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創建個人“網絡學習空間”省級評比活動的親身體驗中提煉建構個人“網絡學習空間”的理念、架構和使用,以立德樹人的使命和擔當,詮釋建構個人“網絡學習空間”的內容和要求,闡述“胡章華的空間”、個人微信公眾號(huzhanghuateacherstudio)和所主持的名師工作室(中學教育科研與物理教學)三部分組成的三維教育空間互聯互通,形成了一個教學資源豐富、交互性更強大的立體式“空間”。“空間”的使用引導,讓學習來訪者暢通無阻。
【關鍵詞】立德樹人 建構 網絡
學習空間近年來,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教育信息化提供了基礎,“互聯網+教育”為教育的改革和發展添加了助推器,基于互聯網環境下的信息技術應用像雨后春筍,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從國家到省、市逐步搭建、聯動,成為教師“曬課、曬文、曬技”的大舞臺。隨著江西省電教館發布的創建個人“網絡學習空間”項目的實施,筆者作為一線教師報名參加了“南昌市2018年度中小學(幼兒園)教師網絡學習空間創建展示活動”并獲得市級推薦參加省級展示、評比。
一、立德樹人,資源共享
個人“網絡學習空間”是在江西省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設置開通的供教師個性化運用信息技術實施教育教學、教研的展示平臺。其特色鮮明,運用快捷、高效。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建構,充分展示教師的智慧,100個教師就有100個“哈姆雷特”;教師團隊還可以建構“工作室”,展示名師引領、團隊協作交流的過程和成果;其內配置網盤,內存可根據需要申請升級,教師可以建構自己的“資源庫”;教師可以根據教學主題整合優質教育資源,不僅在平臺內,還可以與平臺外網絡資源互聯互通,資源共享;只要登錄該平臺,教師、學生、家長可以不受時空限制,互動交流。
建構這么一個強大的“網絡學習空間”,教師需要專業能力,更需要責任擔當。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指出:“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總書記對教育的要求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指南。教師只有“正己”方能“立人”;教師只有“悟道”方能“解惑”。“培養什么樣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習總書記的講話時刻提醒我們,我們的教育必須“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教師在實施教育的過程中,必須做到“去粗取精,去偽存真”,以高尚的品格感化學生,以教育的情懷影響學生。
筆者的三維教育空間以立德樹人、資源共享為設計理念,以學生、教育、教研為三個維度。其中,學生是主體,學生的進步便是老師的最大成效。老師的教育教學圍繞學生開展,教學相長,優秀的學生成就了優秀的老師。如果說學生是教師專業成長的牽引力,那么,教育科研便是教師專業成長的抓手。一言以蔽之,一位優秀的教師以教育科研為抓手在一批批優秀學生的牽引下辛勤耕耘,成就學生,也成就教師自己。筆者多年積累的教育教學成果毫無保留在“空間”呈現,有機融合成為江西省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的一部分,造福四方。
二、縱橫架構,脈絡清晰
筆者的三維教育空間由“胡章華的空間”、個人微信公眾號(huzhanghuateacherstudio)和筆者主持的名師工作室(中學教育科研與物理教學)三部分組成,三個部分互聯互通,構建了一個教學資源豐富、交互性更強大的立體式平臺。
“胡章華的空間”是窗口,這里有兩個資源入口,一個通本網站的資源庫,另一個通個人微信公眾號資源;這里有兩個區按鈕,一個是學生學習區,另一個是教師研究區。
學生進入學習區便可以進入資源庫選擇學習,手機用戶可以直接進入個人微信公眾號,值得一提的是,個人微信公眾號是筆者已經建成的資源學習平臺,該平臺的設置為三大欄目:“物理導學”“試題研究”“教育星空”。
“物理導學”欄目完全同步本人教學,設置有“高三(下)”“必修1”“必修2”“趣味物理”“視頻教學”等二級欄目,每個二級欄目下有章、節內容,學生可以利用互聯網,有效進行課前預習、課后復習鞏固、進一步提升應用,凸顯學科教學內容的趣味性、思想性、實用性,尤其在同步教學中,補充了教材和課程標準的不足,即實施了科學方法教育,有利于發展學生核心素養。
“試題研究”欄目中,有“高考試卷”“競賽試卷”“好題欣賞”“試題研究”等二級欄目,“高考試卷”“競賽試卷”“好題欣賞”等三個欄目的內容供學有余力的學生課外閱讀,“試題研究”中,對近六年的高考試題作了深度研究,供教師教學參考。
“教育星空”欄目中,二級欄目“我的教育故事”展示了筆者的部分教育教學訪談視頻、個人論文選、以及部分教育感想隨筆;二級欄目“莘莘學子”展示了筆者的部分優秀學生風采;二級欄目“華山論劍”展示當代出色教育家的論文、觀點、簡介。二級欄目“閱讀素材”鏈接筆者的新浪博客,二級欄目“精彩回放”展示所有發布文章。
教師進入研究區便可以進入筆者的名師工作室“中學教育科研與物理教學”,這里有豐富的課題學習資源與研究資源,也可以一同開展教學研討活動。
三、使用引導,示范引領
以高中物理學習為例:如果來訪的是位高中學生,他可以進入“學生學習區”,在學習區子欄目“有趣味的物理”中選擇學習資源。
如果來訪的是位高一低年級學生,他可以選擇相應欄目,還可以進入網頁左側豎看的“微信公眾號資源”欄目中的第六子欄目“手機用戶直通”,這里一進入便是高一第一學期的教學內容。
如果來訪的是高三學生,他可以選擇相應欄目,還可以進入空間首頁左側豎看的“微信公眾號資源”欄目中的第二、三個子欄目“試題研究”“同步教學”,這里有研究高考試題的發展趨勢,高三專題教學以及應對高考的策略。還可以看空間首頁上方橫排“資源”里的第一個文件夾“空間展示教學課程”,這里有筆者本人和筆者領銜的名師工作室團隊成員的物理定律教學實驗探究課的課堂實錄及教學設計;物理教學難點突破的微課教學視頻及教學設計;高三物理專題教學的自編教材和教學設計;高三專題教學課件、學案以及專題教學評課。
如果來訪的是高中任意年級的學生,他可以有兩個選擇:其一,這里有七個文件夾,進入文件夾“高中物理教學”學習,這里有高中物理實驗視頻教學大全、高中物理知識思維導圖、同步試卷、高中物理教案、高中物理教學課件;其二,這里分章節涵蓋高中物理高一、高二兩學年的新課教學視頻,也可以移步到空間首頁左側豎看的“微信公眾號資源”欄目中的第一個子欄目“視頻教學”。
以教育教學研究為例:如果來訪的是教育教學同仁,除了上述學生進入的欄目外,他還可以進入網頁左側豎看的“論文發布”子欄目,這里有筆者個人發表的物理教學論文,供同行參考;他還可以進入“教師教研區”,這里有兩個選擇,其一,“遇見我的工作室”這里有筆者的工作室簡介,媒體報道筆者的工作室,其二,“直通我的工作室”,你就進入“中學教育科研與物理教學”筆者的名師工作室了,在這里,我們一起研究,一起學習,共同探討。
以家庭教育為例:如果來訪的是位家長,他可以盡情瀏覽,通過圖片、視頻等看到“胡章華的空間”里的學生畢業去向,筆者的教育成果、教育理念,還可以關注筆者的個人微信公眾號,選擇各種物理教學資源給孩子學習。
“胡章華的空間”豐富多彩,立體交互。通過教學視頻、課件、試卷等資源助力學習者系統學習高中物理,和筆者的學生一樣提升到優秀等級;通過教學研究論文、課題、成果應用等資源助力教師從教書匠提升為研究者;通過學生畢業去向、學生行為規范養成教育等資源助力學生家長將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有機融合,讓教育變得科學、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