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藝璇?金繼紅


摘要:本文基于編制的2002和2014年中日投入產出表,對比分析中日工業各部門的用水效率。結果表明,2014年中國11個工業部門的用水系數較2002年大幅下降,但其用水效率仍落后于日本工業各部門,借鑒日本的節水技術進一步提高工業各部門用水效率是緩解中國嚴峻的水資源短缺現狀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中日工業 用水效率 投入產出
一、引言
隨著中國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工業產值大幅提升的同時,工業生產也消耗了大量淡水資源,工業用水量由2002年的1143億噸增加至2016年的1308億噸,加劇了中國水資源短缺的現狀。日本在上世紀60年代工業高速發展、經濟高速增長時期也曾面臨水資源短缺問題,通過以《水資源開發促進法》為龍頭的法律體系以及“多龍治水”的組織體系構建,現已擁有完善的水資源管理手段以及先進的節水技術,可以對中國提高工業用水效率起到借鑒作用。
二、公式與數據說明
(一)用水系數計算公式
1.直接用水系數:
式中,為第k工業部門的用水量;為第k工業部門的總產出
2.完全用水系數:
式中,為的行向量,A表示直接消耗系數矩陣。
3.間接用水系數:
(二)數據來源
本文基于World Input-Output Database編制了2002和2014年中日投入產出表,并將世界投入產出表中的部門4至26整合為11個部門。日本工業各部門用水數據來源于日本經濟產業省2002和2014年工業統計調查(用地·用水編)以及《日本の水資源》,總產出數據來源于工業統計調查(產業編);中國工業各部門用水和總產出數據來源于《中國環境年鑒2003》和《2014中國環境統計年報》。
三、實證分析
表1中,直接用水系數衡量的是中日工業各部門生產一單位產品所使用的淡水資源量。2002年中國直接用水系數位列前三的工業部門分別為電力、煤氣與水供應業(0.847噸/美元)、造紙業(0.176噸/美元)和化學工業(0.064噸/美元),2014年紡織服裝業的直接用水系數超過化學工業位列第三。2002和2014年日本造紙業、紡織服裝業和化學工業的直接用水系數均位列前三。不同工業部門的直接用水系數差距很大,2002年中國直接用水系數最高的電力、煤氣與水供應業是直接用水系數最低的設備制造業的121倍。從趨勢來看,中國11個工業部門的直接用水系數均有不同程度的降幅,其中電力、煤氣與水供應業下降最為顯著,由2002年的0.847噸/美元大幅降低至2014年的0.038噸/美元,主要是由該部門中的火電業單位發電取水量在2002-2014年這一階段大幅降低所致。
完全用水系數衡量的是工業各部門生產一單位產品所引致的整個經濟體系所有部門的總用水量。表1中的計算結果顯示,2002年中國完全用水系數最高的三個工業部門為電力、煤氣與水供應業(1.054噸/美元)、食品、飲料及煙草業(0.630噸/美元)和造紙業(0.411噸/美元),2014年則變為食品、飲料及煙草業(0.141噸/美元)、紡織服裝業(0.091噸/美元)和造紙業(0.074噸/美元)。2002和2014年日本工業直接完全用水系數最高的部門為食品、飲料及煙草業,造紙業和其他制造業并列第二。從趨勢來看,2002-2014年期間中日11個工業部門的完全用水系數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中國工業用水效率的大幅提升使得其完全用水系數的降幅高于日本各工業部門,但2014年中國工業各部門的完全用水系數相較于日本仍有較大差距,需進一步通過節水技術的升級提高其完全用水效率。
根據表1中的數據可以計算得出2002和2014年中日11個部門的間接用水系數。結果顯示,2002和2014年中國間接用水系數最高的兩個工業部門為食品、飲料及煙草業和紡織服裝業,食品、飲料及煙草業同時也是日本間接用水系數最高的工業部門。食品、飲料及煙草業的直接用水系數較小,但完全用水系數很高從而導致其間接用水系數位列第一,究其根本原因,是由于該工業部門生產過程中了消耗了大量農產品,而無論是中國還是日本,農業在國民經濟用水總量中所占的比重均為最高。
四、結論與啟示
中國工業各部門的用水系數普遍高于日本,盡管2014年中國工業用水效率較之2002年已有顯著提升,其完全用水系數仍高于日本。中國電力、煤氣與水供應業和紡織服裝業這兩個工業部門應予以重點關注,通過借鑒日本的節水技術、引進先進節水設備提升直接用水效率,通過借鑒并改善工業各部門間的中間投入結構,提高間接用水效率,從而降低中國工業用水量,緩解中國面臨的水資源短缺局面。
參考文獻:
[1]許健,陳錫康,楊翠紅.直接用水系數和完全用水系數的計算方法[J].水利規劃設計,2002(04):28-30,36.
[2]馬江.日本水資源經濟政策分析與借鑒[J].價值工程,2017(19):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