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心昆
摘 要:隨著我國“一帶一路”倡議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國有企業在競爭中逐漸加速國際化進程。如何在“走出去”企業中有效開展黨建工作,確保黨組織在海外項目中的地位和作用,發揮國企黨建政治和理論優勢,是當前走出國門的國有企業黨建工作的重點和難點。
關鍵詞:一帶一路;海外黨建;管理;模式
馬來西亞吉隆坡SUKE高架橋CA3標段項目是中國交建(馬來西亞)有限公司直屬項目,針對本項目的特點,黨支部堅持圍繞“融入新市場,培育新人才,打造新文化,塑造新品牌”的“四新”工作目標,不斷加強海外黨建工作探索與實踐,著力將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優勢轉化為國際競爭優勢、企業發展優勢,促進公司在激烈的全球競爭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一、融入新市場,適應海外政治生態
項目黨支部根據公司黨委海外市場拓展規劃,積極引領海外黨群組織建設,強化組織保障,抓好內部管理,理順組織關系。從嚴從實抓好思想引導,匯聚項目發展動能。
海外項目有別于國內常規管理:在項目管理中,存在人員結構復雜,文化背景差異等內外部制約因素。黨支部在日常管理中,當好關鍵中間人,制定標準,協調關系,注重過程監督,保障中外職工的合法權益。吉隆坡黨支部依據當地勞資標準及職工訴求,制定“菜單式”聘用合同,結合多樣化考核、獎勵機制,每月固定日期發放薪資,既保障了外籍職工的勞動權益,又增強了雙方互信。項目部吉隆坡預制廠率先實施“外勞代表制”,加強對分包單位的指導,通過外勞代表與項目部直接溝通,化解矛盾,統一行動。在對外溝通方面,黨支部以工作簽證辦理為抓手,主動對接當地移民局、勞工局、CIDB、警察局、職業健康局、環保局、消防局等政府部門。在工程管理中重視工程合同條款履行,與業主、監理單位建立溝通機制。項目黨支部從了解、分析理順內外關系著手,創造和諧、穩定、高效、有序的施工環境,為項目的建設保駕護航。2018年5月8日,項目黨支部所在國馬來西亞經歷了建國以來首次執政黨輪替,大選當日,當地各類政黨、團體及個人異常活躍,游行、集會甚至暴力沖突時有發生。針對這一政治事件,黨支部提前謀劃,建立應急預案,召開職工大會,強化全員政治安全意識,嚴格車輛、人員出入管理,采購存儲應急物資,建立暢通應急通訊網絡,有效規避了當地政治活動對我方造成的影響。
二、培育新人才,加強屬地人力資源建設
吉隆坡項目黨支部以加強海外市政工程人才培養為著力點,注重發現、錘煉可造之材,最大限度發揮既有人力資源優勢。
自成立以來黨支部以“打造國際化、專業化人才隊伍”為目標,將那些特別能吃苦,適應能力強,業務學習精的青年職工選出來,通過“工區制”競爭形式,找對好苗子,帶好新隊伍。在屬地化人才管理方面,黨支部堅持以“公平、公正、公開”為原則,在員工管理、考勤考核、培訓晉升等方面也與中方員工平等對待。在結合當地員工自身職業發展前景、個人能力、實際現狀的基礎上,不僅建立了轉崗輪崗制度,引入了國內針對初入職場青年大學生的“導師帶徒”制度,引導和幫助外籍員工不斷提高業務水平與綜合能力。馬來籍員工Ban畢業于馬來西亞國立大學,憑借良好的學習能力和溝通能力,以及在多次輪崗鍛煉中的出色表現,他在不到1年的時間中從一名普通技術員成長為項目經理助理。截至目前,項目部共選聘外籍項目副經理2名,助理4名,以轉崗輪崗方式發掘和培養外籍管理人員16名,開展中外“導師帶徒”22對,為項目的順利推進提供了充足的人員保障與智力支持。
三、塑造新品牌,樹立海外企業形象
SUKE-CA3項目是我公司在馬來西亞首個市政項目,工程啟動初期,因施工理念、技術標準及溝通交流以及工作面交付不及時等因素,我方進展滯后,導致總包及業主對我方的工作能力持懷疑態度。針對各方質疑,黨支部以問題為導向,引導全體黨員和職工認清現狀,積極融入,主動溝通,克服困難。堅持以黨員打頭陣,“比溝通、比進度、比質量”“跑現場、跑總包、跑材料”凝聚所有力量推進工程進度。于此同時,主動邀請總包參與我方技術、生產會議,參與現場抽查檢驗,開展各類活動加深互信。一系列做法不僅推動了項目一路領跑全線,更是塑造了中國交建良好品牌形象,讓總包認可了我方實力和合作誠意。2019年10月,在SUKE高架TOLL PLAZA收費站項目落地后,總包方毫不猶豫的將其交由我方實施,這不僅是項目部二次經營取得的重大戰果,更是分公司海外第一個房建性質的項目,對我方今后業務往更寬領域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四、打造新文化,升級特色文化
黨支部依托公司企業文化優良傳統,結合公司海外經營理念及戰略目標,立足扎根與發展,按照內外有別“特”在海外工作思路,將項目文化融入生產實際,推動項目特色文化2.0升級版。項目黨支部依托馬來西亞公司首屆優秀外籍職工評選活動,持續提升海外項目建設的關注度和美譽度。去年9月,根據整體文化建設需要,黨支部承擔馬公司“芳華”新媒體工作室組建任務,充分發揮青年職工“思維活躍、創造力強”的特點,以圖片、語音及視頻等載體,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及直播平臺等媒介,堅持輸出優秀文化產品。此外,黨支部還堅持構建“以融入為基礎,適應當地新環境;以融洽為著力點,建立良好人際關系;以融合為目標,貫穿項目管理全過程”的特色項目文化。2018年以來,先后組織“迎七一”主題知識競賽、“迎國慶”項目籃球賽以及參與首屆優秀外籍員工中國行訪問交流活動,在思想上引領,激發職工獻身海外,積極進取的的熱情和信心。
此外,吉隆坡項目黨支部還以“柔性服務”為切入點,積極構建海外員工關懷機制,著重打造海外“家文化”。通過建立起項目部領導定期與員工談話機制,及時了解職工思想動態;先后出臺一系列保障措施:制定了休假、探親、保險、醫療、體檢等與員工生活密切相關的管理辦法,如根據海外工作實際,在公司工會支持下,調整職工療休養方式,保證海外職工應有福利待遇;不斷完善工作、生活、文娛活動設施,定期組織青年職工開展各類文化體育活動,豐富員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堅持開展青年講堂,利用工作間隙,開展馬來語、英語互助學習活動,打通職工交流渠道。
在做好對自己項目部員工關心關愛的同時,黨支部也時刻不忘做好對外籍員工的關心關愛。除了為當地雇員每年提供1000元馬幣醫療費用報銷外,項目部還經常組織開展有中外員工一起參加的野外燒烤、文藝晚會、體育比賽等,增進了彼此情感,增強了協作意識。
總之,隨著全球經濟和貿易的深入發展,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步伐將會更加迅速,如何迅速適應國外環境,有效利用海外資源,發展壯大自身實力是我們立足當地必須要解決的首要問題,而作為企業發展的可持續驅動力,企業黨建也必須因地制宜,積極主動探索適合屬地化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重視和加強黨建工作,不斷強化員工的思想政治意識,激發海外員工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做到“離家不離黨”,推動海外企業良性、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孫克益:《加強海外項目黨建工作的思考》,《東方企業文化》2015年3 月刊.
[2]吳 煒:《以國際適應性思維開創海外黨建工作新路子》,《科技展望》2016年3月刊.
[3]鄭學選:《企業出海,黨建跟進》,《光明日報》2016年11月19日刊.
[4]楊舒捷:《以高質量的黨建工作引領海外黨員隊伍建設》,《知識經濟》2018年7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