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智
【摘要】網球作為一門新興的體育項目在我國高職學生群體中具有很高的人氣,因此網球選修率一直居高不下。廣大高職院校也根據新教改的要求對目前所開的網球選修課進行了相關教學改革探索,取得了積極的成效。但教學設計分層性差、教學效果反饋與改進機制的匱乏,學生評價機制僵化等不利因素又妨礙了學生的長久性學習的積極性和參與性。因此,本文主要根據以上幾點進行一些相關的教學改革探索及可行性的實現途徑探究活動。
【關鍵詞】高職院校 網球選修課 教學 改革 研究
【中圖分類號】G8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9-0220-02
1.前言
據筆者對全國20所高職院校所做的為期1年的調研結果看,高職院校的網球選修課開課率、學生選修及參與效果非常好,使網球運動在改善學生體質、豐富學生課余生活乃至提升其精神面貌等方面發揮了非常積極的作用。與此同時,隨著我國涌現出的世界級男女網球巨星的帶動作用,網球運動在我國獲得了較好的發展態勢,這個背景對于高職網球選修課的長遠發展來說可謂是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可使部分學生具有從事網球運動及教學培訓的機會。但實際調研結果卻顯示我國高職院校的網球選修課長期存在一系列問題困擾了網球運動的長遠發展,主要集中在:學科發展長期的定位不清晰,由此所帶來的師資配備、教學設計及學生培養目標的不確定成為困擾教學質量提升的主要障礙;教學投入不足,難以讓學生具有較好的實戰能力成為學生實戰能力缺乏的主因;教學改革理論與實踐研究投入不足,現任教師群體網球運動理論儲備相對欠缺,是阻礙學科的長足進步的現實不利因素。基于以上三點,筆者根據多年的網球教學經驗試圖進行一些有益的教學改革探索及可行性實現途徑探究。
2.當前我國高職院校的網球選修課教學改革現狀及出現的主要問題
2.1領導層對網球教學發展缺乏長期定位,不利于師資配備和教學實踐的長足發展
科學的學科發展定位是保證一個學科長遠發展的核心,因此開展教學改革也必須首先要從學科定位著手,高職院校的網球選修課也不例外。通過筆者所考察的20所不同辦學層次的高職院校的網球學科發展史及現行的學科發展定位現狀來看,98%的高職院校的網球選修課基本是從興趣課轉化而來的,且發展史較短,并沒有作為一個獨立性的學科乃至專業課的的高度來設置課程教學體系、教學目標、學生發展目標和相關的教學方法及教學手段。現行的網球選修課各高職學校的教學水平往往取決于領導層對該運動的認知水平,因此并不利于師資配備和教學實踐的長足發展,總之,我國廣大高職院校的網球選修課仍然并將長期處于自發性、低水平運作態勢。
2.2教師缺乏系統性培訓,師資力量的差距懸殊使得高職網球選修課的整體發展水平較低
師資對于一個學科的教學質量及辦學水平來說就是學科發展的命脈。但根據調研來看,雖然高職院校網球選修課普遍都開展達3-5年,但當前的我國高職院校網球選修課師資力量仍然缺乏專業性,這是造成高職網球選修課的整體發展水平較低的直接原因。由于網球專業本科的開設時間短,吸納的具有專業知識的優秀網球本科畢業生數量極少,而具有網球實戰能力和豐富參賽經驗的退役運動員、裁判員更是由于出路較好進入高職師資的比例微乎其微,約有85%的現任網球選修課教師都是通過進修或其它運動項目轉行而產生的,因此現任教師群體網球運動理論儲備相對欠缺,能具備一定科研能力的教師比例不到1.5%,難以主動進行教學方法、校本課程開發等相關性的學科教研活動,不利于學科的長足進步。這些不利因素勢必拉低了當今高職網球選修課教師整體水平。
3.高職院校今后的網球選修課教學改革的方向及實現途徑解析
3.1提高管理層對網球學科發展的認知水平,提高網球教學的科學性及發展性
從目前高職院校網球選修課開展的情況看,高職學生對網球選修課的熱愛程度、參與積極性及長期鍛煉意愿都較強,約有4%的高職學生表現出了卓越的網球運動能力,可以往競技網球或網球專業方向有進一步發展的可能性,但一個不利現實就是在選修課結束后由于專業性師資的匱乏使得他們缺乏繼續深造的途徑,造成了一定的人才浪費。而筆者對現行的高職院校的網球選修課教學體系所做的考察結果看,高職網球選修課教學內容基本照搬高校網球專業本科課程內容或來自本校教師團隊或某一教師在此基礎上自行進行的刪減與改編,并沒有根據高職學生的接受力及其運動基礎進行量身定制,因此在教材編寫上具有強烈的個人色彩和偏好,不利于學生從網球理論、網球技戰術及網球文化等多要素、全方位對網球運動產生一個較為全面的認識。鑒于此我國高職院校的網球教學要想獲得長足的發展,則首先要做的就是提高管理層對網球學科發展的認知水平,只有具有正確的認知,才能主動參與師資建設、網球學科發展以及提高網球教學的科學性及發展性上。
3.2與各級體育局建立合作辦學,采用本校與外聘教練雙師資聯合教學機制,提高師資力量
當前高職院校專業網球教師缺乏的現狀很難在短期內改變,因此可通過與各級體育局形成合作辦學機制,采用本校與外聘教練雙師資聯合教學的機制,這樣既保證了網球選修課的理論教學又提高了實訓時本校教師技戰術專業性缺乏的短板,從而保證了網球教學的專業性及實戰經驗。另外,合作辦學、雙師資聯合教學的機制還可以使外聘專業教師轉化為本校強有力的培訓團隊,從而增加本校教師的網球專業知識及網球參賽經驗和實訓執教水平,能夠促進本校師資力量的正向成長,從而也就保證了本校教學及教學質量的較快提升。
3.3建立多期、分級制課時,網球教學形成連貫性、長期性的教學,從而真正利于人才培養
就目前筆者所調查的高職院校的課時設置來看,895的院校只開設一個學期的網球課,課時設置在32-36學時,每周2次,每次45分鐘。從頻次上來看,這樣的學時設置就勢必造成教師花費更長的熱身時間及往期回顧,再加上實行40-50人的大班授課制,教師難以顧及大部分人的學習及掌握情況,因此教學往往具有籠統性,而僅有5%的高職學生具有一定的網球基礎,高達95%的學生為零基礎的現實在如此緊張的學時設計中并不利于學生真正明白網球這種技戰術分項很多、入門較難的運動技能的掌握,因此78%的學生在進行7次課后出現跟不上、難以消化的現象。因此,鑒于這樣的教學實際困境,筆者認為可建立多期、分級制課時,將網球課時設計拉長到72課時甚至更長,并設置級別,鼓勵更多的網球運動真正愛好者對網球教學形成連貫性、長期性的學習,從而真正利于人才的培養,為他們的長期運動技能的發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4.結論
學生在實際教學中的熱情及參與積極性也是最高的,因此高職院校若能充分開展好此課則不僅能有助于大幅提升學生的體質,更能夠磨煉學生頑強的意志力,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風貌,甚至還可以幫助部分優異的學生在我國近幾年網球發展熱潮中積極走向職業化發展道路或提高就業選擇范圍,因此我們應該更加積極地探索適宜的高職院校網球選修課教學改革方法、開展方式等來提高教學效果,注重提高課程成果的產出率。
參考文獻:
[1]譚迪雄.對高職院校網球運動教學方法改革和創新的探析[J].體育世界( 學術),2018(09).
[2]鄧燕程.高職院校網球課程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J].遼寧師專學院,2017(12).
[3]曹金鳳.高職院校網球運動教學方法創新與優化分析[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19).
[4]薛陽光,黃平.網球輔助器材在高職院校網球教學中的實驗研究[J].四川體育科學,2018(4).
[5]高奕雄.天津市高職院校網球課程開展現狀的調查與研究[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