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學校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興趣是第一要務,作為義務教育基礎學科的小學語文教學也不例外。如果學生對學習沒有了興趣,任何先進的教學方法都難以收到理想的效果。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根據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個性因材施教,創新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培養興趣;教法探究
中圖分類號:G62? ?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2-0103-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2.094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不是每個人生來具有的心理特征,而是在后天的生活學習中逐漸培養并鞏固的。興趣一旦形成了,人就會主動地參與到某項活動中去,為之努力,因此興趣是取得成績的基礎。語文教師要提高語文效率和學生的學習成績,就必須從培養學生興趣開始。
一、小學生興趣發展的特點
小學生由于年齡、知識、生活經歷的限制,興趣品質直觀性強,并開始由直接向間接、由狹窄向廣泛、由不穩定向穩定發展。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了解、研究學生的這些興趣特點,有的放矢,分階段循序漸進地培養。
二、在語文教學中培養小學生的興趣
學習興趣對人的學習和事業具有重要意義,可以使學習者具有積極的精神狀態,讓人積極主動地探索、想象、思考。小學生如果對語文學習有興趣,就能產生強烈的參與意識、主動意識,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習當作一件快樂的事,學習效果自然好。我在教學活動中就注意培養學生這種興趣。
例如,在講《落花生》一課時,我導入新課:“同學們吃過花生嗎?”同學們異口同聲地回答:“吃過。”我又問:“你們知道一個叫‘落花生的人嗎?”同學們左顧右盼,都說:“不知道。”我接著說:“大家想知道嗎?一個叫落花生的人寫了一篇文章叫《落花生》,大家想不想知道他為什么要寫一篇《落花生》的文章嗎?他想通過《落花生》告訴我們什么呢?是他‘落花生的名字怎么來的還是花生怎么種的、怎么長的呢?”這樣簡單的導入,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胃口”,學習興趣被激發出來了。
培養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主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興趣
課堂教學是學生在學校學習的主要陣地,也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主要場所。在教學前,教師要充分研究教材內容,認真備課,備好教材、備好教法、備好學生。準備好課前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讓學生思維在身臨其境中遨游,堅持“生本原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學習活動的主人。
如學習《蝙蝠和雷達》一課時,我問:“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雷達有什么作用?”同學們七嘴八舌地發言。我接著引導:“同學們說得很有道理,在現實生活中,雷達的應用非常廣泛,但你知道雷達是誰發明的嗎?是根據什么研究出來的嗎?又是怎樣發揮作用的嗎?”以上問題引發了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他們急于翻書從書中尋找答案。
再如教學《白楊》一課時,我先提問:“同學們見過白楊樹嗎?請同學談談自己見到的白楊樹是什么樣子?有什么作用?”同學們爭先恐后地發言,講述自己見到的白楊樹,興趣盎然。然后我又提問:“誰去過茫茫戈壁灘?誰見過戈壁灘上的白楊樹?請同學打開書,咱們一起學習《白楊》一課,了解茫茫戈壁上的白楊樹的不同風骨!”然后我引導同學們略讀、精讀、品讀《白楊》課文,明白了在滿目荒涼的大戈壁,清秀挺拔的白楊樹的碧綠的葉子,銀白泛青的樹干,給茫茫的大戈壁帶來了生機,也給過往的旅客帶來了活力,增添了喜悅。繼續引導學生:“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呢?你想對戈壁灘上的‘白楊說些什么呢?”同學們開始對戈壁白楊表達出自己的敬畏之情,升華了課堂教學。
(二)在成功的體驗中培養學生的興趣
十次說教不如給學生一次成功的體驗,得到教師的肯定和同學的贊許是每個學生的心理愿望,我們不能不給學生體驗成功的機會。另外,小學生的興趣易變,穩定性差,獲得成功的學習體驗會使其學習興趣迅速提高。
我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多方面地為學生創造表現自己和獲得成功的機會,當他們取得進步和成功時,我就及時給予肯定。比如,課堂上多用“我們一起來學習好嗎?”“同學們,你認為這句話應該怎樣讀?請你給大家讀讀好嗎?”“同學們,讀了這篇文章,誰能說說自己的想法、見解?”常常激發創新的興趣,并及時贊揚:“你真棒!”“你真聰明!”“你的朗讀太妙了!”……把一聲聲贊揚送入學生的耳際,流入他們的心田,給他們成功感,學習語文的興趣就孕育在這種心境之中。
要培養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使自己教學更成功,并非一朝一夕能實現。教師在教學中要積累自己的經驗,借鑒別人的經驗,為培養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不懈努力。要認真研究教材教法與學生特點,持之以恒,平時多留意設計好教學的每一句,每一環節,相信一定能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參考文獻:
[1]袁超.如何做孩子才愛學:讓孩子快樂學習的秘訣[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熊開明.小學語文新課程教學法[M].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責任編輯 李 媛]
作者簡介: 汪春芳(1968.6― ),女,漢族,甘肅漳縣人,小學高級,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