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南非黑人領袖曼德拉為結束南非種族隔離制度進行了漫長艱苦的斗爭。他被白人當局囚禁了二十七年,采取和嘗試過各種斗爭形式,包括武裝斗爭。但最終,他與白人政權通過談判,于1991年結束了種族隔離制度,并進而在1993年通過不分種族的全國大選,當選為南非第一位黑人總統。
關鍵詞:曼德拉;種族隔離制度;民主制度;白人政權
通過談判取得社會根本制度的改變,在世界歷史上都是罕見的。在人類發展歷史的長河中,社會和國家重大的根本性改變,幾乎都是采取以流血的武裝斗爭為基本方式。比如:1783年美國獨立戰爭;1789年法國資產階級革命;1911年俄國十月革命,1949年新中國的建立。
在南非白人獨裁統制有350年根深蒂固的歷史,黑人和白人更是水火不容。為什么曼德拉能通過與白人談判,得到黑人和白人平等的這個目標呢?
本文從曼德拉自身內在,到當時南非社會客觀環境,尋找線索和答案和總結。
一、曼德拉自身具有與白人良好溝通的條件
(一)出身黑人貴族世家
曼德拉的父親是一位部落酋長很早去逝,部落的攝政王成為他的監護人,他被指定為王朝的繼承人。
曼德拉的父親有一定地位,跟白人統治者打交道,也抵制白人的一些行政命令。攝政王帶他見白人牧師,是他“有生以來第一次與白人握手”。曼德拉母親信奉的基督教。
曼德拉的小時候,“左右我生活的兩條原則是王權和基督教教規。”他覺得,“白人給國家帶來的教育和有益的價值。”
(二)從小受到系統的白人教育
曼德拉從小到大一直受到良好的教育,全部來自白人的教育體系。他學習的英語的第一本書“是《王室英語讀本》(Chambers English Reader)”,他所在的學校里基沒有幾個黑人學生。
這種教育不僅僅是現代文化科學,還有西方民主的教育。曼德拉在自傳里描述了一個讓他震驚的情節:威靈頓博士帶來一位穿獸皮的黑人詩人木卡伊,并與他一起主席臺就坐,黑人詩人痛罵白人搶走了南非,白人是“外國雜種”。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的同時,看到了“一個非洲人與一個白人站在一起的可能?!?/p>
從曼德拉家庭和宗教背景,到他所受的教育來講,他具備與白人良好溝通的自身優勢,這在南非黑人中是很少有的。
(三)曼德拉性格中的因素
曼德拉找到第一份在白人律師事務所的工作,在上班的第一天就經歷了令他難忘的“茶杯”經歷——
白人女秘書為他和高爾(黑人辦事員)買了兩個新杯子,他心里清楚,他們白人之間是不指定彼此杯子的。高爾是南非共產黨員,茶一到來,故意挑一個舊杯子,示意曼德拉也去拿杯子。為難的曼德拉采取“最謹慎的應付方式”,借口說“我一點都不想喝茶,我不渴?!鼻摇皬拇艘院螅坏胶炔璧臅r間,我總是獨自一人到事務所內的小廚房里去喝茶。”曼德拉寫道:“我把中間道路看作是最好、最理智的道路。”
不難看出,曼德拉內在性格中所具有的調和性和平和性。使得他不陷于極端,面對錯綜復雜的各種矛盾沖突,有更多的方式方法,靈活自如地進行談判。
二、曼德拉選擇與白人政權談判的根據
(一)南非白人政權勢力強大
白人政權統治南非達350年,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社會體系,南非軍隊是全非洲最強大的軍隊。曼德拉清醒地認識到,開展黑人武裝斗爭,很難推翻南非的白人統制,只能使黑人流血更多。
(二)黑人運動中自身的諸多問題
除了曼德拉的國大黨,南非還有許多著名的黑人運動組織。因為目標和采取的手段不一樣,黑人組織之間有巨大分歧和矛盾,引發了多起黑人之間的流血事件。根據記載,曼德拉創辦的武裝組織“長矛軍”的軍官們也開始濫用暴力。他痛心疾首地說:“人類的錯誤總是離不開戰爭,而且其代價通常是昂貴的?!?/p>
暴力頻繁的形勢發展下去,必然是國家處于動亂,曼德拉也將逐漸失去對黑人運動的控制,這是他下決心抓緊談判的原因之一。
(三)相信南非社會的可談判性
曼德拉反對的是南非白人的統治政策,而不是白人本身。實際上從曼德拉自傳中,多處可以看到他對白人的某種期待和贊揚。
最重大的事件是1961年3月29日,白人法院對曼德拉進行判國罪的最后宣判。白人大法官宣布:曼德拉無罪!曼德拉對白人大法官拉姆頗福進行了不吝贊揚:“在判國審判中,法官超越了他們的偏見、教育和背景。人身上有一種善良的傾向……一種基本的正義感主導了他的審判?!?/p>
以上三點是曼德拉確定與白人談判,并相信可以談判成功的原因。
三、曼德拉成為白人政權談判對象的必然
(一)曼德拉核心價值與白人是一致的
曼德拉說自己“屬于親英派,在他取得執政權后,南非的社會體制沒有改變。在南非社會體制的核心價值觀上,曼德拉與白人統治者是一致的。
(二)排除了白人政權的致命恐懼
曼德拉認為,南非社會的主要矛盾是白人對黑人的種族隔離,南非要進行的是種族斗爭,南非國大尋求階級和諧。他只是在爭取黑人的政治解放,不觸社會資產所有制的改變,這是擁有南非絕對財富的白人所希望的。
(三)曼德拉在黑人中的崇高地位和威信
曼德拉積極參加和領導了黑人運動,坐牢27年,以其超人的堅毅和人格,在南非黑人群眾中乃至世界黑人中具有無可替代的地位和威信。可以說,曼德拉是黑人的象征。
以上三點就決定了,在派別林立的南非黑人運動組織的領袖中,曼德拉自然成為白人談判對象的最佳選擇。
四、曼德拉與白人談判成功的外界客觀因素
(一)黑人同胞的斗爭和流血
黑人同胞通過流血犧牲的斗爭沒有停止過,起到迫使白人政權進行談判,并給曼德拉提供了極大的談判優勢,武裝斗爭是他談判中的一個重要砝碼。
(二)南非大多數白人的正義和善良
在曼德拉進行斗爭的過程中,許多正義的白人幫助過他或者共同參加斗爭,包括與曼德拉一起坐牢,甚至為斗爭犧牲生命。早在曼德拉等制定出《自由憲章》時,就有一百多位白人冒著被捕的危險前來投票助威。
南非白人選民進行了投票,有69%的白人支持和談,說明了南非大多數白人都支持談判。
(三)國際社會對白人政權施壓和對曼德拉的支持
世界對南非的種族隔離政策進行了嚴厲譴責,對南非政府實施了各項制裁措施。從中國等社會主義國家,到美國等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都呼吁南非釋放曼德拉,敦促南非進行談判,結束南非的種族隔離制度。
英國人桑普森著的《曼德拉傳》對國際社會給南非的制裁和壓力,有詳細的記載。美國及其盟國統一對南非實施經濟制裁,大大打擊了南非經濟發展,世界上唯一一個偏袒南非政府的英國也催促南非放棄種族隔離制度。
(四)南非民主制度的成熟
非洲大陸缺乏有效的制度傳統,相比之下,南非的民主制度穩定和成熟。在曼德拉當選南非總統的典禮上,南非國防軍和警察的白人最高指揮官們向曼德拉宣布效忠,權力順利交接。
(五)周邊其他非洲國家治國不成功的經驗教訓
非洲許多國家在黑人獨立后,采取變相的獨裁統治,引發國家動蕩,人民生活水平極大地下降。發生在南非周邊的這些教訓,讓談判雙方感到,彼此必須合作,才能使南非社會保持穩定和發展。
五、兩位偉大的談判對手共同創造了和平的奇跡
(一)曼德拉的大愛
曼德拉最美好的人生時光都是在監獄里度過的,然而他那高尚的胸懷里,沒有仇恨,他無比寬容熱愛著所有的人。他說:“我甚至對我的敵人也不乏愛意?!?/p>
(二)德克勒克的正直
作為談判對手,德克勒克被曼德拉稱為“正直的人”。許多人對德克勒克給出很高的評價,因為做為權利的擁有者,放棄比爭取更需要勇氣和力量。
正是因為有兩位偉大的人相對,雖然談判過程曲折不斷,終于排除了千難萬阻,最終達到成功。
1993年的諾貝爾和平獎,是曼德拉與南非前任白人總統德克勒克一起獲得。因為是這兩位偉大的人,一起創造了和平的奇跡。
六、結語
曼德拉給人類留下了寶貴的一筆財富。曼德拉給人類指明了一條新的光輝大道——通過不流血的談判方式,取得社會的改變和進步。
正如美國總統奧巴馬在曼德拉追悼會上的致辭中所說:“南非展示給我們,我們可以變化,我們可以建造這樣一個世界,根基不是我們之間的差異,而是我們之間的共同點;不是紛爭,而是機會和和平?!?/p>
參考文獻
[1] (南非)曼德拉.漫漫自由路[M].山東大學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2] (英國)桑普森.曼德拉傳[M].長江出版社,2013年7月第一版.
[3] (中國)韓明輝.光輝歲月——曼德拉傳[M].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年7月第一版.
[4] (南非)曼德拉.出獄演說全文[N].中國網,新聞中心,2013年12月6日.
[5] (美國)奧巴馬.在曼德拉追悼會上的致辭[N].新浪網,新聞中心,2013年12月11日.
[6] (中國)賀文萍.不應神話曼德拉作用[N].鳳凰網,2013年12月6日.
作者簡介:楊女成,女,漢族,北京人,清華大學附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