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洪珍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素質教育的提出,初中英語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中“填鴨式”和滿堂灌的課堂模式,要及時更新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手段,將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獨立探索能力作為教學重點。而學習共同體就是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的一種新型教學理念,對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及活躍課堂氛圍具有重要意義。學習共同體強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分享彼此在學習中的經驗和思考,實現教學相長共同進步的學習觀和教學觀。本文立足現實,探討學習共同體在初中英語中應有的必要性,對將學習共同體應用于初中英語教學提供一些建議,以期對初中英語教學的發展貢獻一定的積極意義。
【關鍵詞】學習共同體;初中英語;應有對策
英語作為初中學習的一門重要課程內容,在中考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怎樣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讓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一直是我們關注的重點。新課改后,素質教育成為初中教學的新理念,初中英語學習共同體的應用范圍逐漸擴展,在學生英語學習中發揮出了重要作用,改革形式也變得更加現代化和靈活化。因此,舊式的初中英語教學模式已經無法跟上時代的步伐,隨著新課改的普及,各地對初中英語課堂作出了相應的調整,“學習共同體”成為眾多英語教育者的新型熱詞,引起了廣泛的爭議和討論。許多英語工作者表示,學習共同體是將學生的意愿結合于學習過程中,尊重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對初中英語學習有很大裨益。
一、“學習共同體”的內涵
所謂“學習共同體”,是指由不同的學生個體組成的同一學習體,在這個同一體中,學生之間圍繞教師布置的任務進行密切地交流、溝通和探討,真正實現讓每位學生都自主參與到學習中,在共同完成學習任務的過程中達到促進共同體中每位成員不同程度的進步,最終實現全面發展的目的。“學習共同體”最大的特點就是把課堂還給學生,由傳統的教師主導課堂變成教師引導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充分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幫助者,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對學科學習的熱情,以積極的姿態融入學習,幫助共同體中的每位成員進步成長,讓學生在學習中學會相互協作精神。
二、“學習共同體”應用于初中英語的必要性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建高效課堂。學習共同體在初中英語中應用不僅是根據課堂教學隨機給學生劃分任務,而是立足于初中生當前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特點布置合適的任務作業。學習共同體中的成員也是英語教師精心設計的,根據學生的學習經驗和學習程度劃分的英語水平相當的學習體,其中成員程度參差不齊,有利于程度優秀的成員幫助落后的成員學習,帶動水平一般的成員學習英語。在共同體中,學生為了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這便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從而培養了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因此,學習共同體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和課堂效率。
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增強合作意識。新課改提倡以學生為本,以小組的形式把學生劃分程度相當的小組學習模式,它不但優化了教學過程,而且重在培養學生在“實踐、參與、合作、交流”的氛圍中,發展英語的綜合運用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讓學生愛上英語。學習共同體不僅是學生學習知識的有效途徑,而且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在傳統的實際教學中,大多數學生只是充當了旁觀者的角色,未使全部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英語程度差的學生很難跟上教師的教學進度,而且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指導,教師在教學中無法兼顧到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只能根據多數同學的反應進入下一教學環節,這種情況下,使學生喪失了對英語學習的信心,導致學習盲點越來越多,一直無法跟上教學進度。所以,學習共同體能夠培養學生相互協作的學習的能力,能在學習過程中對全部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學生通過合作學習,學習積極性也會隨之增強。
三、學習共同體應用于初中英語的有效策略
(一)靈活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手段
靈活運用現代多媒體技術是構建學習共同體的重要教學手段。特別是交互式電子白板的出現,加強了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互動交流,交互式電子白板可以隨著課堂的進展,幫助教師檢驗學生的學習成效。更多的電子設備可以把英語課本描述的場景放映在大屏幕上,能夠加深學生對課堂的直觀感受,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學生將精力放在課堂學習上。教師利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提高教學效果,能使學生的英語基礎更加牢固,從而為學習共同體的實施創造條件。例如:在學習“Earthquakes”這一章節時,教師可利用電子設備向學生展示突發地震時的場景,讓學生了解更多關于地震的知識,學會在地震發生時的逃生手段,讓學習共同體內的小組成員根據多媒體場景討論地震逃生手段,并用英語表達出來,這種視頻教學相對于教師單純的講授更能震撼學生的心靈。學以致用不僅是其他學科應該遵循的原則,初中英語構建學習共同體更要以此為準則。
(二)擺正教師位置,發揮學生的主體創造性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在構建學習共同體中一定要遵循這一原則。在傳統英語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創造性發揮不出來,教師往往呈現被動灌輸知識的狀態,學生無法主動對語法、詞句、閱讀等知識加入自己的理解,這種教學方法剝奪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新課改后教師一定要轉變這種思想觀點,明確學生為主體的新型觀念,鼓勵學生的創造性。將學生分成英語水平相當的小組,使學生為完成學習任務而不斷探索、交流。在這一學習過程中,教師并不是全然放手不管,而是要及時給予學生必要的支持和鼓勵,因初中生的英語認知能力有限,教師可采用啟發式教學,給出學生思考的方向,采用講英語故事或播放英語歌曲的形式及時啟發任務重點。這種發揮了學生自主能動性的學習方式是實施學習共同體所提倡的,所以,在創建學習共同體時,教師要擺正位置,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性。
(三)評價方式多元化
傳統的初中英語評價方式以終結性評價為主,學生的英語水平主要依賴期中、期末考試或月考的成績來衡量。初中英語學習共同體要求教師采取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式,全方位、多角度評價學生的英語日常及課堂表現,使學生從評價結果中得到反饋信息,以進一步改善自己的教學模式及教學手段,為學生構建高效課堂,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學習共同體中每位成員的學習程度不同,如果一味依照成績名次來評價學生,則會喪失成員在學習共同體中的積極性,所以,教師應根據每位學生的進步幅度以及其在教學中的表現或作業情況全面、公正地評價學生,以促進學生在共同體中的學習。
四、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英語學習共同體的構建有助于加強學生之間的內部交流,強化師生的有效互動,明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使學生的英語學習行為更有效率和價值。
【參考文獻】
[1]朱樓燕.依托學習共同體,激發生命活力——基于初中英語校本活動的開發與實踐[J].中學生英語(高三版),2014(3):75-76
[2]劉瑩.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英語學生學習共同體建設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6(7):29-30
[3]莊萍萍.創設師生學習共同體,讓初中英語寫作課堂更高效[J].英語教師,2015.15(20):94-95
[4]周麗華.初中英語學習共同體應用策略初探[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2.28(7):158-159
[5]金哲.基于學習共同體的形成性評價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哈爾濱市第109中學為例[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