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志杰,張云洋,馬海嬌
(西藏大學圖書館,西藏 拉薩 850000)
紙質文獻是高校圖書館最基本的資源,高校圖書館的文獻服務對于廣大師生讀者來講是一種剛需,我們在大力推進圖書館數字化的進程中,仍然需要關注紙質資源的建設與服務。
圖書館的書目,簡單意義是指圖書的題名目錄。讀者在進館借書前,一般會使用圖書管理系統進行查詢,一是找到所需圖書的書目信息,包括題名、著者、摘要、出版社、出版時間等;二是定位所需圖書的館藏信息,包括書刊狀態、館藏地址、可外借冊數等。這樣的查詢過程就是書目檢索,圖書館提供的就是書目檢索服務。現代圖書館由古代的藏書樓發展而來[1],圖書的收藏、著錄是圖書館最基本的工作,圖書的檢索與流通是圖書館最基本的服務。檢索效果的決定因素,一是本館圖書的著錄質量,二是檢索系統與檢索終端的易用性。
圖書館自誕生以來,就伴隨有書目檢索,近現代的書目檢索方式不斷改進,從卡片目錄到電子目錄,從單機檢索到聯機檢索、互聯網檢索,再到移動端檢索。時至今日,圖書館書目檢索的途徑主要是計算機檢索和手機等移動設備的檢索,這些設備在書目檢索中扮演“終端”的角色。從用戶的角度,各種終端有明顯的區別。
1. 公用檢索機。高校圖書館紙質文獻的主要用戶是學生,學生可以用作書目檢索的公用計算機主要包括圖書館提供的公用計算機、多媒體教室的公用計算機和所在學院提供的學習用計算機。其中最方便利用的還是圖書館提供的專門供讀者檢索使用的書目檢索終端。
2. 個人計算機。師生讀者個人的計算機,包括臺式計算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等。主要是讀者在個人宿舍或者自習場所使用。近年來,個人計算機以筆記本電腦為主,便于攜帶,可充電。
3. 手機。智能手機的普及率相當高,各高校圖書館基本都為讀者提供了移動端的書目檢索服務,包括移動圖書館APP、微信圖書館、微博圖書館等[2]。
從理論上講,移動終端的書目檢索是最方便的,隨時都可以用手機檢索本館圖書、查閱資料。但在實際應用中,移動端的應用其實需要一些“準備工作”:使用移動圖書館需要用戶先安裝手機APP,綁定個人借閱證賬號和密碼;微信圖書館和微博圖書館也有類似要求。對于初次到館或者是對圖書館移動端業務不熟悉,或者沒帶手機的用戶,圖書館提供的書目檢索機就顯得很有必要。
圖書館的書目檢索機,是將界面鎖定為OPAC書目查詢的專門計算機,即來即用,非常方便。檢索機的OPAC界面,不需要登錄個人借書證賬號就可以進行書目檢索。
圖書館公用檢索機的存在,主要決定于館藏紙質文獻的利用,而紙質文獻關乎讀者的閱讀,閱讀是圖書館存在的首要價值所在。近年來全國各高校圖書館和公共圖書館不斷加強對“4.23世界讀書日”活動的宣傳,推廣閱讀,人們也越來越認識到閱讀在個人成長、事業發展乃至民族進步中的重要性,閱讀之前的檢索是圖書館必須保障的。在一段時間內,圖書館的公用檢索機是文獻服務有益的補充,也是保障讀者進館即可檢索的必要配置。
圖書館書目管理系統,一般設計了采購子系統、編目子系統、打印子系統、檢索統計子系統、流通信息子系統、讀者子系統以及系統維護子系統[3],可以實現對圖書館的采購、編目、檢索、統計和流通等業務的計算機管理。書目檢索子模塊,是基于C/S架構,要求用戶端計算機安裝客戶軟件,這是21世紀初國內高校通用的書目檢索方式[4]。在B/S潮流的推動下,圖書館推出了基于B/S的OPAC,聯機公用檢索目錄。今天的移動圖書館、微信圖書館和微博圖書館等,實現在移動設備上進行圖書館的書目檢索,其在應用接口方面也是基于OPAC[5]。因此,圖書館的書目檢索,在軟件層面都是植根于OPAC。
在長期使用PC機作為書目檢索機的實踐中,PC機的一些弱點變得日益明顯。PC機的硬件配置與時俱進,但書目檢索不需要大容量的硬盤空間,也不需要高速計算能力。作終端用的PC機,各自的瀏覽器、輸入法、屏幕背景等不完全一致的因素,成為讀者關注的焦點。筆者曾在工作中發現,一名大學生抱怨檢索機不能輸入漢字,經了解得知,該同學只習慣使用帶聯想記憶功能的搜狗輸入法,而圖書館的一臺檢索機在重裝系統之后沒有及時加裝網絡輸入法,只有系統自帶的“智能ABC”,所以同學不會打字而感到苦惱。今天的書目檢索機,其角色定位就是檢索終端,終端應用就選擇終端設備,而且要求界面統一,維護方便。
NC機,Network Computer,網絡計算機,是瘦客戶計算模式下的一種交互式信息設備[6]。簡單地講,NC機只是一個終端,只有顯示設備和輸入輸出設備,沒有傳統意義上的CPU和存儲設備,沒有“主機”。NC機本身沒有計算和存儲能力,需要連接服務器來工作[7]。北大眾志公司推出的NC機,是以Windows遠程桌面連接的方式,連接Windows Server服務器實現多用戶同時操作[8-9],在NC機上借用服務器的軟硬件資源來完成計算和應用。NC機巧妙地運用了“終端”這一理念,把自己定義成純粹的終端,通過使用Windows遠程桌面連接調用遠程服務器的資源,把“終端”轉變為“工作站”角色,在一定程度上實現PC機的功能。
圖書館對書目檢索機的現實需求是界面統一、低成本、易于維護,這三點,使用NC機都可以滿足。
1. 界面統一。NC機調用的是服務器的資源,顯示的是服務器的桌面,只要是連接至同一臺服務器的NC機,都顯示同樣的界面,使用一樣的輸入法和瀏覽器。使用NC機作為書目檢索終端機,在服務器端配置好系統,檢索終端就實現全部的界面統一。
2. 低成本。NC機沒有計算機傳統意義上的中央處理器和存儲設備,從硬件配置上降低了成本。在經費投入上,NC機不及PC機的二分之一;在能耗方面,北大眾志公司生產的NC機不及PC機耗電功率的十分之一。
3. 易于維護。NC機自帶的系統是固化程序,不會因為中毒等原因導致損壞,不存在重裝系統的問題,也不存在應用軟件安裝的問題。全部的NC機均調用NC機服務器的資源,如果要更新操作系統及軟件,只需要更新服務器就可以實現。
書目檢索機是高校圖書館服務全校師生環節中非常有益的設備,不引人注目卻又非常實用。NC型檢索機與NC服務器、書目服務器及OPAC服務器都在高校的校園網范圍之內,NC機可以實現跨越校區之間的部署和應用。

圖1 圖書館書目查詢系統設備拓撲圖
根據拓撲圖結構,NC服務器、OPAC服務器和書目服務器三種服務器,部署在圖書館的中心機房,由NC機代表的各檢索終端分布于各個校區的圖書館大廳、各樓層書庫,甚至還包含學校的行政樓、教學樓、學生食堂等校園公共場所。檢索終端與服務器之間,通過高帶寬的校園網絡互聯,數據傳輸方面能得到充分滿足。
筆者在西藏和四川的高校圖書館走訪了解到,各圖書館都建設有自己的服務器和存儲系統,多數圖書館自建服務器機房,個別館將服務器托管至學校的信息中心機房??傮w上,高校圖書館都有完整的服務器設備,圖書館能夠靈活地為檢索終端架設所需的服務器,分配足夠的硬件資源。
西藏大學圖書館的書目檢索機配置,截至2018年10月共經歷了四個階段。2006年及以前:低配置PC機,操作系統從Windows98過渡到Windows XP。2007—2011年:帶觸摸屏的PC機,中等配置,操作系統是Windows XP。2012—2014年:中等配置PC機,外置鍵盤鼠標,操作系統是Windows 7。2015年至今:將分布于兩個主校區的圖書館書目查詢機共20臺,全部更換為NC機,NC機服務器、OPAC服務器、書目數據庫服務器等設備全部部署在圖書館中心機房,NC機及NC機服務器使用校園網內網私有地址,使用圖書館專門的VLAN,切斷通往外網的路由,保護系統安全。將書目檢索機更換為NC機后,軟件和硬件的維護工作量減少了90%,用戶的體驗反響也很好。
圖書館的書目檢索機,目前仍有其存在價值,是圖書館紙質文獻服務中非常實用的組成部分。當前,我國還不能實現手機芯片、電腦芯片的完全自主量產[10],在高校校園的輕量級信息化服務方面,采用基于國產微處理器的NC機作為圖書館的書目檢索機,是一種適當的選擇。實踐也證明,NC機完全能夠滿足書目檢索的需要,而且效果突出。圖書館的系統技術人員在設計圖書館軟硬件系統架構和部署設備時,要充分考慮高效與穩定,要更多地利用技術優勢來彌補人力的不足,要緊跟大數據、機器學習等時代新理念新技術,努力提升自我,與高校的“雙一流”建設同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