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潔 鄭峰
摘? ?要:在社會的不斷發展下,大眾對電力資源的需求量正在不斷增加,電網規模也不斷擴大,電網形態發展變化,這讓供電壓力逐漸增大。電力市場的開放讓輸配電價格逐漸降低,電量增長減速,電網業務面臨了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為了可以讓電力企業的業務工作更加高效,經過對各種先進技術的使用構建泛在電力物聯網。本文先對泛在電力物聯網相關概念進行簡析,然后將泛在電力物聯網作為基礎,在負荷性分析、電能異常識別等方面,詳細分析和闡述創新電力服務工作的措施。
關鍵詞:泛在電力? 物聯網? 電力服務
中圖分類號:TM 721?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11(c)-0159-02
在人工智能、計算機技術以及5G網絡等相關技術發展下,讓全面感知、全程在線的能源電力業態形成,這也讓國家電網使用新技術來建設新型運營模式。泛在電力物聯網就是一個新的發展管理模式,其讓電力企業運行方式與內容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泛在電力物聯網模式下,電力企業的服務工作需要作出一定的創新,這樣才能夠滿足用戶的需求,并且促使電力企業的穩定發展。
1? 泛在電力物聯網相關概念
所謂泛在電力物聯網,其主要是指圍繞電力系統不同環節,有效使用人工智能和信息技術等,讓電力系統不同環節的萬物進行互聯與人機交互,其具有狀態全面感知,信息及時處理和應用靈活等相關特點的智慧服務系統,其中包含了感知層、網絡層以及平臺層等。在實際運行中,泛在電力物聯網經過電力用戶和相關設備,電網企業與設備,發電企業和設備,供應商和設備,還有人和物之間的聯系,以此構建出一個將電網作為核心的數據實時共享平臺。在電力市場改革逐漸深入下,我國電網面臨著多種挑戰,比如電網形態變化和企業發展阻礙等等,泛在電力物聯網的建設可以構建平臺型與共享型的未來電網,創設出了一個智慧能源綜合服務平臺,進而為用電用戶、發電和供電商等進行服務。
建設泛在電力物聯網要先使用電力系統中的數據,收集變電站、輸電線路以及用電信息等方面數據,并且使用能源互聯網信息理論,綜合通信原理與圖論等處理方式,對數據做歸一化和重建等處理,進而為電力系統優化與規劃打下堅實基礎。數據采集方式是把兼容的感知裝置布置在電力系統的不同環節中,對關鍵電力設備運行情況進行感知、測量,進而為電力公司電力設備管理提供數據上的支撐。在5G時代即將到來之際,網絡通信速度會不斷加快,能夠把數據進行實時高效算數。把邊緣計算機技術在4G網絡中引入后,會讓數據處理更加編輯,資源共享更加快速,網絡建設更加全面。并且覆蓋地面電力衛星、無線專網建設的形成等多層次電力通信網絡滿足了信息交互需求,實現了泛在化連接。此外,邊緣計算還把云計算互補協調,提升了分析處理數據的精準性,從而讓用戶和電網、用戶與用戶之間交互。而在這種模式之下,數據能夠為電力企業的服務工作提供堅實的基礎,為各方提供高質量的服務,以此促使電力企業的穩定發展。
2? 基于泛在電力物聯網創新電力服務工作
2.1 行業負荷性分析服務
在電力事業逐漸發展下,各個行業和領域用電客戶逐漸增多,電網企業客戶服務與管理工作也逐漸復雜。精確掌握行業負荷性,這是實施電力規劃、計劃和生產運行工作的關鍵保障,同時也為電網企業實施需求側管理與有序用電提供參考。傳統負荷特性分析主要是對最大負荷、最小負荷與平均負荷等相關屬性,對不同行業典型負荷特性規律研究相對較少,只是在客戶負荷曲線自身出發,無法呈現出客戶在需求響應與節能減排方面的信息。所以,經濟產業結構出現調整的情況下,更加需要電網企業對行業負荷特性做深入研究分析。而在泛在電力物聯網基礎下,電力公司要想提供高質量服務,就需要對行業負荷特性進行分析,在溫度、濕度、四季負荷以及節假日負荷等方面挖掘,并且把分析結果提取成為特征維度做行業聚類。經過行業負荷特性分析,全面支撐需求響應與效果評估等工作,改變使用假設用電數據需求響應項目的情況。負荷曲線中包含豐富反映負荷構成特性信息,研究相關行業的負荷特性能夠支撐行業用電特點,深入挖掘移峰填谷和參與電能替代潛力,這是實施有效需求響應措施的基礎。通過這種方式,對不同行業和領域的客戶制定激勵手段,構成多方共贏的柔性負荷需求運營模式,并且制定負荷調控測量,使用客戶側資源供電缺口,控制客戶側用電成本,提升用戶客戶滿意度,從而提升服務工作質量,創新服務方式。
2.2 電價異常智能識別服務
在電力體制改革之下,電價靈活性逐漸提高。因為電價執行的規則十分復雜,客戶體量很大,并且用電情況也比較多樣化。經過經驗或是政策,發現異常數據的做法沒有一定的合理性,并且也沒有定位這類技術的支撐,這樣就導致了電價異常識別精準度不太高,也讓日常管理工作量過大,成本比較低。在購售電同期業務開展之下,自動抄核時間壓縮對電價異常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當前,因為泛在電力物聯網的建設,電力企業已經實現用電信息的全面覆蓋,對大數據的使用也逐漸深入,客戶用電信息逐漸豐富,需要在大數據基礎上進行電價異常的智能識別,從而識別客戶電價異常,預防電價執行風險,創新電力公司的服務工作。在實際工作中,在大戶數平臺基礎上采集系統電量、負荷曲線和計量裝置數據等,以此建設功能應用需求和業務場景,做好數據準備、數據清洗和數據轉換等相關的工作,使用多維度客戶特點建設模型,客戶電價執行異常等,對電價數據做大數據的智能分析,依據標準價格與實際價格等分析結果,建設可視化的應用場景,依據要求提供給各個管理和業務人員運用。此方式經過大數據模型算法,整合采集系統抄表、負荷數據與營銷系統中客戶檔案,做好電價異常分析,完善電價異識別規則,擴大監控范圍,提升電價異常精準度,以此來創新和提升電力企業營銷服務能力。
2.3 電力民生指數服務
營銷數據有著客戶屬性最強,時效性高以及連續性好等相的特點。國家電網客戶中心經過整合企業營銷客戶檔案數據,營銷計量數據,建設電力民生指數相關的產品模型,促使各個企業單位運用,從而發揮營銷大數據服務社會發展的關鍵性作用。所謂民生指數產品,主要是把客戶用電數據作為核心,在用戶支撐營銷管理與數據社會化共享方面入手,對住房、城鎮化以及產業化等相關問題進行闡述,逐漸形成各種民生數據,從而形成電力看居民生活,電力看企業經營等建設電力民生評價體系。民生指數產品包含了住房空置戶、居民電氣化指數等等,這是對電力大數據應用的深入,產品數學模型有著一定的適配性,客戶需求也有著普遍性。經過各個電力企業共同完整指數模型試算,可以為社會、經濟與環保等方面的發展提供電力數據上的參考,以此來創新電力企業服務工作。
3? 結語
在各種先進技術的發展下,泛在電力物聯網的建設為電力企業的各項業務工作開展提供了便利。在此模式基礎上,要對電力服務工作進行創新,做好電能異常識別和行業負荷性分析等相關服務工作,以此促使電力企業的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 徐峻濱.泛在電力物聯網在營銷服務中的應用初探[J].大眾用電,2019,34(5):19.
[2] 李易.泛在電力物聯網在電力系統中應用的展望[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9(22):175-176.
[3] 楊挺,翟峰,趙英杰,等.泛在電力物聯網釋義與研究展望[J].電力系統自動化,2019,43(13):9-2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