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浩雷
摘 要: 鉗工實訓是職業院校機械類專業學生職業技能訓練的重要必修課程,本文通過對職業院校學生的學情分析,掌握學生的學習興趣點,拓展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有針對性的開展實訓教學,取得了積極有效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 職業院校;鉗工實訓;學情分析;拓展內容;實訓教學
鉗工是機械制造中最古老的金屬加工技術,它的基本作業內容包括:鏨削、銼削、鋸割、劃線、鉆削、鉸削、攻絲和套絲、刮削、研磨、矯正、彎曲和鉚接等。鉗工在工業不發達時期扮演者“萬金油”的角色,一個好的鉗工能夠自主完成任何設備的維修工作。鉗工實訓正是要求機械類專業學生對鉗工這一傳統手工工藝的傳承,以及個人職業素養養成的過程。然而隨著工業現代化的進步,鉗工的很多作業內容逐漸被機器所替代,譬如鏨削、刮削、研磨等,同時由于訓練過程機械單調,重復勞動較多,勞動強度較大,使得很多學生實訓操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變差,操作姿勢不規范,基本功不過關,嚴重制約了學生職業技能的掌握和提升。
職業院校在校生通常在學習過程中存在一定困難,學習能力有待提升,還有部分學生學習目的明確但是不能付諸行動只停留在口頭上,更有部分學生主要精力不在學習上,把大把的時間花在游戲或其他娛樂事情上,從而嚴重影響職業教育的教學本初,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很多高職學生雖然理論知識薄弱,學習主動性不強,但是活潑好動,表現欲普遍強烈,對于他們感興趣的事物還是有很強烈的好奇心和鉆研精神。
目前,我院已經在機電設備管理、機械設計制造、機械設備維修、數控技術及汽車檢測與維修等專業開設了鉗工實訓課程,但是由于過多的強調鉗工技術的工藝性和嚴謹性,在學生實訓過程中刻板的要求學生進行平面劃線、鋸削、銼削等基本功的訓練,以完成“單角凹凸配”、“四六T曲”、“四方配套”、“五方公母套”等教材制作內容,達到了一定的訓練效果,但是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不高,往往都是在應付差事,大多達不到加工制作精度要求,這嚴重影響學生今后就業的競爭力,因此我們對鉗工實訓課程的教學進行了適度的拓展改革。
一、探索學生興趣,激發學生熱情
鑒于大部分學生對實訓教學內容感到機械單調、陳舊乏味,我們在學生開始實訓的第一周里,除了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外,運用多媒體給學生播放很多精美手工工藝品的視頻,同時給大家講解它們的制作過程,使學生認識到工藝品并不是高不可攀,只要用心,誰都能完成制作。接下來讓學生自主設計一個簡單的圖形,例如五角星、桃心、戒指等,允許學生通過手機或其他方式找出圖形的繪制方法,然后向大家展示繪制過程,最后由學生投票決定最終的制作圖形。
學生開始自主制作,實訓老師也一同開始按圖制作,經過一天左右的時間,學生會逐漸發現在指定的鋼板材料上劃線與紙上劃線截然不同,然后他們會對比自己與老師的作品,從而主動向老師請教劃線的要點及注意事項,也會慢慢模仿老師的操作來進行鋸割和銼削,在為期一周的實訓內,學生會由被動接受變成主動吸收,最后當所有人的作品呈現在鉗工臺上的時候,學生的成就感及滿足感會得到極大的滿足,同時學生的作品我們允許自己保管收藏,很多學生就會拿去向他人炫耀,也有部分同學羞于自身作品的拙劣暗自下定決心下次一定做得更好。
二、循序漸進,由易到難,變無用為有用
通過前期的興趣開發,學生鉗工制作的熱情高漲,互相競爭攀比,努力做到更好,但是隨著訓練的進行,也有部分學生逐漸感覺無聊呆板,作品無用無趣。這時我們安排學生進行鏨口榔頭的加工制作,并且使它有用武之地。
學生在自主加工制作過程中,根據自己的愛好及想法,對榔頭的外觀進行了一定的美化,再一次使大家對鉗工加工工藝過程的嚴謹性有了更深入的認識,同時這個小榔頭可以帶回家進行簡單的敲打使用。使學生不僅有知識的收獲也有物質的收獲,更加充分的感受到了鉗工的實用性。
三、提升精細化,感受工藝性
經過前面兩個階段的訓練,學生的鉗工基本技能已達到一定職業要求,可以滿足初級工的工作需要,但是要進一步提升學生技能水平又不打擊學習積極性,我們推出了學生感興趣的兩個制作任務——魯班鎖和組合式玩具手槍。
學生在制作過程中,老師積極巡視指導,給與學生有效的指導,但是并不直接干預學生的制作,因為職業院校的學生大多自主意識很強,你強行干預反而適得其反,有時候就需要讓他撞撞南墻,他就會回過頭來認真請教,從而達到教學目的。
學生制作完成的工件經過裝配后,他自己就會發現自己之前所犯的小錯誤對后續的裝配的影響有多大,進而認識到工件制作的精細化和工藝性的重要性,也感受到了自身訓練水平的不足,才能繼續嚴格要求自己堅持訓練。
結束語:“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雖然頗具爭議,但是在職業院校,這句話始終鞭策著我們去尋找更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鉗工實訓教學需要循序漸進、持之以恒、刻苦訓練才能達到駕輕就熟,熟能生巧的境界,而學生的興趣激發和持續引導也是必不可少的技巧和手段,只有學生愿意學,才能老師有所教,通過以上三個階段的逐步引導,在原有教學內容基礎上的適度拓展,使學生對鉗工實訓的內容和工藝過程有了重新的認識,也非常愿意主動的參與到實訓教學當中來,使我們的實訓教學效果有了非常明顯的提高,學生就業單位對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非常滿意,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也有很大提高。
參考文獻
[1]宋勤勇? 高職鉗工實訓教學改革初探[J]? 《教育教學論壇》2012年第4期.
[2]胡? 慧? 淺析職業院校鉗工實訓教學改革[J] 《商情》2016年第12期.
[3]呂福玲? 淺談高職院校鉗工實訓教學方式[J] 《科學與財富》2016年第10期.
[4]汪哲能? 鉗工工藝與技能訓練 [M]? ?北京? ?機械工業出版社?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