思辨之美中。
四、尋根溯源,關注文化傳承
詩歌傳承了詩情畫意,文化情懷,學生通過吸取文化智慧,能體會到古詩詞新的生命力。學到白居易的《憶江南》,我引導學生思考,想到江南,你會想到什么,他們有人說,想到草長鶯飛,想到“春風又綠江南岸”,想到“春水碧于天”“南朝四百八十寺”。有同學說出“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還有同學想到《社戲》里的月下行船,水鄉月色。真是思接千載,馳騁萬里。看似我們在學習一首簡單的詩,卻把從古到今文人墨客對于江南美景的歌頌和贊美深深印在腦海里。不僅對美麗的江南景色充滿向往,更感受到中國文人的家國情懷。還有古詩里學到“子規”。“子規”是一個飽含文化背景的意象,帶著學生讀一系列的“子規詩”,比較閱讀中體會這一文化符號的內涵。
語文就是這樣,當你讀出了它的美,感悟到了它的美。自然就實現了語文核心素養。語文教學的智慧就是要以不變應萬變,不變不是保守,不是守舊,不變是對規律和真理的尊重,也就是對語文本質的尊重!
參考文獻:
[1]萬永翔.高中語文核心素養與課堂教學[J].語文教學通訊,2017(6A).
[2]余映潮.主問題的教學魅力[J].語文教學通訊,2011(2).
[3]胡家曙.高校語文教學課堂活動的再升級:第九屆語文報杯全國中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大賽探微[J].語文教學通訊,2014(4).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