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海兵

最近我執教了《動物·人》一課,它是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第三課。其間歷經多次磨課,感受頗多。現在談談執教這節課的體會。
如果說科學探究式學習是學好科學的一把利劍,那么好奇心就是它的劍鋒。對于一年級剛剛接觸科學的學生來說尤其重要。例如《動物·人》一課,本堂課是以“聽聲音猜動物”這個小游戲導入的,其實這種導入方式,是前面一節《形形色色的動物》一課的延續。當時在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還想了另外一種導入方式:就是拿個真實的動物和同樣動物的玩具以及植物進行導入。這樣的導入中規中矩。為什么說中規中矩呢?因為這樣的導入是對前面所學知識的總結,總結了什么是動物和植物,而且明確了動物的基本特征。而“聽聲音猜動物”這個小游戲,是以孩子們身邊很熟悉的事物為依據導入的,這樣在最大的程度上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導入部分讓學生回憶接觸過的動物。動物種類繁多,而且從動物的叫聲、形態等各方面,讓學生認識到地球上有形形色色的動物。有的動物是常見的,而有的動物是不常見的,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后面比較人和動物的相同點時也是如此,要讓學生接觸到人和動物的多種形態和行為。
保護學生的好奇心要做到多表揚少批評或者不批評。那如果課堂中出現與教師的預設不一樣的情況怎么處理?這就要求教師有良好的科學素養,對學生積極地引導。除此之外,讓學生充分表達個人看法,教師尊重學生的原始意見,引發學生的思維碰撞,在學生之間交流的過程中,使全體學生達成共識。
好奇心會對學生的認識和活動產生積極的影響,而單純的好奇心卻不一定有利于提高學習的質量和效果。如果只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最終的課堂就形成看似熱鬧非凡、探究氛圍濃厚,實質是蜻蜓點水。這就必須讓學生掌握科學地觀察和比較的學習方法。
縱觀《動物·人》這一課,我激勵學生觀察思考,進行科學比較,在觀察比較過程中得出結論。在比較人和動物的相同點的環節中,多媒體呈現了多幅人的形態和日常活動的圖片,給每一小組分發了八張不同動物的卡片。在比較人和黑猩猩的不同點的環節中,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呈現黑猩猩的圖片和視頻,提示學生認真觀察和搜集證據。讓學生利用多種感官和簡單的工具,觀察黑猩猩和人的外部形態特征及行為。學生在小組觀察和比較的學習活動過程中進行科學學習。
所以,低年級的科學教育,不單純是科學知識的積累。的確,科學知識的積累是學生提高科學素養的一種方式,但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充分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學會觀察和比較的學習方法,有益于學生的終身學習。
對于一年級的學生來說,讓他們形成一個完整的結論是相當困難的。但作為教師,要準確引導學生簡要講述探究過程與結論,并與同學討論、交流。《動物·人》這一課共有三個環節:比較人和其他動物的相同之處、比較人和黑猩猩的相同和不同之處、比較機器人和人的相同和不同之處。在比較人和其他動物的相同之處時,教師的小結提問:人是動物嗎?通過這個問題讓學生判斷人是不是動物,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自然會聯系人和其他動物的相同特征進行比較。在交流的過程中應當注意學生可能有不同的結論,因此要引導學生利用事實依據判斷,從而得出結論。在比較人和黑猩猩的相同和不同之處時,教師的小結提問:黑猩猩和人比較,誰更聰明?讓學生判斷誰更聰明,一定要追問判斷的依據是什么,絕大多數學生會利用前面比較得出的結論來說明人更聰明。但在我的課堂中,也多次出現黑猩猩更聰明或一樣聰明的結論。作為教師不應該幫助學生得出結論:人更聰明一些。要適時地引導學生進行交流,引起學生的爭論和共鳴。在比較機器人和人的相同和不同之處時,教師的小結提問:機器人是“人”嗎?其實這個問題的本質是引導學生通過機器人和人的不同特征來判斷機器人不是人。機器人不是人的依據很多,但一定要讓學生說清楚理由,而這些理由恰恰就是機器人和人的不同之處。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者,教師是學習過程的組織者、引導者和促進者。所以,我的理解是結論的提出不是教師的任務,更不應該由教師總結出結論,而是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和思維碰撞,由學生自己得出正確的結論。在交流的過程中應該給每個孩子參與探究和發表意見的權力。同時,要強調合作精神,認真聽取別人的意見和想法,不斷提升自己的思維和邏輯能力。
在《動物·人》的教學過程中,給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比較和人黑猩猩誰更聰明時,學生很多次得出黑猩猩和人一樣聰明,甚至是黑猩猩更聰明的結論。這讓我很傷腦筋,作為教師是不是一定要糾正孩子們的錯誤結論呢?我的理解是一定要糾正,因為學科學一定要尊重事實,從小要培養學生用事實說話的意識。錯誤的科學觀將會影響孩子們一生的成長。問題是怎么引導出正確的結論,我認為學科學一定要講究科學的依據和證據,讓學生聯系人和黑猩猩不同之處來思考,人和黑猩猩同樣會使用工具,但他們所使用的工具是不一樣的,黑猩猩所使用的工具是大自然中可以直接得到的,但人使用的工具都是人類制造出來的;同時可以舉一些例子,有些工具不是簡單的制造,而是通過最基礎的工具創造性地制作工具。所以,從小培養學生用事實來說話的思想,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實際問題。
通過教學《動物·人》這節課,我的收獲很多。教學中一定要讓孩子們自己動手和動腦,從小培養孩子們的合作交流意識,掌握科學的探究方法,讓孩子們明白科學學習并不是一件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