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振巍
(華北理工大學 研究生學院,河北 唐山 063000)
公園,古代是指官家的園子,在現代一般是指政府修建并經營的作為自然觀賞區和供公眾的休息游玩的公共區域。在旅游景點中,通常被簡稱為“園”?!豆珗@設計規范》中定義:“公園是供公眾游覽、觀賞、休憩、開展科學文化及鍛煉身體等活動,有較完善的設施和良好的綠化環境的公共綠地。”具有著改善城市生態、防火、避難等作用。公園分類很多,可分為城市公園、森林公園、主題公園、專類園等。在公園的景觀設計中,植物景觀是必不可少的。
植物景觀主要指由自然界的植被、植物群落、植物個體所表現的形象,通過人們的感觀傳到大腦皮層,產生一種實在的美的感受和聯想,植物景觀一詞也包括人工的即運用植物題材來創作的景觀。
北方著名公園很多,植物景觀最大的特點是層次感豐富。高大樹木用的是側柏,槐樹,松樹,白杜,柳樹等,中等高度樹木用的是花椒,山桃,黃櫨,梨花等植物,低矮植物用的是隸黨花,黃楊球等植物。地表植被運用的是狗尾草,鳶尾,蘆葦等。層次鮮明,每個高度都有景觀植物,走在山間小路,趣味無窮。
在北方公園植物搭配中,氣候和土壤環境是必須要考慮的,以唐山市鳳凰山公園為例,因為處在市中心,環境嘈雜,所以高大樹木多選用喬木,喬木的特點是高大,能遮風擋雨,減少噪音污染和沙塵污染。鳳凰山公園運用了側柏,松樹等高大植物,其中側柏的特性是對土壤不挑剔。因為鳳凰山公園的底座原是一座寺廟,因此土壤環境較差,側柏基本能適應各種土壤酸堿環境。就松樹來說,為四季常綠針葉林,抗凍性好,生長緩慢觀賞價值強。中等高度植物用的是花椒樹,山桃等,其特征是耐寒,耐旱。即使海拔較高也能生長。低矮植物用的是隸黨花,黃楊球等植物,其特征是耐陰喜光,耐旱,土質不挑剔。以上植物運用都符合唐山的氣候特征和鳳凰山的土壤地理位置特征。
在我國北方,因為氣候,維度,地質等問題,同南方的景觀園林相比,園林景觀設計的色彩變化多會顯得單調,植物的運用在色彩的表現程度上也顯得比較單一,正是這些地域、氣候等方面的差異,給我國北方地區的園林景觀設計者的設計工作帶來了許多制約和困難。以鳳凰山的植物景觀顏色為例,個人認為還是比較成功的。本人調研的時候已是深秋時節,但是鳳凰山的植物顏色還是比較豐富多彩的。如花椒樹已經開花結果,有細小的紅色點綴,杏樹已經發黃,呈現出高純度的嫩黃色。紅葉李已經紅的發紫,黃櫨在深秋時節已經發黃,呈現出黃綠相間的顏色,小劈的紫色點綴,使低矮灌木顏色不單調。
但是,北方公園的植物顏色搭配也有一些問題,主要是冬季植物顏色單一,只有常綠植物硬撐,到了冬季時,山上的植物多為落葉植物,山體顯得光禿裸露。筆者認為應當引進梅花,郁金香玉蘭等深冬至早春開花的植物,以彌補鳳凰山的植物造景色彩。
在景觀設計中,植物的空間布局、尺度設計的形式不同,也會給觀賞者帶來不同的心理影響。現代園林勢必要考慮人類活動的心理因素,植物配置時要充分考慮植物的空間關系,還要考慮植物空間與人類心理活動的關系。北方園林最大的特色是崇山性,特點是山高,植物自然也要配合地形搭配來給人心理舒適的影響。以鳳凰山公園為例,植物高低層次豐富,顏色豐富。在公共休息區和臨街樹木密度較大,園內小路兩旁樹木較為稀疏,使人進入園內就有一種安全感,又能增加放松休息的舒適感。山頂庭院旁沒有樹木,視野開闊,在山頂對唐山市一覽無遺,使人心曠神怡。在山間的小路曲折,中間運用不同的顏色植物,使得在小路中的人們又增加許多游玩興趣。
綜上所述,北方公園植物景觀應該回歸以人為本的概念。因為北方氣候,地域的問題,對于植物的選擇可能較南方來說更為狹窄,這更使得我們設計者多加思考對于北方的園林植物造景。從植物的顏色,高度層次,因地制宜,最后回歸于以人為本的概念,從視覺感受,聽覺感受和身體感受上來說讓北方公園的植物給人一種舒適心理上的體驗。以人為本,天人合一,如何在植物方面做到這些,是我們每個設計者需不斷要思考進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