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標指導下的小學語文教學,應該積極構建生活化教學模式,從小學生的生活經驗和人生閱歷出發,使學生在觀察生活、感悟生活、創造生活的過程中,學習語文知識,形成綜合素養。教師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為切入點,針對生活化教學的實施策略與開展途徑展開研究與探索。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生活化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11-0116-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11.103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教育必須是生活的。一切教學必須通過生活才有效。”基于此,現以小學語文教學為平臺,以閱讀教學為載體,從教材文本、教學情境和課堂活動三個方面,探討如何搭建語文教學與生活實踐之間的橋梁,實現語文與生活的融合與互通。
一、以教材文本為載體,引導學生觀察生活現象
教材,既是語文閱讀教學的主要內容,也是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依據,更是開展生活化語文教學的有效載體。因此,教師應該重視教材文本中生活化教學元素的挖掘與應用,使學生透過文本材料,觀察生活現象、提煉生活感悟。
例如,在《找春天》這篇課文的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預習課文,在課文中找到“眉毛”“眼睛”“音符”“琴聲”等關鍵詞對應的春天景致,鼓勵學生在課文的啟發下重新觀察春天的景象。并仿照課文內容,用自己的語言把觀察到的事物描寫出來。比如,有的學生寫:蝴蝶是春天的“舞蹈”,微風拂過,蝴蝶帶動春天的步伐,翩翩起舞;有的學生寫:草原是春天的“面龐”,顯示了春天的朝氣與活力……通過讓學生觀察春天和描述春天,實現課文內容與生活實際的融合。
春天,對任何一個學生來說都不陌生。然而,在閱讀《找春天》這篇課文之前,大部分學生都沒有用心去觀察春天,更沒有嘗試去描繪和贊美春天。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以教材為載體,為學生擦亮了觀察生活的“眼睛”,打開了觀察生活的“窗戶”,使學生樂于和善于觀察生活,從而實現了小學語文閱讀的生活化教學。
二、以教學情境為載體,帶領學生了解生活常識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善于創設符合學生認知、貼近學生生活、滿足學生興趣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情境中實現知識的主動構建和情感的主動體驗。因此,在生活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也應該對教學情境進行精心設計與巧妙安排,從而以情境為載體,使學生認識生活現象、了解生活常識。
例如,《葡萄溝》一文,通篇只是向學生介紹了葡萄溝的各式水果及葡萄干的制作過程,并沒有向學生闡述葡萄溝的水果美味的原因。學生讀完課文之后,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鑒于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以下教學情境,并引導學生通過合作探究來了解生活常識:今天,在座的每一位同學都是果農,大家需要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參加今年的“‘葡萄溝杯水果知識問答”活動。在知識問答中,教師可以向“小果農們”提出以下問題:1.請問大家種植果樹的時候,會選擇什么樣的地方?是陰暗潮濕的地方還是溫暖陽光的地方?2.大家種出來的瓜,是雨水大、陰天多的年份的瓜比較甜,還是雨水少、晴天多的年份的瓜比較甜?3.如果你是來自葡萄溝的果農,你會如何介紹你們地區的水果……
通過模擬“果農知識競賽”的情境,使學生從果農的視角來觀察和思考問題,從而更好地從地理位置、自然氣候等角度,分析葡萄溝水果汁甜味美的原因。可見,語文閱讀教學是沒有邊界的,如果僅僅將目光局限在教材上、課堂內,顯然不符合新課標理念對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要求。只有將閱讀教學的眼光放得更加廣闊和長遠,放到生活當中去,才能拓寬語文閱讀教學的范疇,提高語文閱讀教學的效率,促進語文閱讀教學的改革與發展。
三、以課堂活動為載體,鼓勵學生增強生活體驗
“新課標”指導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要求教師以課堂活動為載體,鼓勵學生通過主動建構與積極體驗來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同時也形成生活感悟,增強生活體驗。因此,我們應該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組織不同的課堂活動,并以此為契機構建生活化教學模式。
例如,在《白鵝》的閱讀教學中,學生通過閱讀課文對于白鵝的“高傲”有了深刻印象,也足見作者對白鵝的觀察、總結和闡述十分到位。為了進一步鞏固教學成果,教師可以組織“你說我猜”的小游戲:讓每個學生在心里選定一個小動物,然后認真回想該動物的習性與外形特點,并嘗試用一個詞總結出來。然后,每個學生把自己的“答案”交給教師之后,輪流到前面說出這個詞,看同學們能否根據自己所說的詞,猜出對應的是哪種動物。
通過這個小游戲,不僅活躍了課堂氛圍,增加了閱讀教學的趣味性,更能促使學生在課文內容的啟發下,認真觀察和總結不同小動物的特點,并以凝練的語言表達出來,實現閱讀教學內容的升華和形式的創新,使學生能夠在閱讀中體驗生活,在生活中體驗閱讀,實現閱讀教學與生活實踐的融合。
參考文獻:
[1]張艷.讓小學語文課堂插上“生活化”的翅膀——淺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生活化的有效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1).
[2]梁雨晴.融入生活體驗 張揚學生個性——新課程理念下語文課程生活化閱讀教學謅議[J].人生十六七,2017(12).
[3]李文會.內學外用 學用結合 舒張深化——漫談小學語文閱讀拓展教學的基本策略構建[J].小學生作文輔導(語文園地),2018(3).
作者簡介:史翔(1988.11— ),女,漢族,河北平鄉人,中小學二級,研究方向:農村小學語文。
[責任編輯 張宏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