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龍 紀鳳仙
摘 要:教學改革的實施讓教學的主體發生了改變,學生逐漸成為數學課堂上的主人,教師主要負責做好教學內容的引導者,幫助學生更好的適應當前的學習形式,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自主學習能力,在課程講解的過程中,很多教師都運用了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農村的數學合作學習中教師要充分做好組織引導者。在學習方法和教學評價的過程中,做好針對合作學習開展的研究分析,將小組學習積累的知識進行總結,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數學知識的了解。
關鍵詞:農村數學;小組學習;問題;對策
一、 農村數學小組合作學習存在的問題
(一) 組建小組合作學習隨意
合作小組簡單地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并保持合作小組學習的表面上。如果沒有心理傾向合作團隊成員之間的合作學習,有效互動,無法進行。
(二) 小組合作過程被忽視
如果小組處于混亂的序列中,學生將在沒有中心的情況下進行演講,討論會很嘈雜。農村的學生都是年輕人,可憐的自我管理能力,如果約束和指導的缺乏,表面上很熱鬧,但在缺乏實質性合作的形式。
(三) 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太薄
有些小組合作學習的問題或內容過于簡單,缺乏討論、研究、交流的價值,在合作中沒有學生,課堂時間的浪費等等。
(四) 組合作討論缺乏理性指導
在小組工作之前,一些教師往往缺乏必要的指導和指導。如果每一組的學生不能及時提醒和指導討論、互相溝通,這將導致小組討論,或不能進行有效的溝通。
二、 農村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對策
(一) 合理構建數學合作學習小組
合作學習模式的目的是通過學生之間的合作來完成課程內容,因此教師需要科學合理的構建合作學習小組。具體而言,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個性、性別等進行分組,遵循“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將學生分成若干組。同時,教師需要合理分配合作時間。
(二) 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理解和理解合作學習的本質
“小組合作學習”是指學生為了完成一個共同的任務,在一個小組或小組中明確劃分相互學習的責任。理解小組合作學習的含義應該有三種含義:
1. 明確小組學習的共同任務。在小組合作學習之前,教師應該向學生解釋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學習的內容和目標,如何完成任務,評價標準是什么。
2. 分組探索。在定義學習任務后,各組根據任務劃分進入合作探究階段。每個學生進行獨立的學習和互助學習,交流和形成小組的學習成果。在教師整體教學理念的指導下,小組學習的過程應與全班學習的過程同步。
(三) 教師要精心組織合作學習小組的建立
只有正確組織小組合作,才能實現小組成員之間的良性互動,提高學習效率,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品質和學習習慣。學習小組一般由4至6人組成。一個教學班可以分為8到10組。可以考慮以下因素:
1. 要注意成員之間的差異性和互補性,如在性能上的差異,人格、思維、學科和性別。積極的個性可以安靜的個性相匹配,在底部的良好效果,活躍的思維和一般互補的思維,對男、女學生。
2. 合理安排學習小組間的分工。教師應確定各成員的分工,如組長、記錄員、信息員等,組長負責組織和管理;記錄負責記錄合作過程;信息員職責負責收集學習資料;和報告員負責寫學習報告和報告的學習結果代表小組。分工可以輪流,使每個成員都有鍛煉的機會。
(四) 教師應為小組合作的教學設計做充分的準備
1. 教師備課時,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確要體現新理念。小組合作學習的內容要有一定的難度,有一定的探討價值,和一定的開放性。
2. 多少時間應該花在一節課的每一部分,哪些內容應該被研究的群體,要多少時間花在小組學習,等等。
(五) 教師應重點設計小組合作學習中的研討問題
小組合作學習是由問題引起的。小組合作學習的問題是教師深入研究教材,把重點和難點歸納成問題。要使小組合作學習富有成效,必須激發學生積極參與的興趣,激發師生的思維活動。設計可以考慮以下類型的問題:
1. 矛盾問題。也就是說,問題揭示了教材中知識之間的矛盾,有意識地激發了學生的認知矛盾,產生了問題情境,激發了學生的思維興趣。
2. 假設問題。也就是說,學生被要求猜測和推斷的前提下,已知的內容。由于答案的不確定性,給學生留下了廣闊的思考空間,容易把學生置于必須思考的問題情境中,所以一旦提出問題,學生思維就會飛翔。
(六) 加強師生互動交流
由于知識接觸的范圍很小,所以學生的知識儲備相對匱乏。因此,學生在合作學習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遇到許多無法解決的問題。對此,數學教學需要有嚴謹的態度,認真回答學生的每一個問題,甚至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作為“學生”加入他們,以便及時解決在討論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七) 提高學生數學合作學習效率
在應用合作學習模式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正確的合作方式,而且要根據教學內容明確說明合作的目的和要求。必要時,可以通過示范提高學生的理解力。基于這種教學前提,教師可以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引導學生自主合作,從而提高學生合作的效率。
三、 結論
綜上所述,小組合作是數學課堂一種有益的教學方式,但小組合作學習不是萬能的鑰匙,需要我們不斷地進行研究,不斷探索有效合作學習的途徑和方法,促進學生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曹錫輝.農村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高效性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7(5):209,211.
[2]盧永青.農村數學教學中引入小組合作理念的實踐嘗試[J].傳播力研究,2017,1(5):213-214.
[3]姜淑紅.搞好農村數學小組合作之我見[J].科學中國人,2017(8):265.
[4]王新祿.農村數學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J].教師博覽(科研版),2017(2):57-58.
作者簡介:
趙龍,紀鳳仙,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沙坡頭區宣和鎮東月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