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虹
【摘要】在體育運動學校運動心理學的教學過程中,需要進行課程運動心理量表的測驗。在對現階段兩屆中專學生的運動競賽焦慮量表、競賽狀態焦慮量表以及運動員心理疲勞問卷量表進行測試,并對結果進行整理,結合學生訓練、比賽狀況詢問分析,發現青少年運動員量表應用的價值。量表測驗結果對監測青少年運動員訓練,比賽狀況可提供一定的數據信息,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采取相應運動心理手段進行干預,從而調整訓練或比賽狀況。
【關鍵詞】運動心理測量 焦慮 競賽焦慮 心理疲勞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8-0217-01
1.前言
在體育運動學校的運動心理學教學中,除了進行課程教學以外,還要進行一系列運動量表的測量實踐操作的練習。運動心理測量是運用量表(問卷)及評分,簡單有效的了解和評定學生、運動員心理活動,是一種簡單有效的良好監測手段。在多年教學中,完成教學后,發現運動量表測試結果直接顯示學生在訓練和比賽的狀況。對現階段中專二年級和中專三年級的61名青少年運動員進行有針對性的統一測驗,完成運動競賽焦慮測驗(SCAT)、競賽狀態焦慮問卷—2(CSAI-2)以及運動員疲勞問卷的測驗,并對其結果進行整理分析。根據分析可以對個別學生進行運動心理手段干預提供信息,幫助學生學習并初步掌握調節方法,從而調整訓練比賽狀況。
2.競賽焦慮
2.1焦慮及競賽焦慮
焦慮是人由于不能達到目標或不能克服障礙,而體驗到身體和心理的平衡狀態受到威脅,形成的一種緊張、擔憂并帶有恐懼的情緒狀態。競賽焦慮是指運動員對當前的或預計到的具有潛在威脅的競賽情景產生的擔憂。運動心理學領域對競賽焦慮給予了高度的重視,認為它是影響運動員比賽表現的重要因素。由于只有體驗到焦慮的本人才能直接描述這種焦慮的特點和強度,因此,對焦慮的測量采用較多的是自我陳述問卷。
2.2 競賽狀態焦慮量表
采用本課程教學量表5運動競賽焦慮量表,量表6競賽狀態焦慮問卷進行量表測驗。其中量表6有三個分量表分別為認知狀態焦慮、軀體狀態焦慮以及狀態自信心。運動競賽焦慮計算總分最高為20,總分越高說明個人競賽特質焦慮水平越高。61名學生中只有9名學生是低于10分屬于個人競賽特質焦慮水平較低,32名學生個人競賽特質焦慮水平總分在10-15分,還有20名學生屬于個人競賽特質焦慮水平較高超過15分。根據訓練狀況和比賽成績的記錄的對比,發現9名低特質焦慮的學生,在訓練比賽中的成績發揮在中等及以上,在10-15分區間的32名學生,在訓練比賽中的成績發揮有各種差異,而超過15分的學生在訓練比賽中更多出現不能很好發揮競技水平的狀況。
競賽狀態焦慮問卷有三個分量表,分數全距為9-36,分數越高表明認知狀態焦慮、軀體狀態焦慮越高以及狀態自信心高。測驗結果人數分布如下表格:
結果顯示14名狀態自信心較低的學生的前兩項焦慮分數其中12名學生的有一項很高或兩項的分數都很高,訓練比賽的狀況都不理想,尤其是其中兩名學生屬于兩項焦慮都是高分的,他們的自信心分數都較低,比賽無法正常發揮競技水平。
3.運動心理疲勞
在體育運動領域,心理疲勞是心理機能不能維持原有心理活動水平(心理機能下降)的現象,它不利于運動員訓練和比賽。心理疲勞分長期心理疲勞和短期心理疲勞。長期疲勞對運動員的消極影響十分明顯,導致運動員動機下降,厭惡訓練等,有的甚至是退出訓練的主要原因。短期心理疲勞,是指完成一次認知性或體力性力竭任務后產生的力竭感和疲憊感。長期心理疲勞,是指在長期、高壓條件下進行單調的 、大強度的訓練比賽所造成的力竭感、疲憊感和倦怠感。
采用本課程教學量表8運動心理疲倦問卷進行測驗,本量表有三個分量表分別是成就感降低、情緒/體力耗竭以及對運動的負評價。分量表分數全距25分,分量表分數越高,說明疲勞程度越高,中等分值是15分。61名學生測驗結果,成就感降低分量表只有10名學生超出15分,51名學生的此分量表分數低于15分。情緒/體力耗竭分量表中有12名學生超過15分,這12名學生的項目多為重競技項目,而其他的49名學生的此分量表分數均低于15分。對運動的負評價分量表中高于15分的學生有16名,其中其余45名學生均低于15分。高于15分的學生中有幾名是現階段不訓練的狀態。總體來說,因為青少年屬于業余訓練階段,訓練的量、強度、時間及比賽的賽事級別較小,總體比賽壓力相比較成年的運動員小,在加之青少年屬于恢復能力較強,身體發展趨于增長的過程中,因為測驗結果整體顯示運動心理疲勞不明顯。
4.三個運動量表結果分析
4.1個人特質焦慮與認知焦慮、軀體狀態焦慮的關系
在測驗結果中,個人特質焦慮高分數的學生中95%的相應認知焦慮也較高,這是因為青少年運動員在個人特質焦慮狀態較高的情況下,容易引起認知上的緊張進而引發焦慮,再加上沒有相應的運動的經驗和知識,以及相應的運動心理手段去降低認知引起的焦慮。大部分測驗學生的軀體狀態焦慮水平適中,個別軀體狀態焦慮高分的,其認知焦慮水平也較高。
4.2三種量表結合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青少年運動員因個人特質焦慮和認知焦慮水平高,導致比賽不能發揮出較好的競技水平,或者是出現競技水平發揮不穩定的狀況。運動員疲勞問卷測驗整體顯示測驗學生中青少年運動員運動心理疲勞出現較少,量表分數中僅重競技的幾名學生有出現情緒/體力耗竭。青少年運動員的狀態自信心水平較高,狀態自信心除少數幾個學生以外,測驗分數都較高。青少年運動員經過適當的訓練,獲得較好的狀態自信心。因此,在青少年運動員訓練比賽中應加強運動心理技能訓練,減少特質焦慮、認知焦慮帶來的負面影響,從而提高訓練比賽的競技水平發揮的穩定性。
參考文獻:
[1]胡桂英.運動心理學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年
[2]殷小川.體育心理測量與評估教程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