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三明60T鋼包回轉臺主要由回轉臂和底臺組成,其中回轉臂由于外形尺寸較大,自重較重,板材較厚,焊接變形后較難矯正,通過合理的工藝過程,焊接變形的控制,吊裝時工件變形的控制,使產品達到圖紙設計要求,為制作大型結構件積累一定的經驗。
關鍵詞:鋼包回轉臂;焊接變形;矯正變形;拼裝
前言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間業務協助日趨緊密,如在設計、工藝技術、生產設備能力等方面互相取長不短,共同完成從圖紙到實體的過程。鋼包回轉臺是鋼廠主要部件之一,它負責將裝有高溫金屬液體的鋼包從爐口運送到特定位置的澆注口。使用環境溫度較高,受力情況復雜,因而要求結構具有較高的安全性、結構強度及安裝精度。對回轉臂的制作必須嚴格控制各項關鍵尺寸精度。而三明60T鋼包回轉臺,其回轉臂結構尺寸大、噸位大,無論是前期小部件的拼裝、后期的整體拼裝還是焊接和矯正,其工作量都比以前項目大幅增加。
1.回轉臂的結構特點
回轉臂外形尺寸12600×4980×2230,如圖,主要由上下蓋板、內筒體、外筒體、內腹板、中腹板、外腹板、法蘭圈組成,主要零件鋼板厚度為30mm,底部法蘭圈毛坯板厚度為100mm,材料均為16Mn,材料本身焊接性能良好,兩側四個橫梁均是封閉式箱型梁。考慮到整體拼裝后,整體結構比較復雜,內部空間小且形成封閉的腔體,不能開工藝孔,很多焊縫無法焊接,故不能采用一次拼裝整體焊接的方法,只能拆分成若干個小部件,并且將小部件都全部焊接,變形矯正達要求后再進行整體拼焊。此時結構處于開放狀態,剛性不足,焊接時會產生較大的變形,同時,由于工件不能翻身,焊縫處于全位置焊狀態,給焊接造成一定困難。吊裝也存在一定的難度,特別是工件翻身時,容易發生安全事故。質量要求符合JB/ZQ4000.3-86《焊接件通用技術要求》的規定,尺寸或角度精度為C級,焊縫質量級別:角焊縫BK級,對接焊縫BS級,重要焊縫需探傷檢查,符合GB3323-82《鋼焊縫射線照相及紙片分類法》的二級規定。回轉臂全部焊接完畢后整體進行去應力處理。
2.?回轉臂拼裝制作過程
由于回轉臂體積大,零件品種多且重,在制作過程中需注意零件的變形、尺寸精度的控制,需要合理安排拼裝順序,并嚴格控制焊接參數,保證焊后去應力后有足夠的加工余量。
2.1準備
根據回轉臂的結構尺寸,須在平臺上進行拼裝,高質量的平臺是制作高質量的構件的必要條件。由于零部件長12.6米,寬度約5米,故用6塊2m×4m的標準平臺拼成一個大平臺,并合理布置以備在拼裝翻身后能將回轉臂放平。6塊平臺先要進行找平,并準備厚度1m、2mm、3mm、5mm,尺寸80×80墊板若干,待各平臺基本在同一個水平面后,用水平儀在每個平臺四角測量,根據測出的各自標高,計算出高度差,并確定一個最佳的數值作為參考,用千斤頂和墊板來調整其余各點,然后再用水平儀測量,直至把高度誤差控制在±1mm內,將各平臺四角墊實,使其在構件翻轉和反復沖擊下,不產生錯位。
2.2 零件準備及校正
將各零件歸類并匯齊,檢查各自尺寸,坡口須打磨,不平或下料后變形的零件,用火焰或油壓機進行校正。底部法蘭為¢3880/¢3480,毛坯厚度100mm,為了節約材料,同時受鋼板規格的限制,采用六等分扇形板拼接,拼接處開雙面30°、鈍邊2mm的坡口,焊3~4層后反面用碳弧氣刨清根、打磨后焊接。焊后超聲波探傷,達到GB3323-82二級焊縫。焊后校正,平面度控制在±1mm以內。上下蓋板拼接,拼接焊縫位置與十字中心線錯開200,并且上下蓋板焊縫也要錯開,有利于減小應力集中。下蓋板需要折邊,放大樣和制作大樣板使角度和尺寸準確無誤,減少后續拼焊工作量。內筒體在下料時開好坡口,校正直后,用卷板機卷圓。外筒體卷成圓后再分割成12件(須與筋板塞焊),內、外、中腹板均放大樣和測量坐標尺寸來保證折邊尺寸。
2.3 拼裝
因為上蓋板平面較大,底部法蘭平面小,故以上蓋板為基準,倒放在工作平臺上,劃出十字中心線,并作標記,以十字中心線為基準在上蓋板上劃各零件的拼裝位置線,先拼裝內筒體并加撐桿固定,并裝上內、外筋板及內外法蘭和底法蘭,由4名焊工對稱施焊。完畢后裝上外筒體、中腹板及其兩側豎筋板、透氣管,仍采用對稱施焊,并用跳焊,交叉進行,使工件受熱不要過于集中。然后拼裝內腹板,最后裝上外腹板,并使其腰形塞焊孔對準筋板,出入之處作適當修割,點固并焊接。內部全部焊完后檢查焊縫質量合格,再裝上下蓋板,端板及封板。
2.4.吊裝
由于工件近60T,起吊時行車須平穩操作,速度不宜快,鋼絲繩在轉角處用1/4圓管護墊保護鋼絲繩不受折彎,待工件平穩離開平臺后,平緩移至地面,再重新調整鋼絲繩位置,將工件翻轉90°,放在地面,再將工件平穩吊放到平臺上。為保證安全,鋼絲繩和行車不離開,工件外腹板與上下蓋板連接的焊縫處于平焊位置,此時工件已形成箱形結構,焊接變形相對較小,將此時處于上部的外腹板與上下蓋板的焊縫,與筋板的塞焊縫全部焊完。用同樣方法翻轉90°,使底法蘭朝下,上蓋板朝上,劃線裝上加工板并施焊,再翻身90°,焊接另一面外腹板的其余焊縫。所有焊接均用CO2氣體保護焊,焊絲為¢1.2 H08Mn2SiA。
3.變形矯正
焊接變形矯正工作始終貫穿整個制作過程。小部件拼焊完成后,須檢驗各關鍵尺寸,若變形超差,必須進行矯正。矯正方法根據零件的結構特點來選擇,如火焰矯正,油壓機矯正等。由于整個拼裝過程、焊接工藝控制得比較好,工件整體焊接后,變形在技術要求范圍內。
4.消除應力
由于結構復雜,焊縫較多,焊接時產生的內應力較大,會直接影響機加工的精度,及安裝精度,須進行焊后消除應力處理,但回轉臂結構尺寸較大,無法回爐,采用振動時效處理。
5.結論
通過60T回轉臂的制作,對大型結構件的試拼、試吊,對不同的構件變形選用合適的矯正方法,以及控制拼裝順序,焊接順序,最終制作完成的回轉臂達到設計要求,積累了大型結構件的制作經驗。
參考文獻
[1]曾樂,現代焊接技術手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3.
[2]田錫唐,焊接結構[M]. 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89
[3]技工學校機械類通用教材編審委員會編《冷作工藝學》 機械工業出版社1982
作者簡介:張馳勱(ZHANG ChiMai “勱”讀音同“麥”),男,1980年生,工程師,從事焊接自動化工藝分析,工藝、工裝夾具設計等工作。
(作者單位:杭州新松機器人自動化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