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舒琴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9-0080-02
列寧說過:“沒有‘人的感情,就從來也不可能有人對于真理的追求。”情感是追求真理和一切道德行為的重要前提。“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靈魂。對于政治老師來說,沒有情感的教學就等于沒有明媚的春光,或如荒漠戈壁一樣,孤寂,沒有生氣,教學者動情,學習者方能動容。
一個完整的課堂,往往包含多個教學環節,如新課導入、講授新課、復習鞏固、拓展延伸等等。而“良好的開端是成功一半”,在課堂教學中,導入環節雖然在每節課中所占的時間不多,但所起到的作用卻是不可忽視的。于是,本文打算僅從新課導入這一環節說起,談談如何在一堂課的開始與學生談好“情”說好“愛”。
一、潤物無聲,“默默”傳“情”
潤物細無聲是教育教學很高的境界。政治教學中的情感教育有時也需這種潤物細無聲的傳情方式。著名特級教師于漪曾說:“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靈上,激發起他們思維的火花 ,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地吸引住。”這第一錘就是良好有效的導語。正如我在一本教育教學著作上看到的一句話:“ 一堂課要有好的開頭,如同一出好戲要演好序幕,一篇新聞要寫好導語,一部好樂章要奏好序曲一樣重要。開頭寫得好——就如向平靜的湖面上投石,激起一片思維漣漪,產生急欲一聽的感染。”
例如,我在講《價格變動的影響》這一課時,開場白是這樣的:價格是什么?價格是一支畫筆,色彩絢爛,我們用它來描繪生活,或濃或淡,深淺相宜;價格是一支樂曲,跌宕起伏,我們用心聆聽,感受生活的喜怒哀樂,或悲或喜;價格是多變的天氣,有風雨也有彩虹,我們從容應對,機遇和挑戰一一經歷;價格是循環的季節,有寒冬也有酷暑,我們隨機而變,每個季節都有付出也有收獲……聽完了我的這段啟發性的語言之后,學生們都急切的想知道價格究竟是什么?就很自然地引了學生的求知欲。
二、濃墨重彩,酣暢傳“情”
新課導入的方法是技能和藝術的完美結合。我個人非常喜歡用音樂導課,因為我所帶的班級中有一個是音樂班,學生們非常喜歡音樂,于是我就投其所好。事實上,我的教學實踐結果證明:合適的音樂能驅除無關信息的干擾,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以最佳狀態進入角色,產生先聲奪人的效果,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在講高二哲學前言時,我使用了一首老歌《霧里看花》來導入:“‘霧里看花,水中望月,你能分辨這變化莫測的世界?借我一雙慧眼吧,讓我把這紛擾看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告訴大家,哲學就是這樣一雙慧眼。我們通過這一雙慧眼,就能把變化莫測的世界看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所以我們必須學好哲學這門功課。”學生就會感到很好奇:哲學真有那么厲害?他們就會帶著這樣的好奇把注意力都集中到課堂上。
三、變化角度,對比傳“情”
當代中學生喜歡追求新、奇、巧、趣,我們可以把握好中學生的這種心理,采用一些比較獨特的引入方法,例如朗誦詩歌、讓學生自導自演一些與教材內容相關的小品等。在講《價格變動的影響》這節課時,我讓俄語班的孩子們自編自導自演了兩個對比強烈的情景短劇,模仿的是熱播家庭輕喜劇《家有兒女》中的兩個片段。在輕松詼諧的氛圍中同學們充分感受價格的漲落對生產生活的不同影響,進而掌握了本節課的教學重點。
四、營造氛圍,傳之以“情”
美術生的性格大多比較內斂,課堂氣氛不夠活躍是常見的情況,但這并不代表美術生沒有好奇心,他們大多愛聽、愛看故事,于是我就用趣味故事導入,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如我在講“貨幣的本質”時,引用了莎士比亞《雅典的泰門》中的一段話導入:泰門!金子!黃黃的、發光的、寶貴的金子!這東西,只要一點兒,就可以使黑的變成白的,丑的變成美的,錯的變成對的,卑賤的變成尊貴,老人變成少年,懦夫變成勇士…這黃色的奴隸可以使異教聯盟,同宗教分裂;它可以使竊賊得到高爵顯位,和元老們分庭抗禮…這該死的金子…教師聲情并茂的朗誦使學生會心地笑了,從而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師所講的內容,這樣就順理成章地切入主題。所以幽默可以打破課堂的沉悶,活躍課堂氣氛;可以開啟學生的智慧,提高思維的質量,使學生在愉快的笑聲中掌握新知識。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政治課的情惑教育應落實到每一堂課、每一個知識點上,要使整個教學過程生動活潑,形式多樣。政治課不但要規范的傳授知識、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多方面的綜合能力,還要突出體現政治課多角度、多視點、超時空的巨大啟發力和藝術感染力,使政治教學做到“知”“情”并舉,德智雙傳,最大限度地發揮好政治課的育人功能。
文章的開頭我曾提到了“情到深處理自明”這樣一個觀點,無論我們要向學生傳遞多少感情,“明理”都是最終的目的,因為擺在學生面前的是一場場嚴肅的考試。因此,在教學中,我們以情感人,以事悟理,組織學生參與教學過程,讓他們發表意見、探討問題,把教材中深刻的道理淺顯化、抽象的內容具體化,都是為了達到“明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