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瑜(中海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遼東作業公司)
海底管道是通過密閉的管道在海底連續地輸送大量油、氣、水的管道,是海上油氣田開發生產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注水海管作為海上油田開發生產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運行過程中海管內沉積物增加,輸水能力降低,影響平臺間的正常輸水[1-2]。為避免出現海底管線結垢對供水水量及注水水質造成影響,需要對注水海管進行清管作業。注水海管清管作業的目的在于及時清除海底管線內結垢物,管內沉積物,降低海管沿程阻力和降低海管腐蝕速率,以保證海底管線的暢通[3],保障提供充足達標的水源,保證平臺間正常的水源輸送。
渤海A 油田所轄4 條注水海管,在清管作業中,為實現含油污水零排海,采用收球筒出口連接臨時軟管將清管介質轉入泥漿池,再通過泥漿泵轉入油井流程(圖1)。具體清管作業流程為:E、C平臺導通清管流程,關閉C 平臺端收球桶至注水井的閥門,在收球桶出口連接臨時軟管至泥漿罐。清管作業過程中,清管介質經E-C 平臺注水海管至C平臺收球桶,進入泥漿池,泥漿泵經油井地面流程進入原油系統。
原注水海管清管流程在實際過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 在沒有故障油井時,需對1 口正常生產的油井手動停泵進行轉液,影響原油產量約3.1 m3。
2)清管作業時需委托油水井作業隊人員操作泥漿泵配合轉液,一定程度上占用油水井作業資源,需支付油水井作業方服務費約10 萬元。

圖1 E-C 平臺注水海管清管流程簡圖
3)海管清管流量受泥漿罐液位及泥漿泵的轉液速度限制,清管流量通常控制在50~75 m3/h,清管效率較低。
4)如果平臺有修井作業時,泥漿池處于使用狀態,制約清管作業及時開展。
5)清管作業時需連接軟管至泥漿罐,可靠性相對較差,存在一定的安全環保風險。
6)若泥漿泵突然發生故障,將導致清管作業無法及時轉液,需暫停清管作業,再次啟動清管作業存在卡球的風險。
針對上述問題,以原清管工藝流程為基礎[4],考慮利用C-CEP 混輸海管接收清管介質,將注水海管清管介質輸送至C-CEP 平臺原油混輸海管進行流程改造。增加E-C 注水海管收球桶至C-CEP 平臺原油混輸送海管流程[5],并在流程上加裝雙聯濾器,用于過濾清管所接收的各類雜質,新改造的流程上安裝止回閥,防止原油混輸送海管介質倒流[6-7]。具體流程改造見圖2。改造后清管作業流程為:E、C平臺導通清管流程,關閉C 平臺端收球桶至注水井的閥門,導通收球桶出口至C-CEP 原油混輸海管流程閥門。清管作業過程中,清管介質經E-C 平臺注水海管至C 平臺收球桶,經過新增雙聯濾器進入C-CEP 原油混輸海管。
2018 年9 月,E-C 平臺注水海管清管流程改造完成后進行清管作業。
流程改造前,E-C 平臺注水海管清管作業用時248 min,受泥漿罐容積和泥漿泵排量影響,清管流量控制在50 m3/h。
流程改造后,E-C 平臺注水海管清管時間為150 min,清管效率大幅提升,清管流量控制在70~75 m3/h,改造前后數據見表1。

表1 流程改造前后清管數據
采用原清管模式,受泥漿罐轉液速度影響,清管作業無法持續進行,該海管清管時間為248 min;改造后清管作業,清管流量控制在70 ~75 m3/h,實現了不間斷清管,用時150 min,清管時間節約39.51%,清管效率提升。
采用原清管模式,額外需委托油水井作業人員3 人配合泥漿罐轉液,同時占用泥漿罐,影響油水井動管柱作業正常開展。清管流程改造后無需油水井作業人員配合,不影響油水井動管柱作業。作業資源占用對比見表2。

圖2 改造后流程簡圖

表2 改造前后占用作業資源對比
采用原清管模式,清管介質先進入泥漿罐,泥漿罐為敞開式容器,存在一定的冒罐風險,存在溢油環保隱患;流程改造后,清管模式轉為閉式清管,降低了安全環保風險。
1) 采用原清管模式,清管時需使用1 口油井進行轉液,如果沒有故障油井時,需手動關停1 口在生產油井,單次清管作業影響原油產量約3.1 m3。
2)流程改造后,清管過程中無需委托油水井作業人員配合泥漿罐轉液,每次清管作業節約支付服務費用和泥漿罐清罐費用總計約10 萬元。
3)實現清管作業與井口油水井動管柱作業互不影響,節約工時約20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