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妍?張涵
摘要:近年來,在互聯網及大數據的時代背景下,消費金融得到進一步發展,互聯網消費金融產生并獲得了快速發展。本文通過文獻查閱和實際調查的方法,立足互聯網消費金融的產生發展,著重分析其對于傳統商業銀行的影響,并提出利用互聯網技術降低成本、創新產品、轉變服務理念、加強線上線下融合的建議,以達到在互聯網消費金融的沖擊下,改善商業銀行經營效果的目的。
關鍵詞:互聯網消費金融 商業銀行 信貸市場
一、互聯網消費金融的定義、特點及發展現狀
(一)互聯網消費金融定義
互聯網消費金融,是指依托互聯網平臺進行申請借貸并使用的,全流程的一種新型消費金融業務。本文所指的互聯網消費金融側指互聯網公司創辦的消費金融平臺,其多與網絡購物平臺合作,用于平臺銷售便利,目前其發展已經由線上平臺推廣到線下的交易。
(二)互聯網消費金融的特點
1.數據便捷化。互聯網消費金融是“互聯網”+“消費金融”發展的產物,其發展依托于現代數據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其充分利用網絡的數據便捷化特點,根據消費者移動支付的購買習慣、消費對象金額等數據,通過云端大數據分析系統,針對不同客戶的消費情況推出適合不同群體的互聯網消費金融創新產品。例如常見的螞蟻花唄、京東白條以及唯品花等,螞蟻花唄就是螞蟻金服根據移動支付平臺支付寶的交易信息,推出的適合中小消費者日常生活及網購消費的互聯網消費金融產品。
2.創新性。信用卡是傳統金融工具與現代消費金融的融合而出現的一種信用工具,而互聯網消費金融是對信用卡進一步創新的成果,其是傳統消費金融和現代網絡信息技術相結合的新型金融產品。其出現是在當今互聯網移動支付平臺發展和消費金融不斷發展創新的基礎上產生的,是一種移動支付平臺的“類信用卡”,其作為一種新的消費支付載體,豐富了傳統的消費金融市場的信用工具,同時適應了當前購物便捷化、網絡化的發展要求。
3.小額普惠性。傳統消費金融額度較大,審核較為嚴格,考察申請者的收入、資產等諸多因素,互聯網消費金融在申請上程序較為簡單,同時數量金額較小,例如螞蟻花唄的使用額度是500-50000元,適合普通消費群體的日常消費。屬于小額消費信貸,其申請者可以是中低收入者,是中央在2013年正式提出“發展普惠金融,鼓勵金融創新,豐富金融市場層次和產品”的重要成果和組成部分[1]。
(三)互聯網消費金融的發展
2014年2月,京東金融推出具有先消費、后付款并且方便快捷等特點的市場上首個互聯網消費金融產品京東白條,此后,螞蟻花唄、趣分期等相繼上線,互聯網消費金融開始出現并發展,人民銀行、銀監會于2016年共同提出:一方面要推進對于信貸監管方式的創新;另一方面要不斷豐富消費信貸產品,在國家宏觀發展政策條件的積極鼓勵下更多的互聯網消費金融創新金融產品出現。《2017消費金融洞察報告》指出,從2013年到2016年,互聯網消費金融的交易規模呈現70倍瘋狂式增長,達317%的年復合增長率[2]。到2018年底預計達到4萬億元,在4年之內,互聯網消費金融得到了巨大的發展,其交易規模從60億元迅速增長到3萬億元以上。
二、互聯網消費金融產品對傳統商業銀行影響
(一)沖擊了原有消費金融產品信用卡
2014-2017年,我國的消費信貸規模持續保持20%以上的復合增長率,其中互聯網消費金融的占比正在逐年擴大。以花唄為例,到2017年螞蟻金服的消費貸款是原來的2倍,螞蟻金服的消費者貸款額度,是建設銀行的近3.7倍。2018年3月,螞蟻金服用于消費貸款的規模增長到6000億元,相當于每個月每個用戶借款額達到700元;自2015年螞蟻花唄問世以來,商業銀行存貸款率逐年減少,雖然一方面受到宏觀經濟的影響,但在一定程度上,支付寶等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對于這一結果有著極大的影響。相比于信用卡的使用,有更多的客戶轉向選擇存貸一體并且方便快捷的互聯網消費金融。互聯網消費金融作為促進用戶消費的重要引力,極大的沖擊了傳統商業銀行的中小貸款業務。
(二)縮小了銀行的潛在客戶市場
互聯網消費金融的業務種類較多、手續簡便、手續費用低、并且具有較長的免息期,吸引了眾多中小客戶,縮小了銀行的潛在客戶群體。互聯網消費金融為中低端消費者提供小額消費貸款,由最初的線上消費支付逐漸融合到線上線下一體化發展,在小額消費信貸市場上占領了相當廣闊的市場。其中,螞蟻花唄作為消費金融支付的重要手段,便吸引了一眾消費者,同時也促進了支付寶的廣泛使用和推廣。支付寶除螞蟻花唄消費金融產品外還有余額寶、小額貸等存款理財和小微企業貸款服務,這些服務與商業銀行傳統的借貸業務存在著競爭,而支付寶提出的余額寶等基金收益率高于商業銀行,更具競爭力。其進一步使用及推廣勢必會影響商業銀行相關存貸款業務的開展。
(三)促進了傳統商業銀行的產品及業務創新
原有的商業銀行主要經營線下理財信貸產品,其重點是吸引客戶進行存貸款業務,涉及到消費金融領域的工具主要為信用卡,將傳統商業銀行的金融業務開展場所局限于線下,同時使得業務便捷度和資金的流動度受限。互聯網消費金融的出現是對原有的傳統消費金融品的創新,為客戶提供了更為優惠的存貸款政策,為風險厭惡型顧客及小額貸款者帶來了福利,同時也具備投資和保險等特色業務板塊,進一步沖擊了原有的金融市場,使得傳統的金融機構、銀行等不得不加快創新進程,提出更加具有特色符合市場的金融產品,提升自身競爭力,完善自身服務,使得傳統的銀行金融業務在品種及質量上都得到提高。
(四)刺激了傳統金融服務對象和服務理念的轉變
傳統互聯網金融服從“二八定律”發展理念和原則,將金融服務對象集中于能創造80%效益的20%人群和機構,限定了金融服務的受眾范圍。互聯網消費金融突破了傳統的限制性理念,著眼于占比更大的中低收入對象的金融服務開發,擴大了金融服務的受眾范圍,更加注重普惠金融的發展,讓更多的小規模機構甚至是窮人都可以享受到互聯網消費金融所提供服務,開辟了新的盈利點。這種新的普惠金融思想,通過互聯網消費金融的發展,進一步刺激著傳統金融主體服務對象和普惠理念的轉變,大力挖掘潛在消費客戶,開發更具特色化、競爭優勢的消費金融產品,保證市場份額,為不同機構主體有序競爭創造條件。
三、對傳統商業銀行對策建議
(一)通過互聯網降低成本
互聯網金融迅速發展的一個重要的條件就是互聯網大數據應用技術的發展,通過云端數據整合、計算能夠顯著降低消費金融的交易成本,進一步提升金融資源的優化配置,增加交易的方便快捷。因此,應對互聯網消費金融的較快發展,傳統商業銀行應該充分利用大數據的方便快捷化,進一步降低在客戶的選定以及風險模型處理上的人工成本,與此同時可以提高銀行效率以及質量情況,節約出更多資源。在保證網絡系統安全的基礎上,促進傳統業務同互聯網金融的對接,降低實體銀行面臨的成本升高風險,實現現代實體銀行業的轉型發展和完善。
(二)創新消費金融產品
面對互聯網消費金融中螞蟻花唄、京東白條的發展,對原有的信用卡業務等產生了較大的沖擊,于是傳統商業銀行應該利用在把握自身競爭優勢的基礎上,結合消費金融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不斷豐富銀行業務,創新消費金融產品的種類,針對不同客戶群體的需要,制定符合條件的消費金融服務品類。結合市場特征,將傳統銀行產品放在現代化的市場需求背景下,形成符合社會的新型金融產品,促進銀行在傳統業務的基礎上不斷增加新型業務以擴大對象市場,并且借鑒市場國外消費金融發展中的經驗,結合國家現狀例如人口老齡化等以及國家相關政策影響下的變化,推出符合國情并具有創新意義的金融產品。
(三)轉變服務理念
擺脫傳統的二八定律思想的固化作用,助力普惠金融的建設,深入開發潛在客戶群體。我國消費金融在城鄉之間、地區之間發展不協調,眾多消費金融市場尚未得到充分而開發。在2018年初歐美發達國家消費信貸比為GDP的70%-80%,而在我國目前消費信貸比僅為58.8%。對比發達國家,我國消費金融面臨著較大的缺口,存在廣闊的發展空間。所以,傳統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應該加快服務理念的轉變,根據市場的發展,推出符合不同消費群體和對象的消費金融服務。在原有的20%市場上不斷開發客戶,不斷提高質量、優化服務,利用原有市場,拓展傳統市場,更好的服務目標客戶。
(四)加強線上線下建設結合
目前,我國互聯網消費金融的發展和服務是基于線上消費發展起來的,在面對廣闊的線下市場內,并沒有有效的利用和發展。銀行應該充分利用自身豐富的資源優勢,增大線上消費場景的開展和布局,特別是醫療、教育、養老等未來發展潛力較大的垂直型電商平臺,并與之積極達成合作關系,提高服務行業范圍,在便利客戶的同時,為自身發展積累客戶資源,提高銀行整合經濟效益。運用銀行金融服務的優勢資源,為不同行業行業提供特別定制的特色化消費金融解決方案,提升消費金融同消費場景的契合度。憑借實體優勢,做好線下消費場景的擴大,將線下與線上有效連接,充分發揮兩者的利好便利,構建線上線下全面消費布局。
參考文獻:
[1]操文君.論農民金融權利的法律保護[D].西南政法大學,2014.
[2]凌紀偉.互聯網消費金融4年爆增70倍[N].經濟參考報.2017-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