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清
(山東省青島市嶗山區東韓小學,山東 青島 266101)
與小學階段的其他科目相比,美術教學更加的注重學生的美術技能和審美能力、觀察能力的培養。因此,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就必須要對美術課堂教學模式進行全面創新,利用生活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之后,進一步的為學生安排生活化實踐活動,鼓勵學生不斷的進行實踐和學習。這樣才能全面的培養學生的美術綜合素養與核心素質。
小學階段學生的美術水平和藝術修養相對較低,但自身的思維較為活躍,往往能夠對不同的事物和環境產生特殊的認知,并以此為中心來進行相關的想象和聯想。因此,在教學之前,教師必須要充分的了解小學階段的教學目標和教材內容,充分考慮學生的課堂表現情況和學習能力,有針對性的將一些生活當中與美術主題有關的事物和事件引入到課堂教學過程當中。
例如,在進行“花兒寄深情”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社區、學校、公園當中常見的花朵,如牽牛花、小雛菊、櫻草花、蒲公英等,引導學生從花朵的寓意、大小、形態、顏色、外形等不同的層次來進行觀察。然后,在教師的引導之下利用剪、卷、折的方法來制作花朵;或者選擇自己喜歡的花作為主題,利用不同的色彩和線條來進行花朵的繪畫練習。
美術本身是一門具有較強藝術性和生活性的學科,在具體教學過程當中,若教師直接對美術教學中的文字進行分析和講解,往往能使學生對相關的內容產生較為直觀的印象。因此,教師可對學生的實際生活進行全面了解,利用圖片、音頻、視頻、動畫的生活化元素,為學生構建集交互性、趣味性、實踐性、美術性為一體的教學情境。利用場景再現的方式來激活學生的美術思維和生活情況之后,引導學生在具體的環境下進行美術鑒賞和學習。在學生快速掌握美術教材當中的相關內容之后,再進一步的引導學生按照教師的要求來進行練習和創作。
例如,在進行“水墨游戲”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除了要利用PPT課件向學生介紹水墨畫的筆墨紙硯之外,還可以從學生的生活入手,利用微視頻向學生展示包含了水墨畫元素的服裝、家具、裝飾雕塑的微視頻,引導學生直觀的感受水墨畫的形式和意蘊。也可以向學生展示以生活當中的瓜果蔬菜、人文景物為主題的水墨畫作品,如,《蝦》、《胡楊》、《游春圖》、《南瓜圖》等,引導學生通過對比觀察的方式來更好的掌握水墨畫的構圖、形式、墨色等。然后,教師可以向學生隨機播放包含了生活當中的某處場景的短視頻,引導學生在具體的環境下哪一件水墨畫創作。或要求學生從生活當中選擇練習的主題和對象,按照本章節掌握的知識和水墨畫方法來進行創作。
教學過程當中,美術教材當中的大部分作品和概念都與學生生活有著較為緊密的關系,即便是一些看似“天馬行空”的創作,也都是以生活當中的某些事物和對象作為原型來進行創作的。因此,為了全面提升學生的美術水平和繪畫技能,教師就需要結合實際的教學進度來為學生安排一系列的生活教學活動,過節和特殊的時間或者節日來開展一系列的生活實踐活動,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來進行實踐和探索。在這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充分的利用觸覺、味覺、嗅覺、聽覺來感受和體會生活,鼓勵小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和層次來進行思考和創新,從而使學生更好的發現事物的美感和生活的藝術性。這樣不僅能夠使學生在生活化實踐當中獲得更多的創作靈感,同時也能夠讓學生更好的利用美術的方法和技能來表現和傳達生活。
在當下的美術課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在充分的了解小學階段學生的美術技能水平和知識掌握程度之后,在掌握學生的美術技能水平和知識水平之后,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為學生構建直觀的教學情境,詳細的對相關的知識點進行分析和講解。也可以在考慮班級中學生的不同情況之后,有針對性的安排美術生活化實踐活動,鼓勵每個學生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來進行探究和練習。這樣才能為生活化視界下小學美術教學的有效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