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康
【摘要】? ? 無線電監測技術作為無線電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著無線電的運行質量與運行效率等,值得無線電管理部門的高度重視。本文針對無線電監測技術的國內外研究現狀進行展開論述,并分析了無線電發展的主要方向,對于無電線監測網絡部署與優化等深入研究,希望能夠促進無線電監測事業的長遠發展。
【關鍵詞】? ? 無線電? ? 監測技術? ? 研究現狀? ? 發展方向
時代發展的腳步不斷向前,我國無線電監測技術更迭迅速。若想進一步促進無線電的高時效、高質量監聽分析,則應該加強對無線電監測技術的研究與分析,完善無線電管理中檢測系統技術框架。在無線電監測技術監測設備與無線傳感網技術體系的發展中,無線電監測網絡與優化技術應該作為監測設備的基礎與前提,同時以監測設備與無線傳感網技術為監測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確保無線電監測的質量與效率。
一、探究我國無線電監測技術研究的基本現狀
縱觀無線電監測系統主要具備三個功能:(1)監測電磁環境,劃分與分配頻帶,為頻率指配提供確切依據;(2)對無線電信號進行監測、定位、查處等,確保空中無線電波的穩定秩序;(3)對合法無線電用戶進行管控,確保用戶在指定頻率上開展正常業務。無線電管理中,應該對這些頻譜監測功能進行合理精細化管理,確保監測技術的長遠發展。
這幾年,我國頻譜監測體系逐漸完善,已經基本建立起頻譜監測網絡管理系統。無線電監測網絡,主要的組成部門有:監測控制中心、移動監測站、可搬移站、大型固定監測站、小型固定監測站、便攜式監測設備等。無線電監測網絡的主要任務為:監測無線電網絡的運行狀況、管理無線電頻譜、查找無線電干擾源,確保航空、電信、鐵路等相關部門的用頻權益。現階段,我國“北斗”二代衛星導航體系雖然正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但是無線電監測網絡建設高度發達,無線電監測設備研發不斷創新,為衛星導航專用干擾監測系統的研發與運行等提供了確切的技術保障。處于新時期背景下,我國無線電監測網仍然以無線電監測業務作為發展的核心業務,無線電技術結合信息化手段,促進了無線電監測的網絡化、信息化、智能化、便捷化發展,在區域范圍內實現了聯合檢測、業務融合以及信息共享等業務,有效地提升了無線電監測與管理的整體水平,促進了無線電臺站與監測數據庫資源的共享與交流。
二、探究無線電監測技術的發展方向
2.1優化無線電網絡部署與技術
現階段,我國無線電監測系統處于割裂、分散的狀態,無線電監測網絡建設主要以區域劃分為依據,監測能力與監測標準存在一定的差異性,使得各個城市無線電監測站的選址難度不斷加大,并且監測范圍受到城市地勢的影響,導致監測出現盲區,故此,亟待優化無線電監測的網絡部署與技術。無線電監測系統以無線電監測網絡為基礎,對無線電監測結構進行規劃,實現動態化的網絡監測。
對于監測網絡,應該按照監測任務的不同科學部署監測站,合理調整監測站的密度,撤銷多余的冗雜監測站點,并對難以覆蓋的監測盲區進行移動覆蓋補充,確保無線電監測網絡的最優化。
2.2合理運用頻譜監測傳感網技術
無線傳感器網絡在當前的無線電監測管理中應用范圍較為廣泛,受到諸多政府、軍事領域以及學術界的關注與重視。由于傳感網絡優勢多多,因此我國已經對“傳感器網絡電磁頻監測技術”加大了研究力度,意在促進傳感網與電磁頻譜監測的有效結合,進而不斷提升電磁頻譜的精細化監測質量與效率等。
2.3促進監測設備小型化發展
無線電監測設備小型化,主要分為便攜式與手持式兩種類型,現階段的傳感技術難以實現全覆蓋,因此無線射頻傳感器的設計主要優勢在于小型化、低能耗等。小型無線電監測射頻傳感器通常以電池為供電源,因此在設計中應該利用低功耗的芯片,并合理控制相關模塊,確保空閑模塊能夠在不工作的情況下及時進入睡眠狀態,降低小型監測設備的實際功耗,有效延長傳感器的使用時間。
三、結束語
無線電監測涉及到多個知識領域,在頻譜監測系統中主要包括車載、手持、便攜、固定等監測設備,并且覆蓋著空地一體化的立體感知網絡,因此網絡設備形態相對復雜化。如何加強頻譜監測設備與感知數據的管理,成為橫亙在無線電監測網絡管理中的重點難題。故此,無線電應該立足于當前監測網絡的不足之處,不斷提升監測系統的整體能力與水平,實現動態化頻譜管控、高效化頻譜管理,提升無線電監測的整體能力。
參? 考? 文? 獻
[1]姬生云. 無線電監測技術研究現狀和發展方向[A]. 中國通信學會無線電應用與管理委員會.頻譜管理與監測系統建設研討會論文集[C].中國通信學會無線電應用與管理委員會:中國通信學會,2011:15.
[2]馬文菁.網格化無線電監測系統的設計與研究[J].中國新通信,2019,21(08):65.
[3]呂春英. 智能信息處理技術在無線電監測中的應用研究[A]. 中國通信學會.2013年全國無線電應用與管理學術會議論文集[C].中國通信學會:中國通信學會,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