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直
上海復旦大學附中的16歲高中生武亦姝經過三輪比拼,擊敗四期擂主《詩刊》編輯彭敏,最終獲得央視《中國詩詞大會》的年度總冠軍。這也讓有中國古典文化情懷的人對才女的幻想見長了,“顏值與才華齊飛”的武亦姝成了幾代人共同崇拜的“才女型偶像”。而累計11.6億的收視率,也讓節目的策劃者始料未及。
為什么本是古典小眾化的中國傳統詩詞能夠以如此大眾化的方式脫穎而出?人們都以為當下的民眾不再讀書,更別說讀詩、背誦舊體詩了。央視記者在采訪一位觀眾時,他的回答精彩、準確:“詩詞是小眾的,但在某些家庭、某個人的心靈島嶼里,詩詞卻是千山萬水,是他們的‘主旋律?!?/p>
65歲農民王海軍,一邊擺著修車攤,一邊和眾人“推敲”詩詞語句,如果有人幫他改一個字,又改得好,他就請對方喝一瓶啤酒??吹竭@樣直播的畫面,讓好久沒有心頭一熱的本老漢,眼眶濕潤了。每個人成長的經歷,都有詩心相伴,都有遠方與夢想,都有中國古代偉大詩人的召喚,這是人的“詩性心靈”所在。中國古典詩詞中的人性溫暖、個體真情、細微感悟、準確表達是能穿越千年的,并與當下任何一個個體的人生、命運發生勾連,并在個體面對生活的煩躁、困惑、焦慮時給予他們平靜與慰藉。
生活清貧不會低頭,可面對經典我們只能俯首稱臣,對文化的敬畏是因為我們內心永遠矗立著一個個文化巨匠與大師,他們的生命與智慧,他們的精神與風范是民族精神的典范。
詩心的靈感是個體的,而詩意的審美是共同的,詩歌意境是古今一脈的文化印記,但是當代詩人許多作品不能賦予我們這樣的人生精神給養。從“五○后”“六○后”到“○○后”,他們的心中都儲存著若干首古典詩詞,那些膾炙人口的詩句成了他們的共同的文化記憶,構成了審美價值的一致,所以《中國詩詞大會》才能讓億萬觀眾跟隨節目一起回味那些年背過的唐詩宋詞,讓我們重溫儲藏心底的古典韻味。
詩言志,歌詠言。中國古典文學作品的價值是散文大于小說,詩歌大于散文。古典詩詞不僅使中華文明在語言文字上達到了登峰造極之美,它創造的審美上的“中國意境”更是幾千年來中國美學對世界美學的獨特貢獻。
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純真質樸,到“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初心不改;從“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的壯志豪情,到“心遠地自偏”的自我慰藉;從“黃河之水天上來”的大唐豪邁,到“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的婉約自憐。每一個中國人都能從這些雋永、深情的詩詞中得到精神與靈魂上的滋養。
重溫傳統詩詞,不是因為經典在凋敝,也不是借古抒懷,而是這些經典記載著我們民族所特有的精神世界與人文情懷,是我們民族審美方式的獨特的表達,是心靈永不荒蕪的渴求,是我們走向復興的精神支撐。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康震在評價古典詩詞時講道:“我們更加堅定了一個信念和事實,那就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依然牢牢地扎根在民間,這就是我們這個民族文化自信力的重要的源泉和來源?!?/p>
詩歌書寫內心,改變需要行動。我們的生活,不僅取決于我們的心態,更有賴于我們的作為。
(選自2017年2月22日《中華讀書報》)
【賞析】
詩詞是中國古典文學傳統最深厚、最具魅力的形式之一,由于它充分體現了漢語的特點,兼具文學性與音樂性兩大藝術特質,以簡約的形式蘊涵了豐厚的韻味。文章從《中國詩詞大會》寫起,通過武亦姝成了幾代人共同崇拜的“才女型偶像”和農民王海軍與眾人“推敲”詩詞語句,讓讀者真切地感受到古典小眾化的中國傳統詩詞,在某些家庭、某個人的心靈島嶼里,卻是千山萬水,是他們的“主旋律”。古典詩詞記載著我們民族所特有的精神世界與人文情懷,是我們民族審美方式的獨特的表達,是我們民族走向復興的精神支撐,是民族文化自信力的重要的源泉和來源。
(周俊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