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方
摘要:黨的十九大提出了“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發展必須是科學發展,必須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新時代商業銀行如何運用和落實新發展理念,有效解決好當前面臨的新情況和新問題。不僅關系到商業銀行自身的發展,而且事關我國經濟金融發展的全局。對公業務是商業銀行重要的資產業務,是商業銀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源泉。隨著商業銀行改革的深入,新時代如何進一步促進對公業務的發展,已經成為現實課題。本文以“五大發展理念”為指導,分析了對公業務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提出了新時代商業銀行對公業務發展的措施。
關鍵詞:五大發展理念 對公業務 發展
一、對公業務發展踐行“五大發展理念”的現實背景
黨的十九大提出:“堅持新發展理念。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發展必須是科學發展,必須堅定不移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①改革開放以來,商業銀行積極探索建立現代金融企業制度,不斷深化經營管理體制改革,努力實現科學發展,始終走在我國金融業改革開放和發展的前列。對公業務在商業銀行的業務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也是商業銀行利潤來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據統計,商業銀行對公業務貸款凈利息收入占全行貸款利息凈收入的七成左右,并將在可見的未來繼續保持目前的重要地位。但是由于近年來銀行業的激烈競爭,企業和居民的融資和投資渠道的增多,對公業務未來的發展必然會從追求“規模效益”轉向挖掘“客戶效益”。如何積極推進對公業務發展,重拾優勢,促進對公業務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是每一位對公業務從業人員必須面對和思考的問題。
二、對公業務的現狀及存在問題
“五大發展理念”是針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世界經濟復蘇低迷形勢提出的治本之策。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轉方式、調結構的要求日益迫切,面對這種新變化新情況,必須確立“五大發展理念”來引領和推動經濟發展。用“五大發展理念”來引領商業銀行對公業務的發展,也非常具有指導意義。目前商業銀行對公業務的發展還停留在粗放型管理階段,在經濟新常態和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商業銀行如何轉換發展理念,實現對公業務的穩健發展是我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對公業務客戶管理體系不盡完整
商業銀行對公客戶管理存在著管理鏈條長、市場反應慢、組織結構和業務流程不能適應市場和客戶已發生深刻變化的要求。在處理與客戶的關系方面,往往采取單向的促進方式,未對客戶關系中多種制約因素采取持續和經常的協調管理,對重點客戶、潛力客戶的價值分析不深,缺少前瞻性的定位機制,造成客戶不穩定;在服務的量上、層次上、地域上無法滿足客戶日益增長的金融需求,營銷層次過低,存在大客戶、小銀行的現象。對公司類客戶采取的是傳統的“一視同仁”的服務模式。無論對老客戶,還是新客戶,大客戶,還是小客戶,能否贏利都平等對待,缺乏個性化需求服務。在對客戶的信息獲取和管理上,市場拓展體系與客戶群體無法實現資源對等,客戶信息交流機制不暢,系統內存量客戶信息交流機制尚未理清,集團客戶、關聯客戶、關聯交易等信息難以獲取。
(二)對公業務區域性行業信貸結構調整面臨較大挑戰
行業信貸結構調整對維護、優化客戶關系,調整信貸資源造成較大的壓力。由于區位優勢與總體戰略存在差異,對一些地區存量優質客戶的正常信貸需求無法得到滿足,銀企關系維護的壓力增大,優質客戶流失的風險加大。對于優先支持行業,信貸集中度上升,銀行與大客戶、好客戶之間的談判難度增加,風險和收益關系難以平衡。對于壓縮退出行業,部分客戶會因資金鏈條緊張甚至斷裂,導致短期內不良貸款反彈的可能性加大。另外,資源結構性配置失衡,壓縮流動性較強的中小企業、農民等弱勢群體的信貸需求,而優先滿足盈利穩定的大企業資金需要,將會導致信貸波動會受制于少數大企業。
(三)對公業務仍以傳統金融產品為主導,創新金融產品運用不足
對公客戶金融服務產品以傳統的存款、貸款、支付結算為主,創新金融產品力度還顯不足,不能滿足對公客戶多元化的金融需求,也不適應商業銀行業務多元化發展的需要。創新型金融產品不夠豐富,同質化現象嚴重,對客戶金融需求的滿足比較滯后。因此,如何提供符合不同對公客戶需求的差異化金融產品和服務,是對公業務向縱深發展所要思考的問題。
(四)信貸“規模”短缺,掣肘對公業務結構調整和優質客戶拓展
區域性對公業務信貸規模不足的狀況,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對公優質客戶的拓展。由于存量客戶資產盤活不易,壓縮退出客戶信貸退出難度又大,占據了大部分的信貸規模。而新拓展的優質客戶有信貸需求又無信貸規模可支持,導致優質客戶流失,市場份額下降。區域性信貸規模短缺,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對公客戶結構的調整,不利于存量客戶信貸結構的優化和優質增量客戶的拓展。
(五)價格杠桿未得到充分利用,對公業務發展收益不佳
目前對公業務多是傳統業務,收入以利差為主,也體現了對公業務在客戶服務方面的單一性。如何有效利用價格杠桿,調整客戶資源,改善收入結構是我們所要面對的現實問題。重點客戶營銷要求下浮利率,而收入缺口卻無法彌補。同時壓縮退出客戶仍以正常利率水平轉貸,沒有相應的風險補償機制,采取何種手段平衡收益與風險,實現收入穩中求升是對公業務發展目前面臨的比較棘手問題。
三、用“五大發展理念”引領商業銀行對公業務發展的思考
“五大發展理念”是用來指導發展實踐的。要實現對公業務更大的跨越,就要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重點解決客戶管理體系不盡完整、區域性信貸結構調整、金融產品全面運用、信貸“規模”短缺補償、價格杠桿機制發揮等問題,握好業務發展與結構優化的協調。“發展”包括兩層含義:一是總量上的擴張,一是結構上的優化。發展與結構優化是一對矛盾的統一體,在發展中根據實際情況有選擇、有放棄進行結構優化,而結構優化會帶來可持續發展。“五大發展理念”在對公業務經營管理中的具體落實,是注重質量、效益、速度和結構的統籌協調的體現,可促進發展后勁的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