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展
摘要:在富陽及全國,銀企信息不對稱,交易成本過高以及信用擔保體系不健全等因素是中小企業融資的主要障礙。而這些因素,又來源于中小企業本身、金融機構以及政府等多方面。因此,要緩解富陽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局面,就要從這幾個方面重點入手來采取措施。文章對富陽中小企業融資難進行了初步的理論分析和現實原因分析,提出對策建議。
關鍵詞:富陽;中小企業;融資約束;信用擔保
一、引言
中小企業歷來是我國經濟重要的組成部分,在經濟運行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如充當經濟增長引擎、創造就業機會、活躍市場以及優化調整產業結構等等,是我國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所不容忽視的生力軍。據有關報道,國內中小企業經過20余年的改革發展,各地工商戶已達到2300萬家,占全國企業總數的99%以上,我國50%以上的GDP、60%以上的工業總產值、76%的工業新增產值、57%的銷售收入、60%的出口額、40%以上的稅收以及75%以上的就業崗位均來自中小企業。中小企業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融資始終是其企業發展的瓶頸,所以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成因及相應的解決辦法一直是大家所關注和探討的話題。
二、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原因
(一)從來自金融機構方面的原因看
在市場體制下,金融機構對每一筆資產業務都必須權衡其風險和受益,為此需要掌握盡可能詳盡的信息,因此必然會否決一部分企業的貸款申請,甚至當該企業愿意支付高于市場水平的利息時也是如此。而在信息不完全方面,市中小企業較之大企業有著天然的劣勢。據調查,富陽中小企業中,許多中小企業的資產、銷售等基本財務數據在其財務報表中透明度不高,為金融機構掌握其貸款資金的用途、資金流向等帶來了難度。當然銀行也可以調查,雖然中小企業貸款相對銀行來說是個小數,但調查的成本卻很高。而且部分中小企業的審計報告沒有切實反映自身經營狀況及盈利情況,金融機構很難通過閱讀審計報告對中小企業做出正確恰當的判斷。富陽的許多中小企業由于沒有足夠的自由資本進行抵押貸款,只能依賴擔保性貸款,這就更需要建立相應的服務中介機構來“平衡”雙方的供需。
(二)從來自中小企業自身的原因看
富陽中小企業信用觀念淡薄,誠信意識差,違約率、損失率相對其他企業客戶要高的多,嚴重影響了中小企業的整體信用形象。不少企業將貸款資金作為自有資金使用,銀行一旦給這樣的企業發放貸款就很難到期收回,導致發生在中小企業的不良貸款率高于大型企業。目前,銀行中的不良貸款有相當數量就來自于中小企業。再有,富陽很多中小企業財務管理制度薄弱,財務報表透明度較差,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很難通過一般途徑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使其在貸款過程中無法向貸款機構證明其還款能力。因此,中小企業常常得不到銀行貸款的支持。其次,富陽中小企業不像上市公司那樣可以上市發行股票直接融資。富陽中小企業直接融資很大一部分靠私人關系,但這種資源是有限的,而像大的財團在看不到未來的回報時很少會把資金借給你小小的企業,而且現在民間資本市場發展還不成熟,人們更愿意把錢投入可預見的收益行為中,這就使中小企業的直接融資行為也不盡人意。
(三)從政府角度看
政府在中小企業貸款難的問題上負有很大的責任,解決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很大程度上關系到我國的金融監管體制的改革。盡管國家和各省市政府及金融監管部門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旨在改善中小企業融資環境、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措施,中小企業融資的信息環境、法律環境、社會環境及規劃環境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但從整體上看,一個有助于推動中小企業融資的環境尚未完全形成。
三、完善富陽中小企業融資體系的對策建議
(一)金融機制層面
目前富陽中小企業獲得信貸支持的主要現實障礙在于中小企業在貸款擔保方面缺乏制度性保障,而信用擔保制度是提高中小企業融資信譽度的有效方式,也是中小企業融資服務體系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這是因為,有了信用擔保制度,金融機構可以降低金融風險,消除對中小企業的后顧之憂,中小企業可以獲得更多的貸款支持。現階段富陽大部分中小企業迫切需要為企業技術改造開辟一條新的融資渠道。金融租賃恰恰可解決中小企業引進先進設備及工藝更新的資金難題。不僅如此,承租企業還可通過與金融租賃公司簽訂轉租和回租協議,從而只需動用少量資金或緩付資金,便可獲得所需技術設備,邊生產、邊創利、邊付租。為加快富陽租賃業的發展,應加大對租賃業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大融資租賃市場對外開放的力度。
(二)企業層面
富陽中小企業也需要將財務信息的透明和真實做為融資的基礎工作。可考慮在全省或全市成立中小企業協會,每個企業在協會登記完備的信息,配合政府和金融機構的資信評估體系,企業之間也可相互監督,提升中小企業在金融機構整體的信用形象。中小企業協會內的各個企業可加強互助合作,資金充裕的企業可以為其他企業提供資金支持,技術先進的企業則可以為其他企業提供技術指導,還可以相互間提供貸款擔保。
(三)政府層面
富陽政府可通過立法來保障富陽中小企業穩定發展,給予正式的法律地位,使之發揮更大的行業自律作用。對已出臺的法律法規、政策要做好落實工作。政府要公布一切關于中小企業融資的政策和程序,不能讓這些政策給部分人權利尋租提供空間。其次,政府還應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加強與銀行等金融機構、企業之間的溝通聯系,對整個經濟環境做好引導工作。政府應制定間接貼補機制,對金融機構支持科技型、成長型的中小企業融資實行減稅、貼息、補貼等優惠政策,從行政手段、政府號召轉向經濟手段的引導,以調動金融機構為中小企業融資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譚雅心,沈秋伶.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及對策研究[J].商訊,2020(03):89-90.
[2]毛德鳳,彭飛.中國企業融資難的破解路徑:基于減稅的視角[J].廣東財經大學學報,2020(01):87-10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