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強 白靜
【摘要】師范院校需要培養具備較強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的學生,他們需要具備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和水準。當前的高職語文教育中,教師沿用了比較傳統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實踐能力水準難以獲得提升,這是當前師范院校語文教育的重要問題,通過引入體驗式教學可以有效解決這方面的問題,本文對相關內容進行研究。
【關鍵詞】師范院校;體驗式教學;語文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體驗式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特點,利用創設實際情境的方式,再現或者呈現教學內容,讓學生在經歷的過程中構建知識,發展自身能力,產生情感,屬于具備較強應用價值的教學方式。這個過程中,教師關注的不僅是學生可以獲得多少理論知識,同時也關注學生在體驗中能力的發展和提升,這種教學方式有利于學生鞏固自己的知識掌握,有著良好效果。
一、語文教育專業開展實習模式的意義
對于師范院校來說,主要是培養更多師資的教育機構,所以開展語文教育要從培養目標出發,關注學生的綜合發展,在保證思想準確與基礎知識扎實的同時來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從而積極參與到學習中。實踐能力作為學生未來發展中的重點,要從培養的角度出發,關注學生的健康發展,在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的同時來實現教育目標。在未來發展中所面對的問題更加復雜,如果教師不能掌握學生的身心特點而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那么勢必會影響到學生的健康發展。所以教師要從教育對象出發,結合其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來進行教育。通過實踐教育,能夠提升學生的思想認識,同時也可以讓學生認識到成為一名優秀教師的重要性。開展實踐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與職業品質,運用好實踐課程,以此來將學生培養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
二、現階段語文在教育專業中存在的問題
對于語文教育實習來說,作為組織學生開展實踐的重要環節之一,要從學生的未來發展上進行,做好教育指導工作。但是由于長期受到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現階段的師范生教育實踐效果并不理想,這樣也就影響到了學生的健康發展。第一,對實習重視度不高。在許多學校中只是單純將教育實習納入到了教育計劃中,但是卻并沒有落實到具體工作中。即便是進行了教育實習,更多的只是進行了簡單的巡視,并沒有對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指導。由于帶隊與指導教師管理上的不足,最終也就影響到了教學的效果。第二,實習中存在著許多的虛假內容。受到實習就業壓力的影響,一些學生并沒有安心參與到教育實習中,更多的是采取了應付了事的心理,這樣也就影響到了實習的效果。第三,程序化嚴重,忽視對實踐教育內容進行改革的重要性。對于五年制的師范生來說,往往被局限在了特定的教育內容中,這樣也就降低了自身優勢的展現,并且學生在實習中難以將所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最終也就降低了實習的效果。可以說這種實習處于被孤立的狀態,不僅降低了教育的有效性,同時也造成了理論與實踐難以有效融合等問題。
三、師范生語文教育專業體驗式教育實習模式
(一)引導學生進行對話體驗
在中職教育中,受到教學篇目和專業的限制,難以進行實踐活動,落實團隊或者情境體驗的機會比較少。教師可以引入對話體驗來提升教學的實踐性。所謂對話,就是引導學生在自我發現中體會課文情感,依托、圍繞和利用文本進行生生對話、師生對話和文本對話,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情感,促進學生的心靈碰撞和思想碰撞,這個過程師生可以交流和共享。例如,在講解《我的空中樓閣》課文過程中,學生可能對于某些話題有著自己的想法,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享自己的思路。一些學生想要在有山有水、有花有草的地方建設空中樓閣,一些學生想要繁華的大廈高樓。這樣的課堂有著較強的活力,學生可以獲得特別的體驗,并且為課文的后續教學奠定了良好的情感基礎,能夠促進學生的對話和互動。這樣的對話不能是搶眼或者熱鬧的方式,而是需要具備精神實質的體驗內容,師生可以進行動態交流,這樣可以實現情感的升華和激發,整體教學流程也會變得順暢起來。
(二)實習與體驗的共同點
對于教育實習來說,其實就是建立在體驗式學習基礎上的,從心理學上說,人的知識結構主要是從直接經驗與間接經驗上發展起來的。所以一些課程要從實踐上進行,關注學生的體驗與發展。對于教育類課程來說,要從實踐出發,做好啟發教育工作,強調學生的動手實踐,以此來將所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中。真正的知識是建立在思想與行動有效結合基礎上的,所以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參與到探索中,通過從生活實際出發,以此來找出存在的問題,從而在解決問題中掌握真正的知識。在體驗式學習中,學生就需要參與到知識構建中,感受到知識的形成過程,在加深學生理解與體驗的基礎上確保學生能夠理解好知識。學生通過探究與探索,能夠領悟知識的重點,且在探索中也可以逐漸轉變成為自身的理解,通過探索的不斷加深,能夠幫助學生掌握好重點知識。而對于教育實習來說,主要是從未來教學情境上進行的,確保將所學習到的知識進行內化,從而激發出學生的主動參與熱情,關注學生的健康發展。
(三)完善當前的實習教育體系
對于體系來說,所關注的主要涉及了以下四個階段:第一,學生的親身感受,通過讓學生親身參與到情境中,以此來獲取知識。第二,學生能夠對親身經歷的過程進行概括,形成正確的觀念。第三,在新情境中對所形成的觀念進行檢驗,以此來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經驗有著個體性與主觀性的特點,所以只有在情境中進行反復驗證,才能找出其中的不足,或是進行進一步鞏固,滿足思維的發展需求。第四,進行再反思,以此來幫助學生產生出全新的經驗。隨著教育的不斷開展,能夠在循環中加深體驗,從而實現最終的目標。教育實習其實就是進行體驗的過程,其最終目的就是要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能夠將所學習到的知識進行內化,在產生全新經驗與認識的基礎上實現發展目標,關注學生的個體化成長。所以說在教育中要從完善語文教育專業體驗式教育實習模式入手,從專業建設出發,以學生的未來就業發展為重點,做好實習實訓基礎建設工作,加強校內與校外的實習結合,以此來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體驗式教育實習模式并不是單純的教育環節,而是教育過程,學生在進入到學校后,從始至終都是從職業學習與職業行為訓練等來進行的。所以在教育中要從學生的間接體驗出發,逐漸形成直接體驗,在反思與感受的基礎上實現內化。間接體驗可以被稱為是角色體驗,所以在教育中要從現有資源出發,給學生設計出不同的情景,確保學生能夠獲取到間接體驗。對于直接體驗來說,就是要讓學生進入到學校中,參與解決問題過程。對于反思體驗來說,要從目標出發,結合具體內容,關注內心感受,做好深層次思考工作,在強化學生體驗效果的基礎上幫助學生實現知識遷移,從而展現出知識目標。對于體驗內化來說,就是要做好反思的深層次發展工作,結合具體變化,以此來找出存在的問題,在分析與總結中實現遷移,掌握好技能,形成正確的觀念。
(四)教師需要做好課程準備
對于語文教育專業來說,有著師范性與人文性的特點。所以在教育中要從提升學生實習效果入手,關注學生的體驗與能力,以此來實現教育目標。第一,轉變傳統教育中的不足,做好理論與實踐研究工作。通過將教育目標與理念納入到示范性中,以此來做好知識的積累與建構工作。所以在構建體驗教育實習模式中,要從一體化發展出發,保證實習與理論的有效結合,避免出現考理論與實踐背離的現象,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制訂具體課程計劃時,還要做好調整工作,保證教育模式的合理性。只有不斷提升能力與實習課程的比例,才能提高學生的理論與實踐結合效果,才能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第二,做好課程結構的調整。通過從知識需求出發,以此來做好課程內容統整工作,掌握最為先進的教育模式,為教師專業的發展提供支持。通過情景與經驗的積累,能夠促進五年制師范生理論學習與專業發展,同時也可以延伸學生的知識領域,確保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學習中。因此,在教育中首先要從語文教育專業出發,挖掘學校中的隱形資源,在提升學生主動性與積極性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其次,要從校園環境入手,將學生帶入到不同的群體活動中,借助活動來吸引學生,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與人際交往能力,從而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最后,定期開展教學技能比賽,幫助學生樹立起職業信仰。
四、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要從學生的專業發展出發,提升其專業能力與品質,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意義所在。只有學生積極參與與感受,才能產生出正確的認識,才能獲取到豐富的個人經驗,提高教育實習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崔昕平.構建師范院校語文教育專業體驗式教育實習模式[J].晉中學院學報,2010(2).
[2]崔玉娥.探索語文教育專業實踐教學新模式培養應用型復合人才[J].現代企業教育,2014(18).
[3]周永凱,李淑珍.搭建實踐教學平臺探索應用型人才培養新模式[J].北京教育(高教),2010(1).
[4]蔡俊.師范類專業實踐性課程體驗式教學探析[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7(9).
[5]符夏紅,李永明.體驗式探究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 新課程(小學),2016(12).
[6]畢既華.“體驗式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教育教學論壇,2012(20).
附 ? 注
本文系阜陽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2017年度校級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重點項目(課題名稱:定向培養鄉村小學全科教師語文實踐課程設置、教學指導與評價研究——以阜陽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為例。課題編號:ZLGC2017JY007)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