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嶺南針藥相須流派李滋平對頸椎病頸痛的治療經驗

2019-04-04 01:03:52張琳李滋平
中國醫藥導報 2019年4期

張琳 李滋平

[摘要] 經過不斷的臨床實踐,嶺南針藥相須流派李滋平教授在治療痛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治療經驗。在頸椎病頸痛的治療方面,嶺南針藥相須流派通過傳統針刺治療配合穴位注射發揮針藥相須的特色及優勢,并辨證運用拔罐、藥物艾灸、護理調攝,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治療體系,臨床療效顯著。本文詳細總結了流派傳承人李滋平教授在治療頸椎病頸痛方面的經驗,著重介紹針刺及穴位注射的治療特色,并附上一則醫案,以供探討。

[關鍵詞] 頸椎病;頸痛;針藥相須流派;辨證論治;特色療法

[中圖分類號] R274?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3-7210(2019)02(a)-0112-05

[Abstract] Through continuous clinical practice, Professor Li Ziping who are school of acupuncture and Chinese medicine mutual synergizing in Lingnan has accumulated rich experience in treating pain.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with neck pain, the school acupuncture and Chinese medicine mutual synergizing in Lingnan give full play to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acupuncture and Chinese medicine mutual synergizing through the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acupuncture treatment and acupoint injection. It has formed a complete treatment system including the use of cupping, medicine moxibustion and personal care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which has achieved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experience of Professor Li Ziping, the inheritor of the school, in treating neck pain caused by cervical spondylosis. It focuses on the treatment features of acupuncture and acupoint injection, and attaches a medical case for discussion.

[Key words] Cervical spondylosis; Neck pain; School of acupuncture and Chinese medicine mutual synergizing;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Characteristic therapy

嶺南針藥相須流派是嶺南中醫流派的一大分支,秉承唐代孫思邈“針灸不藥,藥不針灸,尤非良醫;知針知藥,固是良醫”的古訓,始于清末明初的嶺南杏林名家夏祥麟、劉仕昌等,經廣東省中醫院(以下簡稱“我院”)針灸名老中醫林文仰、鄭宗昌等疏理與發揮,逐漸成為嶺南中醫流派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4]。我院李滋平教授是流派的第三代傳承人,在汲取前輩們經驗的基礎上,對于頸椎病的治療,形成了自己的治療特色,如著重于“治神”,擅用毫針行針導氣,注重“得氣”;穴位注射技術是李滋平教授最具特色的技術之一,常用針灸配合穴位注射治療各種痛癥,因而對于頸椎病引起的頸痛具有較好療效,特點是作用更直接而起效迅速、療效確切、性價比高,同時結合傳統拔罐療法及隔姜灸法,發揮了中醫整體綜合治療的優勢。

1 針藥相須為用

頸椎病頸痛涉及的年齡范圍廣,發病率有逐年上升趨勢,并趨于年輕化[1],緣于人們不良的工作及生活習慣,加之感受風寒濕邪而發病。現代醫學認為,頸椎病是由于頸椎間盤及頸椎附件退行性改變,頸椎骨質增生以及頸椎損傷等原因引起脊柱內外平衡失調,刺激或壓迫頸椎神經根、椎動脈、脊髓或交感神經根引起[2]。頸椎病一般分為六型,其中神經根型頸椎病的發病率最高,占頸椎病的發病率60%以上[3],臨床主要表現為頸部疼痛伴一側或兩側上肢麻木,甚至肌肉萎縮;頸型頸椎病在臨床很常見,是最早期的頸椎病,也是其他頸椎病共同的早期表現,主要以頸部酸痛癥狀為主,伴有局部壓痛點及頸部呈直狀[4],頸型癥狀期是治療頸椎病的最佳治療時期,以上兩種類型頸椎病表現出來的癥狀統稱為頸椎病頸痛。頸椎病頸痛的治療方法有很多,西醫主要采用口服非甾體抗炎藥、肌松劑、鎮靜劑、營養神經以及手術治療等,雖然能取得一定療效,但以上藥物的副作用大,禁忌證多,手術也有禁忌證。

中醫認為頸椎病頸痛屬于“項痹”范疇,發病的內因主要是氣血不足或肝腎虧虛,外因則是外傷、勞損、風寒濕之邪阻滯經絡,導致經脈氣血“不通則痛”,《素問·痹癥》言“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也”,頸部受外邪之侵襲,致局部氣血運行不暢,從而出現頸、肩、上肢的酸痛,因此治療要適當配合溫通之法。因而治療頸椎病頸痛的總則亦以“通”法為主。李滋平教授的治療思路在于抓住病機,根據經絡腧穴理論辨證取穴及用藥,針刺以調氣,中藥制劑注射以物質補充,做到二者相須為用。

1.1 針藥相須之針刺技術

嶺南針藥相須流派治療頸椎病頸痛的總則是辨證論治,李滋平教授將其辨證分型為風寒濕證、氣滯血瘀證、痰濕阻絡證、腎氣虧虛證、氣血虧虛證、濕熱阻滯證六大類型,具體辨證時注重經絡辨證與臟腑辨證相結合。經絡辨證方面,與督脈、手太陽與足太陽、少陽經、手陽明經關系最為密切,如頸項后部疼痛的患者,辨證為手太陽經者,除局部的頸夾脊穴、大椎穴外,循經可取后溪、天宗、小海穴,后溪為李滋平教授常用的治療頸椎病的要穴,在于“輸主體重節痛”,可用于治療頸椎病頸痛,又為八脈交會穴之一,而通于督脈,疏通經絡、調神通督。

在辨別證候與具體經絡的同時,李教授認為還需結合致病之邪,如痰邪,既是病理產物,又是致病因素,《玉龍歌》“痰多須向豐隆瀉”,由脾失健運、痰濁中阻導致的痰濁上擾,出現頸痛伴頭暈、頭重如裹者,可瀉豐隆,此為李教授治痰飲疾患之經驗效穴。又如風寒濕邪氣致病,可配合風池、陰陵泉等穴以祛風散寒除濕。近年研究表明針刺可改善局部微循環,緩解無菌性炎性反應,使得局部神經肌肉的缺血缺氧狀態得到改善[5]。

李滋平教授認為針刺治療頸椎病頸痛,需主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1.1注重“治神”? “諸痛癢瘡,皆屬于心”,心主血脈,脈舍神,脈中血氣旺盛則神氣充足,患者的心神狀態會影響到其對針刺感覺的耐受度,神不足則耐受能力降低;治神則是指醫者專心體會和把握針下氣的變化,感受針下虛實;同時要觀察患者的精神狀態及情緒,進行目光交流,心神合一,使患者心情舒暢地接受治療,盡量減少緊張、焦慮等情緒,提高頸椎病頸痛的療效?!鹅`樞·本神》載“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是故用針者,察病人之態,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因此,流派中治療本病常用配以養心安神之腧穴,如百會、印堂、內關、神門,旨在治神,達到住痛移疼之目的,其中現代研究發現百會穴周圍有枕大神經分布,且處于左右顳淺動脈和左右枕動靜脈吻合網,為諸多神經匯聚之處,針刺可以頭頸部調氣和血,改善氣血不足[6]。

1.1.2選穴原則? 李滋平教授認為頸椎病頸痛的治療大法在于舒筋活血、解痙止痛,處方選穴的重要原則之一是疼痛局部取穴配合循經遠部選穴,具體選穴有頸夾脊穴(兩對)、大椎、肩外俞、中渚、后溪、手三里,以上穴位遠近相配,奏疏通經絡氣血、調和營衛之功效,使風寒濕等邪氣無所依附。頸夾脊、大椎、肩外俞均為近部穴;明代楊繼洲《針灸大成》載“頸項拘急引肩背痛,取后溪、百會、肩井、中渚”[7],中渚為手少陽三焦經之輸穴,瀉之可清熱通絡;后溪為治療頸椎病之效穴,為五輸穴之輸穴,善于治療疼痛,有研究表明針刺后溪可反射性抑制頸肩部肌肉的緊張,使神經末梢釋放類啡肽物質,達到止痛作用[8];手三里為陽明經之腧穴,陽明經多氣血,對麻木感者效果更好。值得一提的是,李滋平教授認為在頸椎病頸痛的急性期,近部取穴盡量少而精、刺激量不宜太大,考慮到強刺激可能會加重局部肌肉損傷,所以瀉法常在循經遠部進行,如瀉后溪、中渚,常瀉輸穴,《難經·八十二難》載“輸主體重節痛”,瀉之可行氣活血止痛。慢性期著重選用局部腧穴,久痛入絡,局部多有瘀滯,如針刺夾脊穴可疏散局部氣血。以上為李滋平教授針刺治療頸椎病頸痛之常用主要選穴,但在治療過程中,應該根據患者的具體證候及病情變化來靈活進行穴位加減運用,前面講到了臨床上李教授同樣注重臟腑氣血辨證,如腎氣不足者加腎俞、關元益氣溫陽;氣滯血瘀者配合太沖、膈俞行氣活血,氣血虧虛者可選關元、足三里、血海以補益氣血。

1.1.3 “氣至病所”? 針灸治療非常注重“得氣”,《靈樞·九針十二原》載“刺之要,氣至則有效”。頸椎病頸痛的療效與患者的得氣感與否相關,得氣感是指醫患雙方的感覺,得氣是進行補瀉的前提,《金針賦》言“氣速效速,氣遲效遲”,臨床上發現得氣快者,頸痛及其他癥狀也會較快得到改善。不得氣的原因有醫者與患者兩方面,如取穴是否準確、深度是否適宜、針刺角度等,患者體質偏虛者得氣感覺可能會較正常人緩慢,應適當施以手法候氣而至。

1.1.4補瀉方法? 補瀉應注意腧穴及手法,對于頸椎病而言,前面提到五輸穴之輸穴運用較多,多行以瀉法,李教授認為急性、痙攣性或抽搐性的頸痛以實證居多,可在遠端用瀉法,正如《玉龍歌》中“兩胛疼痛氣攻胸,肩井二穴最有功,此穴由來真氣聚,瀉多補少應針中”。但瀉法要注意刺激量的控制,對于青年女性及年老者,應注意刺激強度、時間、針刺數量,李滋平教授之經驗則是頸部一般選以4~6針為宜,時間控制在20~40 min,因韓濟生的現代研究證實若針刺治療時間大于2 h,可促使腦中產生CCK等對抗鎮痛的物質,影響治療效果[9]。

此外,李教授在針刺的基礎上配合電針治療,對于頸椎病頸痛可以加強鎮痛效果,并改善頸椎的活動度,國內外均有相關研究報道[10-11]。

1.2 針藥相須之穴位注射技術

穴位注射是李滋平教授的重要特色技術之一,常與針灸相須為用,其中藥制劑可補養氣血、活血通經,作為物質補充,與針灸協同增效,縮短了療程。所謂針藥相須,就是以經絡學說為指導,主要通過針灸配合穴位注射以疏通全身經絡氣血,使機體恢復陰平陽秘,主要是產生以下三方面的效應:一是針刺效應,循經絡感傳,可使藥物直達病所,其中包括了穴位本身的神經刺激效應[12];二是藥物的作用,注射的藥物循經絡這一通道特異性作用于患病部位,加上組織液沿經脈的運輸作用[13],藥物自身的作用可促進經氣在經脈中的運行;三是時間效應,藥物在體內會有吸收的時間,延長針刺效應。曾祥成等[14]認為穴位注射的作用機制可能是緩解了神經周圍水腫,改善了神經的營養狀態,進而達到消炎、鎮痛及促進頸肩部軟組織起到消除炎性水腫的作用。流派運用穴位注射治療頸椎病頸痛時,同樣強調辨證取穴選藥,注重操作手法、針刺的深度,另外藥量及取穴數量都有講究,應當規范運用。

1.2.1辨證處方用藥? 穴位注射具有獨特的鎮痛作用,用藥量小且創傷性小,療效滿意。現在穴位注射技術運用很廣泛,那么如何運用才能發揮治療頸椎病頸痛的最佳效果呢?李教授認為,取穴原則以局部取穴為主,選取阿是穴及痛點附近的穴位,通常選風池、頸夾脊、新設、頸百勞、肩外俞、大椎。李滋平教授最常用的藥物為丹參注射液、當歸注射液、黃芪注射液。丹參具有活血化瘀、清心安神之功,如氣滯血瘀型頸椎病出現頭暈頭痛患者,用丹參注射液注射于患側太陽、風池穴,遠部取血海穴(雙側),療效明顯。當歸具有補血活血散瘀之功,辨證為血虛血瘀的頸椎病頸痛患者,可選雙膈俞、肝俞;黃芪具有補脾益氣固表的功效,適用于氣虛型或者風寒濕型,如平素易覺疲乏及外感者,可選用足三里、氣海、豐隆等以補氣健脾化濕,選大椎、風池以驅散外風。且認為久痛入絡,久病多瘀,頸椎病頸痛的治療注重活血化瘀藥的運用,正如葉天士《臨證指南》述“初病在經,久痛入絡,以經主氣,絡主血,則可知其治氣治血之當然也。凡氣既久阻,血亦應病,循行之脈絡自痹”[15],其現代作用的機制多認為在局部使用活血化瘀藥后,促進局部微循環和消除神經水腫,擴張周圍血管,促使致痛物質的代謝,故具有抗炎、鎮痛及改善腦部供血的作用[16]。

1.2.2 注意針刺手法及深度、選穴數量及注射藥量? 進針手法方面,以單手、舒張進針手法較為常用,頸部進針深度不宜太深,以免傷及脊髓,遠部可循經配合手三里、臂臑、曲池等,皆為陽經之穴,因項部居人之陽位,疏調陽經之經絡氣血對于項痹的治療尤為重要,針灸重在調氣,氣行則血行,血行則瘀去,注意針向病所,補瀉手法以“瀉”為主,針刺深度可適當加深,增加刺激量;選穴數量及藥量方面,局部痛點穴位數量控制在4~6個之間,每次交替選穴,每穴藥量為0.2~0.5 mL,如頸椎病初期,常選用新設、大杼、頸夾脊等,交替使用,隔日1次,一般3次為1個療程,考慮到藥物吸收需要一定時間。

另外李滋平教授著重強調進針時要做到快速而無痛,進針后與毫針刺法一樣,同樣強調“得氣”,如獲得類似酸麻脹的感覺;回抽無血后,緩緩注入藥物,做到“進針快而注藥慢”。此外要詢問患者既往有無過敏史,注射時要注意不能注入脊髓腔、關節腔、血管內。

2 流派特色療法

2.1 頸肩部拔罐療法

臨床上就診的頸痛患者多以頸肩部僵硬感或發緊感為主訴,活動不靈活或活動時頸部有響聲,觸診頸肩部肌肉多有緊張感,或局部有壓痛。從經絡角度分析,頸肩部為諸陽經所過之處,李滋平教授強調主要與督脈、膀胱經、陽明有關,《靈樞·經脈》曰:“膀胱足太陽之脈……是動則病沖頭痛,項如拔,脊痛。”頸椎病頸痛常見癥狀就是“項如拔”“項背痛”。李滋平教授依據患者的病情選擇頸肩部留罐方法或大椎刺絡拔罐法,對于頸肩部疼痛致屈伸不利的患者,李滋平教授常結合頸肩部留罐,痛甚者加以大椎刺絡拔罐,能快速緩解頸痛癥狀。從現代解剖學角度,頸痛大多由頸部肌肉、韌帶、關節的急慢性損傷,導致椎間盤變性、椎體不穩、小關節紊亂等結構改變,當感受風寒或生活習慣不當,使得頸部過伸過屈,頸項部肌肉、韌帶、神經等受到牽拉壓迫引起疼痛[17]。拔罐療法能夠溫經散寒、活血止痛、祛風除濕,現代研究認為拔罐可以利用負壓作用,將肌體深部的代謝廢物拔出來,加快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局部內環境,使得致痛物質更快排泄出來,以緩解疼痛,同時也可緩解軟組織的痙攣和缺血缺氧狀態[18]。

對于疼痛日久或疼痛急性加重的患者,李滋平教授常配合刺絡拔罐療法,他認為久病多瘀,應當“宛陳則除之”,急性加重患者多為局部筋脈氣血“不通則痛”,這時候運用大椎刺絡放血加拔罐可以達到活血祛瘀之效,瘀血去則新血生,加速局部血液循環,研究認為刺絡放血治療頸椎病具有改善微循環、消炎、增強免疫力、神經調節等作用[19]。大量的臨床試驗也證明刺絡放血加拔罐治療頸椎病頸痛取得滿意的療效[20-21]。臨床操作時常用一次性無菌注射針頭在大椎穴附近散刺,若大椎穴附近發現瘀絡,可選擇點刺瘀絡,注意針刺深度,后立即在大椎穴加拔火罐,加快局部瘀血排出,同時在頸肩其他部位留罐,留罐10 min,操作過程注意規范無菌操作。

2.2 隔姜灸法

前文講述了李滋平教授將頸椎病頸痛分為六大證型,其中辨證為風寒濕證型或整體偏于陽虛型[22]的患者,李教授常配合肩背部隔姜灸法,患者常見的癥狀表現包括以頸肩部竄痛為主,僵硬感,頭部昏沉感,伴有惡風怕冷或有受涼病史等,舌淡紅苔白或薄白居多,脈多弦緊。《神農本草經》記載,生姜味辛,性溫,具有溫中、祛風寒、治療濕痹等功效;艾葉味苦,性辛溫,具有散寒止痛、消瘀散結的作用。中醫認為寒者熱之,隔姜灸的溫陽通脈、祛寒除痹的功效非常適合此類患者,既發揮了藥物的作用,借助火的溫熱之力,又發揮陽經穴位的作用,雙重作用加強了隔姜灸治療的效果?,F代研究也表明隔姜灸具有提高機體免疫力[23]和鎮痛作用[24]。具體操作時,現暴露患者頸肩部,鋪上一層毛巾,再在肩頸背部放上我院特制的模具,首先鋪上一層姜粒,厚度1~2 cm,再在上面覆蓋一層艾絨,厚度約1 cm,然后在艾絨上灑上酒精適量,最后點燃艾絨,直到艾絨燃燒完及熱力滲透完全即為1次治療,整個過程約45 min,每周1次,3次為1個療程。需要注意的是,治療要注意適應證,濕熱體質及陰虛體質患者不建議使用,過程中要注意詢問患者感覺,避免燙傷事件。

3 日常自我護理調攝

除以上治療外,李滋平教授強調對患者的健康宣教,減少頸痛復發。

3.1 糾正不良習慣

由于不良生活習慣對頸椎病頸痛的反復發作有著明顯的相關性,積極指導患者生活工作中改變不良生活姿勢,避免長時間伏案工作,看書、寫字可盡量要正面注視;同時避免高枕睡眠,睡姿采取仰臥或者側臥位;注意頸部保暖;避免坐車打瞌睡等。

3.2 做好情緒管理

門診不少頸痛患者伴隨有不同程度的焦慮、抑郁情緒,分析其因素可能來源于患者工作生活或者疾病本身的不適感影響生活質量,因此要引導患者做好情緒管理,適當交流,鼓勵患者保持樂觀心態。

3.3 自我護理與鍛煉

對于反復頸痛的患者,經常指導其進行自我穴位按摩肩井、風池、新設等穴位,以及熱敷頸肩部,可以有效改善頸椎病頸痛癥狀[25]。同時提倡患者主動進行頸肩部肌肉功能鍛煉,如左顧右盼、低頭仰頭、側頭運動,動作幅度由小到大,比較建議患者進行中醫健身氣功八段錦練習,因其包含的動作更加全面,簡單易學、重復性強,患者很快就能掌握,對于頸型頸椎病具有很好的康復效果[26]。

4 驗案舉隅

劉某,女,35歲,公司職員。初診時間:2018年3月2日。主訴:反復頸肩部酸痛不適1年余。病史:1年前患者開始出現頸肩部酸痛,自覺頸肩部肌肉緊張,伴項背部牽扯感,勞累后酸痛不適加劇,無頭暈頭痛、上肢放射痛及肢體麻木,無視物黑朦、肢體乏力、言語不利等癥?,F癥:頸肩部酸痛不適,頸肩部僵硬感,無頭暈頭痛、上肢放射痛及肢體麻木,無胸悶心悸、肢體乏力等,無口干口苦,納眠可,二便調。平素工作壓力大,情緒易緊張。

查體:頸椎生理曲度存在,頸肩部肌肉緊張,C5~C6棘突旁壓痛,膚溫正常,轉頸試驗(-),臂叢神經牽拉試驗(-),叩頂試驗(-),椎間孔擠壓試驗(-),水平眼震(-),垂直眼震(-),神經系統體查未見異常;舌暗紅,舌底絡脈迂曲,苔白,脈弦。

輔助檢查:頸部X線片示頸椎退行性變。

中醫診斷:項痹(氣滯血瘀型)。

西醫診斷:頸型頸椎病。

一診:患者病程長,平素長期伏案工作,使得肌肉長期處于緊張狀態,局部氣血運行不暢,加之情緒緊張因素,肝氣失于條達,容易氣機阻滯,患者疼痛也是局限于頸肩部,結合舌脈,辨證為氣滯血瘀型,故治以活血化瘀通絡為法。毫針針刺取穴:頸夾脊穴(雙)、大椎、肩中俞、中渚、百會、后溪、陽陵泉。平補平瀉,頸肩部電針刺激,留針25 min。穴位注射:取針后,選取百勞(雙)、肩中俞(雙),丹參注射液穴位注射,每穴0.5 mL,隔日1次。每周不少于3次治療,治療6次為1個療程?;颊咔榫w緊張、焦慮,給予心理疏導,囑改變工作的生活習慣。

二診(1周后):患者訴3次治療頸肩部酸痛不適稍減輕,仍有項背部牽扯感,無頭暈頭痛、上肢放射痛及肢體麻木等癥,納眠可,二便調。舌脈同前。情緒緊張亦改善。治療上針刺處方在原來基礎上加太沖、膈俞行氣活血,再加刺絡拔罐療法,加強活血祛瘀作用,每3~4天1次,患者刺絡拔罐后覺疼痛減輕較明顯。

三診(治療6次后):患者神清,精神好轉,頸肩部酸痛明顯減輕,項背部牽扯感好轉,納眠可,二便調。舌暗紅,苔薄白,脈弦。查體:頸肩部肌肉緊張較前明顯改善。C5~C6棘突旁壓痛(-)。囑患者加強頸肩部肌肉的鍛煉,做頭及雙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轉運動,平素堅持進行八段錦訓練;注意頸肩部保暖,避免頭頸負重物,避免過度疲勞;長期伏案工作,應定時改變頭部體位;注意端正頭、頸、肩、背的姿勢,不要偏頭聳肩,談話、看書時要正面注視,保持脊柱的正直。后定期隨訪,有堅持頸肩部功能鍛煉,未見明顯復發。

5 小結

頸椎病頸痛是臨床常見的、易復發的慢性疾病。我院針藥相須流派李滋平教授治療頸椎病頸痛的經驗豐富,以針刺和穴位注射為治療基礎,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治療體系,同時流派也在不斷探索針藥結合治療頸椎病頸痛的機制;并注重注重古籍研究,挖掘古人經驗,融會貫通,在臨床實踐中總結出了流派治療頸椎病頸痛的特色,期與廣大同仁共同借鑒與探討。

[參考文獻]

[1]? 孟方,段培蓓,安紅麗,等.刮痧聯合拔罐治療頸型頸椎病療效觀察[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6,18(7):202-204.

[2]? 李滋平.嶺南針藥相須流派精要傳承[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4-6,246.

[3]? 王登,胡雪梅.針灸聯合穴位注射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臨床效果分析[J].北方藥學,2016,13(3):192.

[4]? 黃征宙.頸型頸椎病的治療進展[J].全科護理,2015,13(23):2245.

[5]? Zhang H,Guo M,Lu X. Pulse changes in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sis before and after acupuncture treatment [J]. J Trad Chin Med,2016,36(1):63-70.

[6]? 胡陽,高昆.針灸結合穴位注射療法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療效觀察[J].亞太傳統醫學,2016,12(8):114.

[7]? 明·楊繼洲.針灸大成[M].臺北:志遠書局,2003.

[8]? 羅琳,陶惠瓊.針刺后溪、列缺治療頸型頸椎病166例[J].光明中醫,2014,29(1):129-130.

[9]? 費菲.讓針灸行走于世界的“中國疼痛先驅”[J].中國醫藥科學,2013,3(21):2.

[10]? 陳廣烈.頸夾脊電針治療頸型頸椎病的臨床療效觀察[D].哈爾濱:黑龍江中醫藥大學,2016.

[11]? Aranha MF,Müller CE,Gavi?觔o MB. Pain intensity and cervical range of motion in women with myofasical pain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and electroacupuncture:a double-blinded,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 Braz J Phys Ther,2015,19(1):34-43.

[12]? 陳波,陳杏枝,劉紅.多向穴位注射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臨床觀察[J].針灸臨床雜志,2013,29(2):23-25.

[13]? 雷華明,韋琪,何浚治.理筋手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256例臨床觀察[J].西部醫學,2013,25(8):1189-1190.

[14]? 曾祥成,甘霖,胡啟洋.穴位注射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進展[J].江西中醫藥大學學報,2017,29(5):105-107.

[15]? 清·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397-400.

[16]? 邱超,張志強.穴位注射配合針灸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療效觀察[J].陜西中醫,2015,16(6):727-729.

[17]? 中國康復醫學會.頸椎病診治與康復指南2010版[S].北京:中國康復醫學會頸椎病專業委員會,2010:1-7.

[18]? 韓斐,李秋,趙曉東.背部腧穴排列把關治療頸椎病療效觀察[J].中國全科醫學,2012,15(18):2091-2092.

[19]? 張英杰,徐鳴曙,陳春艷,等.中醫刺絡放血療法治療頸椎病的研究進展及作用機制[J].中醫外治雜志,2015, 24(5):50-52.

[20]? 張殿銀,劉菲菲.海桐皮湯熱敷配合針灸推拿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臨床療效觀察[J].山西醫藥雜志,2016, 45(18):2192-2193.

[21]? 顏學軍.針灸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的比較分析[J].內蒙古中醫藥,2015,34(11):127.

[22]? 柳璇,王琦.《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標準修改建議及分析[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36(5):300-304.

[23]? 闕慶輝,黃守雄.隔姜灸神闕穴對T細胞的影響[J].上海深究雜志,1996,15(3):57.

[24]? 李杰.隔姜灸對肱骨外上髁炎的臨床鎮痛效果觀察[J].針灸臨床雜志,2007,23(4):39-40.

[25]? 陳妍.對頸椎病患者進行中醫護理的效果探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6,14(16):156-157.

[26]? 商月輝,商亞麗,蔡艷芳,等.八段錦鍛煉對頸型頸椎病康復效果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7,31(31):4017-4019.

(收稿日期:2018-04-12本文編輯:張瑜杰)

主站蜘蛛池模板: 99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30p| 狠狠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 亚洲成aⅴ人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在线观| 国产午夜小视频| 亚洲Av激情网五月天| 久草视频精品| 国产粉嫩粉嫩的18在线播放91| 欧美在线国产| 亚洲国产91人成在线| 日韩福利视频导航| 激情六月丁香婷婷| 另类重口100页在线播放| 午夜视频在线观看免费网站|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尤物| 国产成人资源| 亚洲专区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手机在线免费不卡一区二| 热伊人99re久久精品最新地| 国产va视频| 久久人妻xunleige无码| 亚洲日韩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在线第一|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看| 国产无码网站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福利片| 久久性视频| 浮力影院国产第一页| 国产精品无码制服丝袜| 日韩无码黄色| 精品夜恋影院亚洲欧洲| 婷婷色狠狠干| 伊人网址在线| 亚洲视频无码| 中文无码精品a∨在线观看| 18禁影院亚洲专区| 伊人蕉久影院| 99精品久久精品| 亚洲视频影院| 性色一区| 国产sm重味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夜夜视频| 国产精品性| 97色伦色在线综合视频| 国产大全韩国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丰满少妇αⅴ无码区| 网久久综合| 久久精品国产免费观看频道| 久热99这里只有精品视频6| 尤物在线观看乱码| 亚洲女人在线| 97se亚洲| 日本道综合一本久久久88| 亚洲天堂高清| 永久成人无码激情视频免费| 久久国产精品77777| 国产人人乐人人爱| 国产视频a| 亚洲精品手机在线| 国产在线自乱拍播放| 欧美国产成人在线| 亚洲免费毛片| 国产精品吹潮在线观看中文| 九色视频线上播放| 专干老肥熟女视频网站| 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观看性色| 麻豆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蜜桃| 国产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一页免| 欧美天堂在线| 精品国产成人高清在线| 视频一区亚洲| 欧美日韩在线国产| 亚洲天堂.com|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播放傲雪网| 国产视频欧美| 国产高清无码麻豆精品| 婷婷丁香色|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爽综合区| 中文成人无码国产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