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偉華

近年來,隨著各項教育的全面發展,體育教學也逐漸成為小學生素質教育的主要內容,小學時期的體育教學可以讓小學生進行身體素質的強化,提升小學生的各項身體機能,為進行以后的主要學業的學習奠定一個重要的基礎。那么如何進行小學體育教學就成為體育老師需要重視的重大課題,小學體育教學應當偏重于學生興趣的養成,然而目前小學體育教學存在著相當大的問題。下文將主要分析現今小學體育教學的狀況,重視學生的身心特征,提高教學的質量和水平,從而讓小學體育教學得以順利進行。
小學體育教學在整個小學基礎教學中處于一個關鍵性的位置,小學體育教學一定要重視小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讓學生喜歡體育課堂,掌握基本的體育知識,提升小學生的身心素養。但是現實的教學中,小學生很少有時間進行體育鍛煉,每周鍛煉數次的學生非常少。這就顯示,首先,學校并不重視體育教學,再則,小學生對于體育活動并沒有多高的熱情,他們所喜歡的就是體育課上的自由活動時間,所以使得體育教學的效率難以提升。從上述情況入手,我們從小學生的身心特征和缺少對于體育運動的興趣的原因出發,簡要討論小學體育教學興趣的養成,進行探討和分析。
小學階段是學生心理養成的重要階段,也是學生長身體的關鍵時期,大部分孩子非常好動,但由于校方對于體育缺乏重視,學生的注意力難以集中,無法進行有規律的體育鍛煉。通常學生只是把體育活動當作一種心理放松或者在一些體育比賽中只重視輸贏,缺乏正確的觀念,使體育訓練只是一種目的性的活動,所以,興趣的培養相當重要,它可以為以后的學習訓練奠定基石。
在體育教學中,大多數教師都采用簡單的模仿,教師會先示范一下動作,然后再讓學生學習,動作一般非常簡單,并且多次反復,這樣雖然教師節省時間,對于學生來說只是為了完成任務,學生根本提不起來興趣,會產生消極心態,對于體育訓練毫無主動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創新觀念,沒有進行改革教學方法的觀念,教學效率非常低。
小學生身心的發展水平并不健全,有時難以完成高強度、時間久的體育訓練,而體育老師有時并不考慮這些情況,例如長跑項目,學生有時難以完成目標,漸漸覺得體育無聊,沒了興趣,對于體育失去了主動性。
小學生眼中的體育的意義是極為簡單的,他們往往將體育單純地看作活動課,而且在技巧掌握方面,學生往往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程度,技巧掌握非常有限,也就造成了學生對體育鍛煉的意義了解不深,認為只要在測試時取得一個好成績就可以了。因此,學生在對待體育課往往不夠重視,將其作為課余的放松課程,更有甚者,將其視作學習的阻礙,認為體育課浪費了他們學習的時間。所以,學生在體育課上一反往日上課時的態度,變得極為散漫,在心理上就沒有給予足夠的尊重。在他們看來,體育課是無關緊要的,哪怕成績不理想,只要語數英好也能升入好的初中。
小學生往往好奇心強,而且極為好動,喜愛新事物,不喜歡傳統教學方式,故而教師可以結合這一時期小學生的性格特點,將其考慮周全,體現在教學之中。但是,在教學進行前,教師也要顧及體育課中活動方式和鍛煉動作的安全性和科學性,可以選擇一些娛樂性較強的活動和動作,使鍛煉與娛樂同步進行。這樣既顧及了學生上課的心理狀態,又能讓他們在課程之中發現和明白體育鍛煉的重要。
有趣的體育活動可以極大地提升學生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因此,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個性,設計合適的小游戲,讓學生踴躍參與到體育活動中。這樣有了趣味性高的游戲后,不僅能讓學生發現體育課程中的樂趣,還照顧了學生的個體差異,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這也就意味著增強了學生體育鍛煉的興趣,讓學生真正喜歡上體育課堂。
小學生正處于爭強好勝的年齡段,對各種事物都有著極強的好勝心,因此,體育教師在設計教學環節時,可以借助小學生的這一心理特征,在課程中增加競賽式的活動或者將原有的一些活動賦予競賽的形式。我認為競賽是體育活動最常見的一種形式,不管是何種體育活動都能以競賽的形式表現出來。這樣學生就能在體育課堂中,進行安全性高、互動性強的良性競爭活動。
總而言之,小學體育教學中的興趣培養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需要教師極具細心與耐心。小學體育是極為重要的一門課程,它對小學生的健康發展有著重大的影響,可以推動學生向著全方位的綜合發展邁進,故而教師要大力推進小學體育興趣培養,一方面要改善教學方法,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另一方面要通過完善活動形式,讓學生的參與程度提高,從而培養出身強體健的新一代優秀小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