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麗萍
摘要:英語作為學生各個教育階段的一大熱門,受到外界的廣泛關注,不少教師在追求高質量英語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不免對自己的教學產生疑惑。備課努力、積極教學,為什么最終的教學效果并不是特別理想?傳統(tǒng)教學中存在一些弊端,在新課改實施后逐漸顯現出來,有些教師甚至在落實教改行為中也出現很多問題,引人深思。筆者作為一名小學英語教師,借此機會將自身在日常教學中發(fā)現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一點看法與大家討論。
關鍵詞: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問題;解決建議
隨著課程改革的深入發(fā)展與時代的變遷,英語作為世界通用語言,受到大眾的一致重視。小學作為英語教學的啟蒙階段,小學英語教學也備受關注,并在持續(xù)的研究與探索中得到有效發(fā)展。在新課標的指引下,廣大小學英語教師正在不斷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理念,力爭追求更高效率的英語課堂教學。然而,在實踐改革的過程中,陸續(xù)出現了一些貌似遵循教改要求、實質偏離教改理念的教學行為,傳統(tǒng)教學的某些弊端也相繼顯露出來,致使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出現許多無效現象,這是值得我們廣大教師進行反思與總結的。
一個小學英語教師的素質高低直接影響到英語教學工作的開展質量。新課改的實施為小學英語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英語教師要深入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念,為學生提供和諧、民主的學習環(huán)境,我們在新課程教學改革的摸索中,難以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作為小學英語教師,我們必須積極應對、敢于創(chuàng)新與實踐,為小學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做出努力。以下筆者就結合日常中出現的教學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個人的拙見。
(一)部分教學行為過于形式化,脫離了英語學習的一般規(guī)律。
英語是一門語言,這也是其作為科目的特殊性。為此,開展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就要考慮到該年齡階段學習者的認知能力與心理特征,過于死板的教學方式,很多小學生比較排斥,我們作為英語教師,需要的不僅僅是教授英語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小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學到更多。而新課改的實施為英語教學指明了道路,要求教學活動要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例如通過唱歌、游戲等方式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設計以唱歌、跳舞來吸引學生主力已的課堂活動,好多孩子為了唱歌而唱歌,為了跳舞而跳舞,基本上扭轉了唱歌、跳舞來吸引學生參與英語課堂教學的初衷。致使不少環(huán)節(jié)的英語教學活動完不成目標。
對問題的思考:針對類似情況,筆者認為以唱歌、跳舞等形式來活躍課堂氛圍并沒有錯,但是過多強調娛樂活動的作用,范圍會影響教學的進程。小學英語教師應該從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入手,私下了解學生們的興趣愛好,課前過好教學設計,教師要時刻控制好課堂的紀律,各項活動的開展是為了提升英語課堂的趣味性,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一旦目的達到,英語教師要抓緊時間將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滲透到活動中去,通過穿針引線,將課堂教學內容傳授給學生。在趣味性的教學活動中要結合英語的聽說讀寫等訓練,學生能夠在娛樂與游戲中說英語、聽英語,既能感到快樂,還能學到知識,相對于機械化的板書教學,前者會更容易被學生接受,也符合英語學習的一般規(guī)律。
(二)學習英語,記憶很重要,但是機械化的記憶反而會抑制學生的發(fā)展
在小學課堂教學中,教師經常會在課堂作業(yè)或者課后作業(yè)中要求,讓學生獨自或小組為主進行課本重點內容的對話。例如:A:How are you?B:Fine,thanks!And ?you?A:Im ?fine,too.類似這種簡單的對話,老師讓學生在班內對話練習,這樣的情況幾乎大多數的學生都會積極表現,不少老師認為這樣的表現很不錯,自認為學生對本堂課的教學內容掌握挺好,不但增加了學生對知識的記憶能力,還鍛煉了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然而,事實并不如此,學生背過重點對話固然好,但是機械式的記憶并不是真正意義的語言交際,這種固化的反復練習不僅對學生的大腦難以產生刺激,甚至還會限制學生的英語思維。
對問題的分析:英語學習不同于其他科目,在學習初期就應該讓學生明白,英語不僅是一門重要科目,還是一門語言。學生學習英語既是為了提高學習成績,更是為今后的語言發(fā)展和能力發(fā)展奠定基礎。所以,在英語教學中要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思維方式。既要對英語知識扎實記憶,還要靈活運用。例如教師可以提供一張圖片或者一個場景,指定幾名學生來進行表演,根據自己的知識程度,來對教師的要求進行表演。教師設置的教學情境要圍繞教學內容的大綱范圍,根據學生的能力來設計,鼓勵學生隨機應變,在遇到口語困境時,留出一點時間來思考,只有這樣,才能將學生的英語思維激活起來,為提高學生英語能力的發(fā)展奠定基礎。
(三)教學評價方式尚未完善,不論是學生的學習還是教師的教學都不能得到科學的判斷
雖然課程教學改革已經深入發(fā)展,但是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還沒有一個科學合理的評價方式。不少學校在評價教師教學仍舊以分值為主,將學生的分值看的很重。這樣以來,教師和學生都會將考試成績作為重心,導致學生的英語能力的培養(yǎng)被忽視。這也是與“注重學生的整體素質、將學生的利益放在首位”等先進教學理念相違背的,既不利于學校的人才培養(yǎng),也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對問題的討論:這樣的情況,我們教師在一起討論過,既然國家教育部提出新的政策,提倡要重視學生的綜合能力發(fā)展,以學生為本開展教學,那在教學評價中就應該從學生的綜合能力發(fā)展出發(fā),考試成績只是作為其中比例部分,尤其是英語方面,要對學生的聽說讀寫各個方面都進行考核,還要結合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和學習動力,課堂的日常表現,以此來考核學生的英語水平和教師的教學能力。考核內容既要全面,考核方式也要科學,主觀意識不能占據主導。
總之,在長期的小學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學問題會不斷出現,畢竟教育的發(fā)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們教師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實踐與創(chuàng)新,師生共同努力,家長積極配合,才能使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質量更上一個臺階。
參考文獻:
[1]徐明.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評價中的問題和對策[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06)
[2]羅倩,李曉梅,郭培,鄧芳.小學英語教師課堂教學語言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校外教育.2017(15)
[3]韓偉.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7(01)
[4]穆新民.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學周刊.2016(11)
[5]廖靜.小學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究[J].職業(yè)教育與區(qū)域發(fā)展.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