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潔琳 玉洪榮 龔繼春
【摘要】微課是在線學習的一種方式,以其短小而針對重點知識點解析的視頻為主,輔以練習,對于系統解剖學的教學是一個有效的補充。我們通過微課在系統解剖學教學中的應用,發現微課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對人體結構的理解力和觀察力,從而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該研究充分運用網絡輔助教學,為促進微課程在教學中的應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微課 系統解剖學 形成性評價
【基金項目】2016 年度廣西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工程項目(2016JGB172)微課在系統解剖學形成性評價中的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G434;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6-0216-02
系統解剖學是醫學生的入門必修課,其大量的教學內容及專業名詞對于大學一年級學生來說新而復雜,學習時存在較大的困難。教師授課中容易出現學生聽不懂、記不住而感到倦怠的情況。再者,部分學生對福爾馬林的氣味有抵觸,學習積極性不高,辨認標本結構的能力弱。因此,尋找一種立體的、動態且容易記憶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人體解剖學的教學質量成為我們教學改革所向。
微課即微課程micro-lecture,是指基于教學設計思想,使用信息化技術手段在10分鐘左右就一個知識點進行針對性講解的微小課程。通過簡短的視頻講解課程的重點難點,學生易于集中注意力,對課程進行預習或復習,更好的把握知識點。隨著近年來網絡信息的不斷發展,微課逐漸應用到各個學科、各個層次的教學中,使原本枯燥乏味的課程變得生動有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效果。
目前我校系統解剖學教學考核方式較為單一,主要為測驗加期終考試,學生復習不到位容易導致期評成績不理想。我們在系統解剖學教學過程中嘗試增加微課環節,通過短小而重點突出的微課視頻,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和點擊率,同時視頻中設置問題讓學生完成作業或討論,探索建立形成性評價體系,從而加強學生平時對重點知識的掌握。
1.系統解剖學微課設計
1.1微課選題 選取的微課主題需要緊扣教學重點、難點。但解剖學重點難點非常多,需要錄制大量的視頻,工作量大,因此在工作開始之初還需精選錄制內容。可選取抽象而難理解的結構及概念,如冠狀軸、矢狀軸和垂直軸與關節運動的關系,肌肉的作用原理和收縮方向,可以通過動畫進行演示講解;在標本上無法看清或者結構復雜學生難以辨認和難記憶的結構,如心腔結構,可錄制模型、標本示教視頻;器官間的關系,如精子的產生和排出途徑、膽汁的產生和排放,可以繪制動畫視頻。爭取每個章節都能選出解決學生困惑、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微課內容。
1.2微課內容設計 首先可設立新穎的標題吸引學生注意,如“面面相趣”——淺談面肌之類的有趣的題目。二是緊扣教材內容,通過查閱專業書籍保證微課內容的準確性。三是合理安排講授順序,主線清晰,如可以通過臨床案例引入,隨后講解,而后概括升華知識點,再通過問題設置讓學生完成作業或討論進行內容回顧。在講解中注意邏輯,基礎知識與臨床知識有機融合,進行自然過渡,循序漸進。素材準備和錄制手段上,需有豐富的實物圖、模式圖或者模型、標本展示解剖結構,通過錄屏方法錄制數字人體或3Dbody的動態演示,或是教師的直接用模型或標本示教,也可在國內外網站上收集較好的視頻動畫進行剪輯利用,更好的讓學生理解結構的位置、形態。微課用于課前,可解決內容多而課時不足的問題,學生可以對重點難點進行預習和課后反復復習;用于課上,可適時打破上課的沉悶。
2.微課與系統解剖學形成性評價
傳統的系統解剖學教學中,教師先進行理論講解然后示教,隨后學生自由觀察標本,教師再進行提問總結。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通常通過學生的紀律、觀察標本的積極性、回答問題的準確性和測驗成績的好壞來確定學生的平時成績,這屬于過程性評價的部分,占總成績的40%。而學生的期末考試成績(終結性評價部分)占總成績的60%。我們嘗試在2016級的兩個實驗組中應用微課,觀察微課對學生解剖學學習的影響。
我們主要在實習課前通過超星學習通或者微信、QQ等網絡平臺將微課視頻發送給學生,并附帶一些思考題,學生通過自學視頻可以部分解決在理論課上聽不懂的重點、難點。在實習課中,教師用小部分時間給學生對思考題展開討論,學生回答問題較為踴躍。先進行微課學習后,學生觀看標本的積極性增高,更能理解人體結構的位置形態,指認標本的準確性也有所提升。由于微課觀看沒占用上課時間,因此上課內容雖多,但學生相對能利用的時間更充分了。我們觀察2016級實驗組的期末考試成績與全年級隨機樣本成績分析對比,實驗組平均分66.83稍高于全年級隨機樣本平均分63.2。實驗組51人中不及格人數比例為25.49%,60-80分之間分數段人數比例為64.7%。而全年級隨機樣本202人中不及格人數比例高達40.10%,60-80分之間分數段人數比例為45%。通過上述數據可見,短小而重點突出的微課視頻學習,提升了學生對系統解剖學的學習興趣,學生課堂活躍性提高,網絡的利用增強了師生交流互動,有效的利用了課余時間,減輕課堂負擔,微課教學不失為傳統教學的有力補充。
但由于該研究還處于探索階段,如何更好的利用網絡平臺,將微課學習深入化,如監控學生在線學習情況等,如何評價教師微課制作水平,如何評價微課的權重等,還需要進一步完善。我們設想,微課結合反轉課堂,充分運用網絡輔助教學,順應新的學習模式,將會使系統解剖學教學更為生動有趣。
參考文獻:
[1]胡鐵生,周曉清.高校微課建設的現狀分析與發展對策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4(2):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