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愛雪
【摘 要】 對當前小學德育教學價值取向進行全方面的分析不難發現,雖然當前德育價值取向的核心仍是我國的傳統美德,但在當前的道德價值體系中仍存在一定的功利性和名譽性因素。為保證小學德育教學價值取向能在學生中樹立一個更加客觀的形象,并進一步提高德育教育的實際效果,本文從多方面對當前小學德育教學的價值取向進行有效分析。
【關鍵詞】小學德育教學;價值取向;教學策略
當前,我國的教育事業在飛速發展、變化,其中表現得最為明顯的就是我國教學課程的不斷創新,相關的德育課程也在不斷地建設發展。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變化,當前小學德育教學的價值取向也隨著實際情況在不斷變化,但其中最根本的核心理念并未改變。
一、教學價值取向
(一)道德價值取向的核心是傳統美德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在長久的演變和進化過程中,我國的經濟和科學技術雖然在不斷地發展變化,但我國人民一直保持著較為良好的傳統美德,有正確的價值取向——愛國,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等多種積極向上的精神。小學生的道德價值取向不僅會受到家庭的影響,還會受學校教育及社會風氣等的影響,好的習慣風氣會一直影響著他們,所以,應將傳統的道德價值作為當前道德價值體系的核心,并促進學生注重團結和家庭和睦。
(二)當前的道德價值體系不夠穩定
新時期的思想越來越多元化,思想潮流也在不斷發展變化。因個人生活經歷不同,所以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道德價值取向。其中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很多學生社會經驗不足,且不具備較高的判斷力和較為準確的道德標準,很容易出現道德觀念相互矛盾,導致學生在理解相關道德標準時容易出現觀念混淆或不能理解的現象。第二,當前小學生的道德價值判斷具有較高的個性化和情緒化,因識別能力較低,所以有些人在不同的環境下會有不同的道德觀念。這就在一定程度上說明,當前小學生的道德價值體系的穩定性和系統性較低,處于不斷發展完善的狀態。
(三)當前的道德價值取向有一定的功利性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工作的不斷深入和思想多元化潮流的影響,當前社會中很大一部分人都受到了拜金主義、個人主義及享樂主義思想的侵蝕,甚至還有一些傳統道德價值觀念受到了嚴重歪曲。在小學生中,很多小學生的思想觀念都比較單純,很容易受到身邊父母及其他親人的影響,此現象的主要表現是當前很多小學生的道德價值觀念呈現出較高的功利性,認為任何事只要付出就必須要得到相應的回報。除此之外,在評價道德價值目標中也會表現出價值取向功利化,因為小學生沒有較為清晰的價值責任感,所以更多注重自身利益和個人發展,并且也缺乏相關的合作觀念,沒有較強的團結意識。如果不及時改正,很容易出現小學生道德缺失的現象。
二、有關道德價值取向的教學方法
(一)增加德育元素,創新教學目標
當前,我國很多小學的教學目標都主要集中在與教學相關的知識及對其專業的有效培養,在課堂教學中,也只是盲目地對學生進行知識上的灌輸,并不注重學生對德育教學內容的真正了解,很多老師忽略了教學環節中最重要的部分,即在制定相關教學計劃時,沒有加入足夠的德育元素。所以,教師應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對教學目標和教學活動進行有效的改進,加入德育元素,并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合適的教學方案,在運用過程中還要注意貫徹落實德育教學內容。除此之外,還要注意運用相關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對學生的德育學習體驗進行有效深化。為有效解決當前小學生德育價值取向中存在的不穩定性因素和功利性特點,教師可在教學的過程中引入愛國主義和樂于助人的因素,并使用適當的教學素材,對學生進行適當的引導,以此更好地建立道德價值體系。
(二)提高學生的德育素質,加強培養力度
在小學生形成正確人格的過程中,他們需要有人進行正確的引導,這樣才能防止思想上出現較大的偏頗。在小學德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加強對學生愛國責任感和使命感的培養力度,在學習過程中為他們構建正確的核心價值觀,保證小學生在各項教育活動中的價值取向都能得到有效落實。在教育過程中,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道德價值觀,教師還可以適當地融入美術、音樂等元素,全面提高學生的德育素質。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將相關課程與德育教學進行有效結合,這樣能更好地落實相關德育教學目標,為學生樹立正確的德育價值取向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加強思想和文化的繼承與融合
我國傳統文化歷史悠久,且這些傳統文化是我國華夏民族流淌出的最新鮮的血液,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不斷激發學生學習傳統文化的積極、主動性。在德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將自身學習到的傳統文化全部講授給學生,還要加強與德育教學的結合力度,在學習文化的同時樹立更加正確的德育價值取向。當然,教師在講解過程中,還要注意結合實際課堂情況和學生接受知識的實際情況,不斷創新相關教學手段,并篩選有價值的教學內容,然后將傳統文化與德育教育進行有效融合,以有效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總結
小學生是祖國的棟梁,也是祖國的希望,關乎著我國日后的發展,為了保證他們有更好的價值取向,教師需要做好相關的教育教學工作。而且,為了保證德育教學工作做到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創新相關教學手段與思想,構建更加完善的德育教學平臺,這樣才能保證學生有正確的價值取向。
【參考文獻】
[1]童然.人教版初中語文戰爭題材選文的編制和教學策略探究[D].蘇州大學,2018
[2]黨林秀.基于學生全面發展的體育教學方式理論與實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7
[3]張紹軍.我國新世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從課程到課堂走向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