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強
摘 要:本文針對小學生參與校外體育活動情況進行了調查,從小學生對校外體育活動的認知、經常參與校外體育活動的行為、少參與校外體育活動的現狀三個方面展開了研究表明,小學生對校外體育活動有積極的態度,并具備了良好的價值觀;經常參與校外體育活動的小學生,從每周次數、運動時間、運動強度來說比較適宜,暑假期間參與校外體育活動的情況最好,天氣對學生寒假期間的運動參與情況影響較大;少參與校外體育活動的小學生生活方式受學習壓力和電子產品的影響較大,也缺乏一起參與校外體育活動的同伴。
關鍵詞:小學生 校外體育活動 認知 參與
針對小學生參與校外體育活動情況的調查,主要從小學生對校外體育活動的認知和參與行為進行了調查。從時間上分為學期中、暑假期間、寒假期間的3個不同的時間段;從參與上分為經常參與(每周參與2次及2次以上)和少參與(每周參與1次及1次一下)。
一、 小學生對校外體育活動的認知
針對小學生校外體育活動的認知,在內容上主要從學生對校外體育活動價值的認識和態度進行調查,包括增進健康、提高運動技能、增進交往、調節身心等、參與態度等5個方面進行評分。對評分方式采用了李克特量表,按照“很大”“較大”“一般”“較小”“沒有”5個等級,依次計分為5、4、3、2、1的分值進行了評價,結果表明:小學生認為校外體育活動能夠在比較大的程度上增強體質健康、提高運動技能、增進交往、緩解學習壓力,充分認識到了校外體育活動的重要作用,能夠比較喜歡參加校外體育活動。比較突出的特點是:在學期中、暑假期間、寒假期間不同的時間段,經常參與校外體育活動的小學生認知情況相差不大,少參與校外體育活動的小學生認知情況相差也不大;但是與少參與校外體育活動的小學生的認知情況相比,經常參與的小學生的認知情況均值更大,故經常參與校外體育活動的小學生認知情況相對更好。
由此可見,小學生對校外體育活動的認知情況良好,有積極的態度,并具備了良好的價值觀,與少參與校外體育活動的學生相比,經常參與的小學生的認為參與校外體育活動更能促進體質健康,對校外體育活動更好的認知情況同樣也能夠促進其更積極地參與校外體育活動。
二、 經常參與校外體育活動的行為
對經常參與校外體育活動的行為主要從參與體育活動的目的、活動內容、活動形式、參與人數、每周次數、參與時間、運動強度等進行調查。其中,每周進行校外體育活動的次數分為3次以上、3次、2次,每次進行校外體育活動的時間t分為t≥60分鐘、60分鐘>t≥45分、45分鐘>t≥30分鐘、30分鐘>t≥15分鐘、t<15分鐘5個層次,分別對暑假期間、學期中、寒假期間進行了調查。
(一) 經常參與校外體育活動的目的
調查結果表明:經常參與校外體育活動小學生非常重視體質健康,同時也注重運動技能的提高、精神狀態的調整、校外生活的充實及身體形態的保持,以應試為目的的學生還是比較少的,僅占4%左右;寒、暑假期間和學期中小學生的活動目的總體差別不大,但與學期中相比,寒、暑假期間小學生充實校外生活和減肥健美的目的更為突出。
(二) 經常參與校外體育活動的內容
調查結果表明:經常參與的校外體育活動內容依次為跑步、籃球、羽毛球、足球、自行車、乒乓球、游泳等項目,寒、暑假期間和學期中活動內容大部分差別不大。受時間的影響,選擇自行車項目的學生寒暑假期間明顯多于學期中;受天氣的影響,選擇游泳進行活動的小學生暑假最多、寒假最少。
(三)經常參與校外體育活動的形式
調查結果表明:經常參與校外體育活動的形式主要以自發結伴和與親人一起為主,單獨活動的比例僅稍高于10%,說明小學生非常需要一起參與校外體育活動的同伴。
對小學生經常參與校外體育活動情況的調查結果表明:經常參與校外體育活動的小學生,平均人數僅占總人數的45.59%,即使在參與情況最好的暑假期間,也僅占總人數的54.26%;寒暑假期間經常參與校外體育活動的小學生平均每周能夠進行不少于3次校外體育活動,學期中經常參與校外體育活動的小學生平均每周能夠進行接近3次校外體育活動;寒暑假期間經常參與校外體育活動的小學生平均每次運動時間為45分鐘~60分鐘,學期中經常參與校外體育活動的小學生平均每次運動時間為30~45分鐘;小學生經常參與校外體育活動的平均運動強度達到了中等強度;暑假期間小學生參與校外體育活動的情況最好;寒假期間,經常參與校外體育活動的學生的運動行為較好,且人數最少;天氣對小學生寒假期間的運動參與情況影響較大。綜合來看參與校外體育活動的小學生,活動的目的主要是促進體質健康,活動中大部分需要有一起活動的同伴,從每周次數、活動內容、運動時間、運動強度來說比較適宜,能夠為促進體質健康提供保證。
三、少參與校外體育活動的小學生的現狀
對少參與校外體育活動的小學生的現狀,主要從人數、余暇時間用途、少參與校外體育活動的原因進行調查,對余暇時間的多少及用途、少參與校外體育活動的原因進行了描述性統計。
(一)少參與校外體育活動學生余暇時間
調查結果表明:少參與校外體育活動的小學生,學期中余暇時間相對較少,寒暑假余暇時間相對較多,但即使余暇時間較少的學期中,平均余暇時間(評分:2.95±1.25)仍有1~1.5小時,說明少參與校外體育活動學生并不缺少參與校外體育活動的余暇時間。
(二)少參與校外體育活動學生余暇時間用途
調查結果表明:少參與校外體育活動的小學生余暇時間的用途主要是聊天、閱讀、自習、上網、看電視;其次為體育活動、電腦游戲、逛街、社團活動等,能夠每周參與1次校外體育鍛煉的學生僅僅大約占四分之一的比例。
(三) 少參與校外體育活動原因
調查結果表明:小學生少參與體育活動的原因主要為學習任務重沒有鍛煉時間、沒有同伴一起鍛煉、對體育運動沒有興趣;其次體育場地、體育鍛煉的方法、科學鍛煉的知識、身體健康狀況、家庭積極狀況等也對參與校外體育活動產生一定的影響。與寒暑假相比,學期中的少參與校外體育活動的原因更為突出。
研究發現,從少參與校外體育活動的小學生人數來看,暑假期間、學期中、寒假期間少參與校外體育活動的人數依次增多;在學期中初小學生每天的余暇時間(評分均值:3.28±1.24)約為1.5個小時左右,高小學生每天的余暇時間(評分均值:2.65±1.17)在1~1.5個小時之間,學生并非沒有余暇時間,但其用途主要放在聊天、閱讀、自習、上網、看電視上,很少或者沒有用來進行體育活動,說明這部分小學生的生活方式受學習壓力和電子產品的影響較大,也缺乏一同參與校外體育活動的同伴,即使對校外體育活動有良好的認知,即使具備了較好的參與校外體育活動的基本條件,依然很少參與或者不參與校外體育活動。
以上研究表明,小學生對校外體育活動有積極的態度,并具備了良好的價值觀;小學生經常參與校外體育活動的學生,從每周次數、運動時間、運動強度來說比較適宜,暑假期間小學生參與校外體育活動的情況最好,寒假期間,經常參與校外體育活動的學生的運動行為較好,但人數卻是最少的,天氣對學生寒假期間的運動參與情況影響較大;少參與校外體育活動的小學生生活方式受學習壓力和電子產品的影響較大,也缺乏一起參與校外體育活動的同伴,即使對校外體育活動有良好的認知,即使具備了較好的參與校外體育活動的基本條件,依然很少參與或者不參與校外體育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