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摘要】小學階段是學生成長的重要階段,對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提高思維能力等方面都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小學語文作為基礎學科之一,其思想、情感、品德教育等方面的特點非常明顯,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能夠幫助學生從小樹立正確的三觀,進而使其更加健康、快樂的成長起來。為此,本文針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語文思想方法這方面內容進行簡要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 語文思想 滲透 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6-0161-02
1.在分析文章題目過程中加強德育的滲透
對于一篇文章而言,題目可以起到抓住文章要領的作用,所以對文章題目蘊含的思想內容進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語文內容的理解和掌握能力,還能讓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感受到真善美,進而實現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學目的,例如:教師在講解《地震中的父與子》這篇文章的時候,學生很容易會從文章的題目里感受到整篇文章的題眼就是“父與子”,能夠感受到平凡的父親給予著孩子偉大的父愛,這時教師可以問學生:“你們的爸爸愛你們嗎”?學生不約而同的會回答“愛”,然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每個人都擁有一個疼愛自己的父親,但是他是采用什么方式去愛自己的孩子呢?通過“父與子”這幾個字的揭示,在通過文章中地震后父親的反映這一整件事的分析,學生可以感受到文章中父親雖然平凡卻偉大的父愛,這會讓學生在明白父親給予自己深厚的愛的同時,回饋給父親更多的愛,進而實現學生愛祖國、愛社會、愛他人的教育目標。
2.將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充分挖掘出來,加強德育的滲透
小學語文教材中涵蓋了很多德育因素,教師可以充分的利用這一點,將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充分的挖掘出來,加強教材內容和德育教育的結合,這樣可以更好的提升教學效果,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采用靈活的教學方式,開展語文教學,像可以讓學生以學習小組的方式,對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進行討論和分析,然后這時教師要把文章中的中心思想、要點上升到思想道德準則和情操修養上面,緊接著在引導學生加深對這種道德思想的理解,進而讓學生將其轉化成提高自身道德規范的核心思想。
3.在隨堂訓練、課后作業等活動中加強德育的滲透
對學生的德育教育不能僅局限在課堂上的四十五分鐘內,應當隨時隨地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像在隨堂訓練、課后作業這類的活動中,就可以加強德育教育的滲透,這樣可以更好的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修養,所以教師可以在課后訓練的時候,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實際的思想狀態,選擇適合的、教育意義強、內涵豐富的材料供學生學習,這樣才不斷的滲透中,可以起到非常不錯的德育教育效果。例如:教師在講解《七律長征》這首詩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回家與家長一起,共同去尋找身邊親人經過不斷努力取得成功的故事,然后講給大家聽,學習、工作、生活哪個方面的故事都可以,教師這個提議會讓學生變得非常踴躍,有的學生會發現自己的哥哥從小很胖,體育不達標、身體素質也不好,經過幾年的運動、鍛煉,減肥成功,身材和身體都越來越好,有的學生會發現自己的好朋友為了能夠提升自己的繪畫水平,每天都利用課余、閑暇時間去寫生,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繪畫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學生通過這些小事例的搜集能夠明白只要持之以恒、堅持不懈的道理,進而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都會堅持到底,絕不輕言放棄。
4.重視教師自身道德修養方面的提升,加強德育的滲透
教師在小學生學習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不僅教授學生知識,還對他們的身心健康成長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教師是除了學生家長之外與學生接觸時間最長的人,所以教師一定要嚴格要求自己,提升自身的道德修養,為學生樹立道德榜樣和楷模,因為小學階段的學生容易下意識的模仿別人的動作和行為,教師在與學生長期的交往中,一定要謹言慎行,幫助學生建立道德準則的時候,教師可以將自己為人師表的作用發揮出來,在要求學生的時候,更加嚴格的要求自己,讓自己日常行為與道德標準相符,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加的信服,才能更好的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道德標準,進而實現學生綜合素質、價值觀念、道德素養等方面的提升。
4.結束語
結合上述內容可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德育的滲透,一定要注重采用內部與外部因素相結合、潛移默化的方式,這樣可以將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要求滲透到小學語文教學當中,實現學生品德修養、審美情趣等方面的提升以及健全人格的形成,進而幫助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為以后取得更好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關繼輝.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語文思想方法[J].教育現代化:電子版,2017(22):90
[2]許芳芳.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思想道德教育 [J].讀寫算:教師版,2017(2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