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焱
摘 要 多媒體時代背景下,人類社會的輿論結構發生極為深刻的變化,在提供更為便捷的資訊獲取方式的同時,也給電視、報紙、廣播等傳統媒介帶來極大的沖擊。新形勢下,如何凝聚自身優勢,增強輿論強度,就成為目前各傳統媒體行業不斷思考的問題。文章在研究過程中,結合自身工作,將城市電視臺作為研究對象,全面探究多媒體時代背景下,城市電視臺保持新聞輿論強勢度,增強社會影響力的途徑與方法,以期探索電視臺發展新模式,為后續各項工作的開展提供理論參考。
關鍵詞 多媒體 ;城市電視臺 ;輿論影響力 ;保持方法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9)230-0048-02
科學技術的發展推動了信息傳播方式以及媒體運行模式的快速發展,多媒體環境下,圖片、文字、視頻、音頻等各類資訊在短時間內得以快速傳播,不斷滿足受眾的文化消費需求。這種情況的出現固然能夠提升公眾獲取社會領域各類資訊的能力,但是各類信息的混雜傳播,也給公眾帶來一定的困擾,造成社會問題。同時多媒體時代下,城市電視臺原有的資源優勢被逐漸弱化,輿論強度有所降低,對公眾的引導作用不及過往,難以發揮自身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方面的積極作用。為了有效應對這一局面,實現多媒體時代背景下,城市電視臺運行模式的改造升級,文章吸收過往有益經驗,結合城市電視臺自身特點,從多個層面出發,對新聞輿論影響力的保持方法進行全面探索,以期達到增強工作影響力,傳播社會正能量的目的。
1 發掘城市新聞地區特點
在心理作用的影響之下,社會公眾在觀看電視臺新聞報道的過程之中,逐步形成了一種地區認同感,在關注國際形勢、國家大事的同時,也更加關注自身所處城市各種變化,對城市發展、生態環境以及生活趣聞都有著極大的興趣。基于這種特點,城市電視臺在新聞制作的過程中,需要對新聞內容所有取舍,要植根于城市區域特色,增強城市電視臺新聞報道能夠充分滿足本地受眾的需求。
為了有效增強城市電視臺在多媒體時代下新聞輿論的強度,就需要新聞制造人員著眼于城市生活特點,努力發掘城市新聞,在這一過程中,貼近地域文化特色,以多媒體思維與手段為引導,對城市電視臺進行品牌打造。在打造過程中,必須清晰地認識到新聞報道之中只有突出地區文化,才能夠激發起當地觀眾的認同感,在保證新聞欄目收視率的同時,增強新聞輿論的導向能力,使得城市新聞在多媒體時代下,更具競爭力與影響力[ 1 ]。以某城市電視臺為例,在多媒體時代背景下,面對受眾不斷流失,新聞欄目關注度持續下降的問題,新聞欄目制作人員在新聞播放方向上做出了必要的調整,通過合理恰當的新聞主題規劃,整合城市新聞資源,不斷突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城市電視臺新聞欄目,例如圍繞著創業奮斗為主題的《創業英雄會》《我們的創業故事》;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主題的《進村看小康》《經濟強鎮》等具有鮮明地區特色的新聞欄目,依靠主題方面的優勢,厚植新聞背后所具有的地區文化特色,使得觀眾在觀看的過程之中,逐步激發起內心之中對于新聞報道的認同感,節目收看人數不斷增加,城市電視臺新聞在社會公眾中的影響力。
2 提升城市電視臺新聞的理論屬性
城市電視臺作為我國文化傳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為了進一步發掘城市電視臺的社會價值,引導社會公眾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與人生觀,避免多媒體背景下,不良資訊給社會生活帶來的不利影響,城市電視臺在新聞報道的過程中,要提升理論屬性。
從實際情況來看,社會輿論是公眾思想狀態最為直觀的體現,基于這種特點,城市電視臺新聞報道的過程中,要以黨的主張為理論支持,站在公眾的立場上,思考問題,發表意見,通過這種方式,幫助社會公眾能夠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更為科學、更為全面、更為系統的看待社會熱點問題,以此為著力點,化解社會危機[ 2 ]。例如從2016年開始,東北地區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經濟發展疲軟,企業、人才流失較為嚴重,在多種自媒體不斷唱衰東北經濟的過程之中,東北某城市電視臺為了扭轉公眾情緒,制作了《應對挑戰 促進發展》《加快創新謀求發展》等多個主題新聞欄目,通過與政府部門的聯合,以電視臺新聞欄目作為平臺,發出政府聲音,對各項政府政策深度解讀,借助于這種方式,安撫公眾情緒,緩解緊張情緒,并在這一過程中,為企業與政府提供對話的機會,企業管理者直面政府主管部門與社會公眾,在交流、問答的過程中,提升企業與公眾的自信。正是借助于這種方式,城市電視臺的社會價值才得以真正實現,輿論強勢得到增強。
多媒體時代下,社會群體的價值取向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尤其在互聯網平臺上,用戶在開展較為活躍的交流過程中,由于價值觀方面的沖突,導致網絡用戶群體發生割裂,這種群體認知性的割裂,如果沒有采取合理的將會大大影響社會的穩定程度。城市臺新聞報道以黨的相關理論為前提,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精神文明建設的內容融入到新聞報之中,借助于平實、質樸的新聞傳播方式,對公眾的思維方式以及行為引導,形成正確的思想認知,避免了社會成員在價值觀上的割裂感,維持了社會生活的穩定[ 3 ]。
3 提升新聞傳播交互的實時性
為了適應多媒體時代下,城市電視臺新聞輿論強勢性,除了在調整城市電視臺新聞主題方面之外,新聞工作者有必要從多媒體技術層面出發,借助于現代化的技術手段,構建起新的交互模式,增強新聞傳播的覆蓋范圍以及社會影響力。
1)城市電視臺在新聞傳播的過程中,可以將短信互動、微信互動以及微博互動的方式,借助于多樣化的互動方式,使得城市電視臺的受眾能夠更為直接地參與到節目之中。短信、微信以及微博之中,需要根據新聞主題調整相關互動的內容,在互動過程中,受眾可以對新聞的內容、節目結構以及記者表現等方面的內容進行評論,在互動過程中,公眾在思考的過程中,對新聞欄目的關注度以及參與度得到增強[ 4 ]。例如在關于兒童疫苗質量的新聞報道之中,電視臺采取微信互動的方式,通過掃描新聞欄目公眾號,受眾可以自由發表意見,而這些意見在經由電視欄目播放之后,在短時間內,獲取了較為強烈的社會反響,電視新聞欄目的關注度得到提升,而對疫苗質量的新聞評述,引導公眾對疫苗質量形成正確的認知,避免社會恐慌的出現。
2)充分利用網站平臺的作用,搭建移動端新聞互動平臺。多媒體時代下,城市電視臺新聞模式發生了深遠變化,為了增強新聞欄目的實時性與開放性,社會公眾能夠通過更為多樣化的渠道參與到新聞之中[ 5 ]。隨著我國智能手機用戶數量的增加,城市電視臺在新聞制作的過程之中,需要將智能手機平臺作為新的發展方向,城市電視臺在發展過程中,使用智能手機作為平臺,實現信息數據的快速傳播。
4 提升引領能力
在多媒體時代,輿論呈現出多樣性與多元化的特征,主流媒體與非主流媒體黃子健相互交織,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在這種情形之下,城市電視臺需要穩步提升自身的引領能力,掌握更多的輿論主動權,在實際操作環節,城市電視臺應當主動搶占制高點,做好主題新聞的報道工作,通過宣傳黨和政府的法規,突出新聞報道工作的主題,通過深入采訪以及畫面處理,使得城市電視臺新聞的制作更加精良,畫面也更為生動。例如某城市電視臺制作的《興化戴南鎮:信心比黃金更重要》的主題新聞,通過宣傳城市主管部門采取切實有效措施,與企業共度難關的典型事例,幫助地方企業樹立信心,也消除了城市居民心中存在的緊張情緒,充分發揮出城市新聞的輿論引領能力。緊緊扣住城市發展的著力點,將城市發展的訴求與新聞輿論工作結合起來,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來引導大眾思維。在實際操作環節,可以采取加強城市典型宣傳的方式,宣傳各類道德模范,在城市范圍內,形成良好的氛圍。
5 結論
為了進一步滿足多媒體時代背景下,社會公眾對于新聞資訊的獲取需求,強化城市電視臺在新聞輿論方面的影響力,將多媒體時代新思維、新技術融入到電視臺運營管理工作之中。文章從城市電視臺自身特點出發,在保持城市電視臺特色的基礎上,厚植思想理論優勢,借鑒多媒體技術與信息交互方式,有序轉變城市電視臺新聞報道的運行機制,穩步構建起現代高效的新聞媒體新渠道。
參考文獻
[1]魏艷麗.多媒體時代城市電視臺如何保持新聞輿論強勢[J].經濟技術協作信息,2018(1):31.
[2]柯思德.城市臺做好新時期新聞輿論工作的策略分析[J].新聞研究導刊,2017,8(1):168.
[3]徐繼承.城市電視臺輿論監督報道的側重點[J].新聞戰線,2017(1):91-93.
[4]溫靈變.深度報道:城市電視臺的品牌戰略[J].新聞研究導刊,2016,7(23):67-68.
[5]艷梅.如何在新形勢下做好新聞輿論工作[J].新媒體研究,2016,2(9):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