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道榮
50歲前,我幾乎一直對現狀不滿——
升職緩慢,事業無成,讓我不滿;生活瑣碎,日子艱難,讓我不滿;兒子學業不精,荒于嬉戲,讓我不滿;房子不夠大,票子不夠多,車子不夠檔次,讓我不滿……
沒錯,現狀總是讓我不滿。因為不滿于現狀,我一直竭盡全力,試圖去改變現狀,樂此不疲。這些年,一個個“現狀”,在我的努力之下,或被擊潰,或被推倒重來,或發生天翻地覆的改變。
對現狀的不滿,并試圖一次次改變現狀,成了我生活的最大動力。
可是,50歲,也許是更早的48歲的某一天,我忽然發現,自己的一顆牙松動了,牙齦腫脹,苦痛不堪,無法咀嚼,難以吞咽。醫生淡淡地說,你這顆牙廢了,必須拔掉。
牙拔了。從此,我少了一顆牙。不是門牙,無礙觀瞻,也一點不影響咀嚼,所以,我對此并不在意,甚至很快就忘記了這茬。但是,不久,新的麻煩又找上了門,別的牙也開始蠢蠢欲動。去大醫院一檢查,醫生拿個小錘子,一邊敲打,一邊說,這顆牙松動了,這顆牙也快不行了。醫生徹底檢查后發現,因為牙齦暴露,結石太多,除掉已拔除的那顆,至少還有四五顆牙,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松動,而且,會越來越松,直至最終不得不拔除。
我嚇壞了,問醫生,有什么辦法能治好嗎?
醫生搖搖頭,不可逆。你這個年齡,牙齒一旦松動,搖晃,只會越來越壞。洗牙也好,治療也罷,所有這一切,能做到的最好的狀態,就是維持現狀。
也就是從那一天開始,我意識到,對我來說,也許我的身體和我的人生,都踏上了下坡路,現狀,成了我能擁有的最好的狀態。
不獨牙齒,視力也一樣。
年輕時,我的眼睛就近視,戴了幾十年的近視眼鏡,度數越來越深。不知道從哪一天開始,忽然發現,戴著眼鏡也看不清了,看報紙,讀文字,近在眼前的“小蝌蚪”,怎么模模糊糊了?上眼鏡店一測試,除了近視,眼睛已經開始老花了。于是,為了能看清眼前的東西,又配了副老花鏡。要命的是,這眼睛老花的速度,比當初近視的速度,更快。50度,100度,噌噌往上躥。多么希望,眼睛能就此打住,維持現狀,不要再繼續老花和老化下去啊。
頭發更是不爭氣。年少時,“笨人頂重發”,我有一頭濃密的烏發。不知道從哪一年的哪一天開始,冒出了一根白發,又一根白發。轉眼之間,濃密的烏發變得花白了。花白且花白吧,不料落發也日漸厲害起來,拿梳子一梳,一縷一縷的掉,腦門越來越大,越來越亮,發際線則像潰軍的陣地一樣,飛快撤退,真是讓人肉疼,讓人心驚。多么希望,頭發你不要再白了,更不要無情地舍我而去了,維持現狀,就這樣花白著,就這樣至少還沒有禿頂著。
當然,還有更多的現狀,一日不如一日。記憶力日漸衰退了,以前只是偶爾忘事,現狀是幾乎天天丟三落四;體力也急劇下降了,年輕時爬樓,如履平地,現狀是走一點小斜坡,都哼哧哼哧顯得吃力;精力更是每況愈下,以前做感興趣的事情,可以幾天幾宿不睡覺,現狀是看個球賽,上半場看完,下半場基本就沒力氣繼續看下去了。
現狀已不堪,更不堪的是,現狀成了最好的狀態,能維持現狀,就已經是天大的幸事了。
這真是一件令人無比沮喪的事情,但它并不是最糟糕的。我們無法阻止衰老和年邁,但我們至少可以減少它的速度,讓現狀維持得更久一點。
(選自《廣州日報》2018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