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特女
摘 要:隨著"互聯網+"戰略理念的提出和發展,互聯網技術逐步融入到各行各業。在醫療衛生行業,"互聯網+醫療"服務模式成為研究的熱點。作為新型醫療服務模式,互聯網技術的融入極大的提升了醫院服務質量和水平,滿足當今時代發展需求。本文以銀川市互聯網醫院為研究對象,結合《銀川互聯網意愿管理辦法(試行)》的相關規定,對"互聯網+醫療"服務模式的發展態勢進行分析,并提出針對性的建議。
關鍵詞:互聯網+ ;互聯網醫院; 發展態勢
1.銀川互聯網醫院簡述
2014年《國家衛生計生委關于推進醫療機構遠程服務的意見》首次提出“加強遠程醫療服務監督管理”的理念,2015年《關于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將互聯網醫療推上高峰。隨著李克強總理提出的“互聯網+”理念,“互聯網+醫療”模式正式進入全新時代。2016年,銀川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銀川市互聯網醫院管理辦法實施細致(試行)》,標志著銀川市互聯網醫院正式落地銀川,成為國內首個互聯網醫院集群。
銀川市互聯網醫院成立于2016年4月,是銀川市政府與好大夫在線合作共建,助力分級診療,為全國患者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銀川互聯網醫院能夠提供在線診療、電子處方、送藥上門、遠程會診、專家手術、預約轉診、家庭醫生、在線咨詢、電話咨詢、好醫生推薦、門診信息查詢、疾病科普知識等功能服務,極大的創新了醫療服務形式,能夠為患者提供更為豐富、全面、及時的醫療服務。2018年4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陸續來銀川市醫院調研,實地考察銀川互聯網醫院模式,并對互聯網醫院形式給予肯定,并倡議寧夏要把互聯網+健康做成一個試點。
隨著銀川互聯網醫院的發展,互聯網醫院管理工作被推向前臺,尤其是面對這樣一種全新的“互聯網+醫療”模式,管理上遇到諸多困難和困境,需要創新管理模式,摸索針對銀川互聯網醫院實際情況的管理方法,進一步推動銀川互聯網醫院向“更好、更強、更便捷”的道路發展。
2.互聯網醫院公共管理的發展態勢
(1)銀川市互聯網醫院發展現狀
銀川市互聯網醫院起步于《銀川市互聯網醫院管理辦法實施細致(試行)》的發布,最早于2016年4月,由銀川市政府與好大夫在線合作創建。之后隨著銀川市政府對互聯網醫院發展的重視,2017年3月,有15家互聯網醫院拿到了銀川互聯網醫院的“戶口本”,并獲得了銀川市政府頒發的互聯網醫院拍照。到2018年,已有29家互聯網醫院簽約銀川,其中15家獲批《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2018年5月,銀川市互聯網醫院監管平臺上線,這意味著銀川市對互聯網醫院的管理又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銀川互聯網醫院監管平臺能夠實現全程監管,包括事前提醒、事中控制、事后追溯。
(2)銀川市互聯網醫院定位爭論
一是互聯網醫院到底是“互聯網+”還是“+互聯網”的定位爭論,這種爭論源于醫療雙方對醫療資源核心地位的分歧,這也是當前銀川市互聯網醫院公共管理中較為顯著的管理問題之一。“互聯網+”強調“去醫院中心化”,突出“患者需求”為核心本位,促使醫療產業模式創新;而“+互聯網”則是堅持傳統醫療資源為核心,強調在醫療服務中的“互聯網工具性”作用,結合互聯網工具優勢推進醫療產業轉型升級。本質來講,“互聯網+”是從技術角度促進醫療健康模式的創新,而“+互聯網”則是從醫療服務領域需求視角,研究如何提升互聯網工具在醫療服務中的輔助支撐作用。
二是互聯網醫療與互聯網輔助醫療的定位爭議,這是對醫療服務本質認識不同的分歧。從醫療服務本質來看,醫療設計診、斷、治、療四個過程,從臨床工作來講是一個系列過程。而從當前銀川市互聯網醫院的發展模式來看,其涉及到的一般是“初診”的階段,并未覆蓋醫療全程,這似乎并不滿足醫療服務“面對面”的本質。因此持有“互聯網輔助醫療”觀點的人認為,其只能服務于小病、慢病,無法診療大病與疑難雜癥。
三是“互聯網桿+醫療”與“互聯網+健康”的定位爭議,在前文分析的醫療服務全過程模式來看,互聯網醫院似乎更傾向于“大健康”模式,借助互聯網溝通模式,實現“非面對面”的溝通,提早發現問題并采取必要的干預,進而減少疾病損失,因此不少醫療人士認為這更應該是“互聯網+健康”模式。
四是互聯網+醫療與互聯網醫療的定位爭論。國家衛計委新聞發言人宋樹立要求“互聯網+醫療”產業應恪守“不能開展網上醫療診治”的邊界,因此針對銀川互聯網醫院到底是“互聯網+醫療”還是“互聯網醫療”的分歧依然存在。
以上爭議從本質上是為了我國醫療事業的發展,這需要銀川市積極聽取廣泛意見,加快互聯網醫院公共管理對策,創新管理模式和方法,為銀川市互聯網醫院發展提供保障。
(3)銀川市互聯網醫院公共管理的困境
從前文相關爭議的分析來看,銀川互聯網醫院公共管理工作仍有很長的路要走,面對諸多管理困境。從公共管理層面來看,銀川互聯網醫院推動“互聯網+醫療”的動力主體需要進行更為嚴格的監管,目前對互聯網醫院實施主體的管理體制還不完善。由于互聯網醫院是新興事物,缺乏足夠成熟的經驗借鑒,這給銀川市互聯網醫院公共管理提出了較大的難題。在互聯網醫療服務行業與傳統醫院見的對接管理層面,各種標準、考評指標、指導政策等,都是管理層面的困難,需要很長的路去摸索。此外,在法律法規層面,互聯網醫院的相關立法存在空白,僅有一些指導性、倡議性政策或制度,這顯然不足以滿足對其的公共管理需求,這是針對銀川互聯網醫院公共管理中最大的困境之一。
3.銀川市互聯網醫院公共管理對策
一是強化銀川互聯網醫院監管的制度建設。在當前國家相關文件和《銀川互聯網醫院管理辦法(試行)》、《銀川互聯網醫療機構監督管理制度(試行)》、《銀川互聯網醫院管理工作制度 (試行)》的基礎上,必須從立法層面還銀川市政策層面加強建設。國家應加快針對互聯網醫院的立法調研,盡快建立專門法律法規。銀川市政府也應針對銀川互聯網醫院的發展現狀,盡快出臺相關公共管理和監管的政策文件,并能夠將內容明確到具體的實施細則,以加強銀川市互聯網醫院的公共管理水平。
二是完善銀川互聯網醫院公共管理的標準化建設。建立標準的管理工作模式,完善專門針對銀川互聯網醫院的管理隊伍。此外還應盡快對互聯網醫院標準化建設的相關文件,包括“互聯網+醫療”中“非面對面”診療標準、醫療服務隊伍管理標準、網絡環境標準、醫療質量標準、醫療服務標準等。
三是加強銀川互聯網醫院公共管理的信息化建設。組織專業團隊對當前銀川市互聯網醫院的發展顯著、發展模式、發展趨勢進行深入調研分析,并在“銀川互聯網醫院監管平臺”的基礎上,拓展信息化平臺,豐富在線監管的范圍。在事前提醒環節,除了對互聯網診療平臺開展運營合規性備案信息的實時核對,還需對其開展業務內容、業務規范、運營形式、內部監管組織等方面嚴格核對,而且需在監管平臺進行備案。在事中控制階段,應對診療行為中的在線問診、處方、轉診等核心業務嚴加管理,杜絕違規現象發生,必須明確互聯網醫院的在線診療內容,并在其網站明確標明。此外,除了線上監管之外,還需強化下線管理,加強“線上+線下”的組合管理。
參考文獻:
[1]玖九.互聯網醫院的機遇、風險與挑戰[J].中國衛生人才.2016.2
[2]常朝娣,陳敏.互聯網醫院醫療服務模式及趨勢分析[J].中國衛生信息管理雜志.2016.6
[3]李金苗,王曉麗,陳浩.大型公立醫院建設互聯網醫院的探索[J].醫學信息學雜志.2018.2
[4]焦艷玲.互聯網醫院法律地位與法律關系探討——以“寧波云醫院”為視角[J].中國衛生政策研究.2017.10
[5]申剛磊.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移動互聯網醫院建設與實踐[J].醫學信息學雜志.2018.9
[6]張倫燕.移動醫療發展模式——以某互聯網醫院1診平臺為例[J].安徽科技.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