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師生關系,是社會關系體系中一個多因素的關系體系。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提高教育質量的前提條件。教育需要愛來支撐,教師只有把愛的甘泉灑向學生的心田,讓學生感覺到教師的關心,使學生獲得心靈上的滿足,才能引起對教師的親近、崇敬和信任,才能縮短師生的心理距離,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從而產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關鍵詞:師生關系;師愛
師生關系,是社會關系體系中一個多因素的關系體系,它既反映了社會政治、經濟、道德關系,又包含為達到教育目標,完成教學任務中的教與學的關系,也有情感行為的心理關系等。師生關系是學校中一個最基本的人際關系,直接影響著教育教學的效果,對教學活動以及素質教育的展開都有重大作用。
在學校中,我們發現,學生往往是先喜歡教師,再喜歡教師所教的課程。要改善這種教育狀況,最重要的是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良好的師生關系并不復雜:一方面是教師對學生的關心和愛護,另一方面是學生對教師的信任和尊敬。教師愛學生,主要是受教師的信念、理想、職業道德和事業心的影響,具有理智特征。而學生尊師,則是對教師愛生的應答,往往是根據個人的主觀判斷和情緒體驗來決定,更富有情緒色彩。因為信任和尊敬,學生更多地表現出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因此,教師和藹的態度,親切的目光,真誠的鼓勵,是學生樂于學習的動力。教師要有廣博的學識和高超的教學藝術,有對學生關懷備至的愛護,一視同仁的品格,得體的儀表和舉止等。只有當你真正成為充滿魅力的教師,才會有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才會使你的教育角色發出耀眼的光彩。
良好的師生關系就像一個紐帶,把教師和學生緊緊的聯在一起,這個紐帶需要愛存在于師生之間,要有愛貫穿二者之間,那就是師愛。師愛并不是無條件地去遷就學生,因為那種愛是狹隘的,甚至根本就不能稱為愛,給學生帶來的可能僅僅是短暫的愉悅,結果可能導致學生對教師的不滿,認為這樣的教師不負責任。師愛亦不是無條件地嚴罰狠管,這樣會造成學生的逆反,結果是學生與教師的背離。當然,師愛也決不是讓學生放任自流,而是愛中有嚴,嚴而有度。教師的愛是一種責任,因為有愛,師生才會產生情感的共鳴,才會有教和學的同步,才會有師生角色的互換。
師愛來源于教師對學生深入的認識和了解,知之深,才會愛之切。小學生雖年齡尚小,但也同成年人一樣懂得快樂與痛苦、羞愧與恐懼,有自尊心和榮譽感。師愛是純潔而全面的愛,自覺而理智的愛,普遍而持久的愛,師愛是一種高尚的,無私的,偉大的愛。只有真正心懷師愛的教師才能做到尊重每一位學生,尊重學生的已有知識,尊重學生的個性特征,尊重學生的思想品德,尊重學生的年齡特點等。教師愛學生,會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人格特征,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建立平等、和諧、民主的師生關系,創造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把微笑和愉悅帶進課堂,讓每個孩子的潛能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施展。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崇高的愛,無私的愛,持久而深厚的愛。這種愛要求教師時刻為學生著想,對學生負責。師愛的最高境界是朋友之間的愛,愛的基礎是平等。愛學生就應尊重他們,平等地對待他們,把自己當作學生的朋友,去感受他們的感受。
人是充滿感情的動物,有著各自的欲望,有著不同的興趣。當你真心的去關心、愛護一個人時,那么他一定能感受到你的一片愛心,并愿意與你接近,愿意和你成為朋友。相反,如果你根本沒有真心待他,你的心沒有為他敞開,那么他的心也不會為你敞開,也不會和你交心,也不會和你親近。師生交往時,同樣也是這樣,倘若教師對學生充滿了愛,充滿了關心,讓學生感覺到自己被關心著,被愛包圍著,那么,我相信,他也絕不會討厭一個愛他的老師,他會從內心真正地接受這位老師,同樣也會喜歡這位教師所教的課程,會帶著良好的情感來理解老師的言語,接受老師的要求。如果教師只是為了教書而教,沒有把自己的愛給學生,對學生沒有情感,學生感受不到關心,學生與教師的關系必然僵化。正如孟子所說:“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教師與學生是平等的,教師需要學生的愛和尊敬,同樣學生也需要教師的愛。教育不能沒有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的靈魂。只有熱愛學生,才能正確對待學生,寬容學生所犯的錯誤,才能耐心的去教育每一位學生。列尼托爾斯泰曾說:“如果教師只有對事業的愛,那么,他是一位好教師;如果把對教育的愛和對學生的愛融為一體,他就是一位完美的教師。”愛是教育事業的基礎,教育的成功來源于教師對學生的熱情。教師尊重學生,關愛學生,是師愛的表現。學生需要教師的愛,教師只有情感投入,把愛的甘泉灑向他們的心田,使學生獲得心理上的滿足,學生才能感受師生平等,才能感受到愛的存在,從而引導起學生對教師的尊敬、信任和親近,創設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縮短師生的心理距離,他們就會獲得向上的動力源泉。只有教師了解學生,熱愛學生,才能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教師面對的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和稚嫩的心靈,只有讓他們獲得心靈上的滿足,用愛這把萬能鑰匙打開心門之鎖,互通心聲,師生之間推心置腹,以誠相見,才能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愛是教育的源泉,看似平凡的師愛可以產生不平凡的力量。師愛如歌,師愛如風。只有對教育事業有一份真誠的愛,才能打開學生心靈的窗戶,才能敲開理解的心扉,才能讓師愛隨風潤物,才能真正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參考文獻
[1]劉國全.小學教育心理學[M].人民教育出版,1999.
[2]袁振國.師生溝通的藝術[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
作者簡介
劉暢(1988.03—),女,漢族,河南新鄉,本科,2011年參加工作至今,中小學二級數學教師,研究方向是小學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