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濟川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大,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已經無法適應目前發(fā)展的需要。現階段,在小學階段開展數學學習的時候,難度會隨著年級的遞進而不斷提升,越是高年級的學生,就必須要具備完善的思維能力和學習能力,這樣才能更好的學習數學,才能更好的為后面中學的數學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 數學 思維訓練 課堂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8-0135-02
一、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概述
小學低年級的數學知識主要學習的是基本算數,到高年級的時候逐漸學習統計、初級代數以及圖形幾何等內容,這些人內容對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有比較高的要求。如果在開展學習的過程中,沒有加強重視小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就無法有效保障學生學習數學的質量,學習效率也不會很高,從而影響到他們后期的學習和成長。
在小學階段開展數學思維訓練的工作,能夠有效培養(yǎng)小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很多問題都得到改善。并且,開展思維訓練的工作,也能夠有效滿足目前社會對教育的改革內容,符合目前對于素質教育的要求。實際在開展思維訓練的過程中,還可以使小學生的實踐意識和探究意識得到強化。
二、小學高年級數學思維訓練模式
(一)教育學生思維方法
在開展數學熟悉的過程中,邏輯思維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項組成部分,直接關系到數學知識學習的效率和質量。所以,開展思維訓練的時候,必須要通過完善的思維方法開展教育工作。也就是邏輯性問題最基礎的思維方法,結合發(fā)散式思維訓練的方式,培養(yǎng)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二)訓練變通思考意識
在訓練變通意識的時候,主要內容就是對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進行培養(yǎng),相比較其他的發(fā)散式思維來說,訓練方面大體相同。但是,對于關注的點有一定的差別,這一類型的訓練方式,對學生的靈活思維能力更加重視,為的是對于數學實踐中的難點問題進行解決。
三、小學高年級數學思維訓練策略
(一)遞進式邏輯思維
在開展遞進式邏輯思維訓練的時候,必須要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按照數學知識與生活實踐,對小學生的思維方法進行培養(yǎng)。比如,在解題的時候要完善解題步驟之外的思維步驟,之后再組織學生進行相類似的訓練。也可以結合生活中的實例進行訓練,例如小紅從家到學校有3公里,小明從家到學校總共1公里。小明住在小紅家到學校的路邊,問兩人同時出發(fā)到學校,各自走了一半路程之后兩人之間的距離占小紅家到學校距離的比例?通過分數表示。舉著一個例子不是單純的為了解決問題,而是訓練解題的思考過程和各環(huán)節(jié)的計算,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養(yǎng)成習慣性的思考方式。
(二)定式思維破解
定式思維破解側重點不在思維不靈活方面,應當選擇讓學生自己思考這一問題的其他描述方法。在開展定式思維破解訓練的過程中,學生第一步需要做的就是對問題進行理解,之后再通過學習到的知識進行解決。不但可以讓小學生養(yǎng)成多元化的思維習慣,并且還能夠使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得到提高。
(三)創(chuàng)新思維意識
訓練創(chuàng)新思能力,主要就是為了使小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新意識得到強化。實際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應當通過以下方式進行。首先是自覺猜想、假設并反證,主要就是為了讓學生理解這一問題,通過逆向問題解決方式,養(yǎng)成自主探究、設問的習慣。其次就是解決方法的多元創(chuàng)新。在自主發(fā)現新方法并成功解決問題之后,學生對于新方法就會提高關注的程度,這樣就可以充分激發(fā)出創(chuàng)新的激情,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隨著近些年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國家也逐漸加大了對教育改革的力度,尤其是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目前在開展教學的時候,對于學生的個性化非常重視。現階段,教師在小學高年級階段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應當重視小學生的思維訓練,結合小學生的心理和行為特點,采用最為合適的思維訓練模式,為小學生后期的成長和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小明.如何創(chuàng)建小學高年級數學高效課堂[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7,(12):57.
[2]李浩.翻轉課堂在小學高年級數學中的實踐與探索——以北師大版《圓柱的體積》為例[J].文理導航,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