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蓉
摘 要:初中生由于身心發展特點,容易情緒波動和心理失調,甚至產生心理疾病,在早期干預中需把握重點關注對象,及時開展心理疏導。校園心理危機的干預,一方面重在預防,通過開設生命教育課程和創設藝術平臺傳遞給學生積極的生命價值觀;另一方面遇到突發情況要啟動應急機制,運用專業方法工作。
關鍵詞:心理危機;校園心理危機;心理危機干預
校園心理危機指在學校校園生活范圍內,由于各種突發的、重大的危機事件所引起的校園成員心理嚴重失衡狀態。由于學校生活中群體構成的同質性,發生在學校領域的心理危機更具有傳染性,容易帶來整個校園的混亂。研究青少年學生面臨的危機與壓力狀況,指導和幫助他們正確處理各種問題,這對于維護與增進學生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目前初中校園心理危機表現形式
當個體面對危機時會產生一系列反應,其主要表現在生理、認知、情緒、行為等方面,一般心理危機反應會維持6至8周。初中生正處在一個充滿矛盾的不穩定的階段。既要面對來自生理、心理、環境的重大變化,又要承受更多的來自于學業、人際關系、家庭等方面的壓力,容易產情緒波動和心理失調,甚至產生心理疾病,嚴重者會出現輕生的念頭及行為。
初中生看待問題較為片面極端,又比較容易隱藏,因此有時候遭遇的心理危機不太明顯,但會有一些征兆,比如語言方面會表現出無望“我不想活了”“活著一點意義也沒有”等表述。情緒方面容易激動憤怒,或者持續地焦慮悲傷。社會功能方面人際交往明減少,容易與人敵對或者不明原因地道歉、送禮物、告別等。生理方面睡眠、飲食或體重短期內有明顯變化。發現學生在校有這些征兆時,需要及時鑒別處理。
二、初中校園心理危機需重點關注的對象
新生入學后的第一周內,學校會進行心理健康問卷調查,篩查出需要特別關注的學生。在初中階段以下幾種情況需要特別關注:(1)過去有嚴重的創傷經歷未能得到處理,就極易在特殊事件的觸發下引起心理危機。(2)父母離異或長期家庭沖突中,孩子長期缺乏積極的關注和愛,沒能在家庭中習得處理沖突的能力。(3)在校人際關系差,缺乏同伴交往,壓力和情緒往往找不到合適的宣泄口,就會以極端的形式爆發。(4)長期在貧困中成長的孩子,正當需求難以得到滿足,在群體中更易自卑。(5)目前學業嚴重困難,尤其是重大考試前,孩子不堪重負。(6)有精神病史(治療后返校)。在家治療期間環境相對輕松,返校后必然會面臨一定的學業壓力,易復發。(7)近來突然對宗教哲學心理學感興趣。這樣的孩子往往會陷入對生命意義和價值的思考中,沒有正確引導,容易走入“死胡同”。
在平時的校園生活中,班主任及任課教師對于這些學生要適當給予更多關心。尤其當學生遇到困惑,要及時進行心理疏導。
三、初中校園心理危機的干預策略
心理危機干預是指運用心理學等理論與技術對處于心理危機狀態的個人或人群進行有計劃、全方位的心理指導,幫助當事人平衡已嚴重失衡的心理狀態,調節其沖突性的情緒行為,減輕或消除可能出現的危害。
(一)初中校園心理危機的干預,重在預防策略,旨在提高學生的校園適應能力,學會情緒調適方法,改善人際關系。從可行性角度,研究重點可放在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索上,借鑒北京大學徐凱文教授提出的心理危機的樹理論,學校可以從價值觀教育著手,開展心理健康系列活動,激發學生的生命成就感。
一種途徑是開設生命教育課程。研發設計系列課程,根據初中三個年級的學生特點,充分融合青春期教育、安全教育、生理健康教育、環境教育、禁毒教育、法制教育等專題,開展有體系、靈活多樣、有效的生命教育活動,激發生命潛能。
也可以同時將生命價值觀教育滲透進學科教學中,道德與法治、體育等學科是生命教育的顯性課程,語文、音樂、美術等學科是生命教育的隱性課程。教師可挖掘教學內容,充分運用與學生密切相關的事例作為教學資源,適時適度地對學生進行生動活潑的生命教育。
另一種途徑是創設藝術平臺。在教學樓開辟一角,設計成小舞臺,把生活中的美好、感動用音樂、戲劇等形式表達,每天十分鐘左右的表演,孩子們在藝術的氛圍里,塑造勇敢的個性,釋放自由的天性,懂得分享、合作與欣賞的重要性。后續還可以挖掘孩子們中的生命故事,利用主題班會分享討論,傳遞積極價值觀。讓藝術浸潤生命,讓生命煥發光彩。
(二)初中校園心理危機的干預,在遇到突發情況時要啟動應急機制。學校要建立專門的機構(比如學校心理工作室等),綜合利用社會、學校、家庭父母力量、醫療等資源進行干預突發事件,從而形成一整套機制。
干預者要運用專業的態度和方法工作,危機干預的一般策略中,心理輔導者的角色是“照料的父母”。運用的語言要規范,比如“對發在你身上的事情,我覺得很難過。”“你現在安全了(如果這個人確實是安全的)。”“這不是你的錯。”“你的反應是遇到不尋常的事件時的正常反應。”“事情可能不會一直是這樣的,它會變得更好,而你也可以變得更好。”等等。在干預早期,要提供當事人當前最需要的幫助,與當事人討論滿足這些需要的行動和計劃。在工作中嚴禁開愚蠢的玩笑或者追問細節、大事化小等等。在事件穩定后,由心理工作室逐步進行短程或長程個體咨詢。
抱著對事業和專業的滿腔熱情,抱著對每一位學生的熱愛,他們不只是我們的事業,是一個個美妙的生命,和我們的孩子一樣,值得我們全身心付出,引領他們看到生命的無限可能。
參考文獻:
徐凱文.危機的行動干預和法律[D].北京大學,2018.
編輯 劉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