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鈔玉

【摘 要】目的:探討健康教育結合護理管理在眼科護理中的運用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5月~2018年10月來本院接受診治的88例眼科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數字表法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4例。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其基礎上接受健康教育指導及護理管理,比較兩組患者住院周期及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結果::觀察組住院時間明顯較對照組短,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對護理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健康教育結合護理管理在眼科護理中運用效果明顯,能促進患者恢復,提高滿意度。
【關鍵詞】健康教育;護理管理;眼科護理;住院周期;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 R473.77
【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2-3783(2019)03-03-288-01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每個人對眼睛的保護意識都非常的強,一旦出現眼睛疾患大部分患者都會有過分擔憂的情緒,因此,健康教育對眼科疾病患者就顯得非常重要[1]。通過健康教育可以給患者進行眼科疾病相關知識的講解,避免患者出現過度緊張、恐懼和焦慮情緒,進而提高患者臨床治療的依從性[2]。本研究將健康教育結合護理管理用于眼科護理中,取得滿意效果先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5月~2018年10月來本院接受診治的88例眼科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數字表法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4例。對照組男26例,女18例;年齡15~78歲,平均(47.1±3.4)歲;青光眼13例,翼狀胬肉21例,白內障10例。觀察組男24例,女20例;年齡14~77歲,平均(46.8±4.2)歲;青光眼15例,翼狀胬肉16例,白內障13例。兩組性別、年齡及疾病類型等一般資料差異不明顯,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包括基礎護理、用藥的管理、飲食上的指導、病情監管等。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針對性健康教育及護理管理,具體如下:
(1)入院時健康教育。入院后,先向患者介紹醫院科室結構,病房環境,并向其介紹本病區的醫務人員,尤其是其主管醫生和護士。并交代有任何問題可以隨時與主管醫生或護士溝通,也可以向科室主任護士長溝通或其他任何醫生護士溝通[3]。交代注意事項,并對患者的疾病知識進行講解,讓患者了解自己病情,排除心理恐懼與緊張感,增強患者的安全感,增進醫患和諧。
(2)住院后早期健康教育。就患者的疾病,針對臨床醫生開設的治療處方用途要給患者交代清楚,疾病發生的原因、臨床表現以及預后效果如何,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等問題,針對性地為患者進行講解,降低不良情緒,增強治療依從性。醫護人員要體現出主動性,多與患者主動溝通,增強患者對醫務人員的信任感[4]。
(3)術前教育。術前大部分患者都比較緊張,有的患者從未接受過手術,對麻醉持一種擔憂心理。因此,術前針對手術的麻醉方法、操作步驟、手術時間等信息均向患者說明,需要患者配合的,如術前禁食要交代清楚緣由[5]。并引導患者完善相關檢查項目,以期達到更為滿意的效果。
(4)術后教育。術后給予正確的體位護理,交代患者要靜養身體,面部清潔時避開手術部位,避免用手去搓揉,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并發癥。
交代患者注意保護術眼,必要時使用遮光布。
(5)出院后教育。出院時,根據患者的手術效果及恢復情況,針對性地制定詳細的康復計劃。強度健康的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多食用牛奶、雞蛋、等高蛋白食物,同時配合一些有利于眼部功能恢復的果蔬等食物[6]。堅持每日做眼保健操,避免長時間接觸手機、電視及電腦。囑咐患者及家屬定期到院復查。
1.3 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進行比較分析。采用自制滿意度調查問卷對患者進行滿意度調查,以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來表示患者對護理治療的評價,并作比較分析。
1.4 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數據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住院時間明顯較對照組短,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對護理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均見表1。
3 討論
任何疾病接受臨床的治療時,可以說都不能缺少或不應該缺少護理活動。而護理活動又往往包括疾病的臨床護理(常規護理、路徑護理等)及健康教育,二者相輔相成,均不可被忽略[7]。就實際來說,健康教育指導要比臨床護理實施難度更大,前者要求指導人員具備較強的專業基礎知識,同時還應具備相關的醫學知識。而我們護理團隊每年均會派骨干外出繼續、學習,每月科室也有規范的業務學習,同時還會不定期的請外院專家來我院給予培訓指導。如此而來,我們的護理團隊均具備較強的專業素質,能夠勝任一切臨床護理工作和健康教育指導。
的確,醫患和諧在于良好的溝通。如今醫患關系處于比較緊張的局勢,堅持“以病人為中心”是我們醫務人員必須遵從的原則。有學者稱,健康教育能夠促進護患之間的交流和溝通,也就是說護理活動中的健康教育其實也是構建醫患和諧的橋梁。
本研究中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健康教育指導,其結果顯示,較對照組而言,住院周期明顯縮短(P<0.05),患者的滿意度明顯提高(P<0.05)。說明在眼科護理中應用護理管理以及健康教育有助于促進患者早日康復,提高其滿意度,效果顯著,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韓雪晶,顏廷霞,樊海英等.臨床護理路徑在白內障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10):187-188.
[2]鄭芳,康艷杰.護理查房在眼科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保健營養,2017,27(30):197.
[3]徐冬霞.視頻健康教育模式在基層眼科護理中的應用體會[J].醫藥前沿,2018,8(19):33-34.
[4]張玉芬,羅海霞.健康教育新模式對眼科住院患者疾病認知度和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7,36(19):2694-2696.
[5]潘興輝.探討健康教育對眼科外傷患者進行護理時的作用[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7,1(10):211-212.
[6]高曄,陳登峰.健康教育在眼科護理中的實踐探討[J].心理醫生,2016,22(5):233-234.
[7]王蔚昕,夏艷萍,李丹若等.品管圈對體檢中心眼科體檢者滿意度及健康教育效果的影響研究[J].養生保健指南,2018,(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