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漢平 黃間華 丘志馨 劉向武
摘 要:公安大數據戰略背景下,公安院校利用自身的資源條件和公安警務工作優勢,開展校局、校企、校校合作,整合數據資源建設大數據警務實訓平臺,探索公安專業實驗實訓教學改革的思路和途徑,對公安專業實驗實訓教學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通過構建平臺,改革實驗實訓教學模式、內容和方法,提升教學質量和水平,從而有效地推進現代信息化警務人才培養,更好地服務公安大數據戰略和公安智慧新警務戰略實施,增強公安院校服務平安社會建設功能。
關鍵詞:大數據;警務實訓;平臺建設;教學改革
公安工作是維護社會治安和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支柱力量,必須跟上時代的步伐運用大數據的技術與思維。大數據的開放性、共享性和流動性沖擊我國公安警務模式[1],因此,公安部提出實施公安大數據戰略,著力建設智慧公安、打造數據警務,提高公安機關核心戰斗力,不斷推進公安機關社會治理能力的跨越式發展。公安警察院校作為公安人才培養的基地,應充分利用自身的資源條件和公安警務特色技術,堅持“合作、共享、開放”理念,加強與公安機關和企業之間的校局、校企合作,整合資源,虛實結合,構建適合當地公安工作特色和人才培養需求的大數據警務實驗實訓平臺,推進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改革,培養能利用大數據技術開展警務工作的高素質專門人才。廣東警官學院結合廣東公安工作特點,開展了這方面的探索與實踐,不斷推進實戰化教學,培養新時代智慧新警務引領下的公安專門人才,推進以大數據、移動警務應用等為重點的信息化警務工作,增強學院服務平安廣東建設功能。
一、大數據背景下推進公安專業實驗實訓教學改革的思路與實踐
與傳統警務實驗實訓教學相比,大數據背景下公安院校推進公安專業實驗實訓教學改革要從以下幾方面加以考慮:一是對接公安實戰,構建大數據警務實訓教學平臺;二是警務實訓教學內容要及時反映新型犯罪手段和技術,反映新的偵查技術和技戰法;三是真實鮮活案例要貫穿實訓教學始終并與公安實踐密切結合。
(一)充分利用教學資源,構建大數據警務應用實訓教學平臺
公安院校在發展過程中積淀了較為豐厚的數字化教學資源,同時在與公安機關開展校局合作過程中也共建了類型多樣化、具有鮮明公安特色的案例資源,這些資源為建設大數據警務應用實訓平臺奠定了良好基礎。
廣東警官學院大數據警務實訓平臺以現有的8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為依托,整合公安警務綜合應用系統、G75禁毒多媒體軟件、筆跡系統、現勘信息系統、視頻偵查和智能監控平臺、信息偵查、經濟犯罪偵查等實驗實訓仿真教學資源,通過對全校數字化實驗教學數據資源的優化,建設公安專業教學實驗實訓平臺,實現跨專業、跨學科資源開放和整合,并不斷發展成為一個集公安專業技術、信息技術為一體,創新教育與模式研究相結合,資源高度共享的公安專業綜合實驗實訓大平臺。[2]平臺針對校園信息化的需求,利用大數據技術,根據學校實際情況,提供人、車、機、網、卡的校園數據分析解決方案。平臺可根據公安機關實戰需要擴容增加相應警務實訓教學系統,為實施大數據警務和適應實戰改革創新需要的公安信息化人才培養提供良好環境保障。同時借助廣東公安智慧新警務戰略實施,不斷推進平臺的發展完善,建設成為實施智慧新警務應用和科技創新技術的交流平臺。平臺采用學校實際現實的數據作分析,既給予了學生真實的實訓練習,又給學校管理決策提供了真實數據分析。[3]
(二)深化校局合作,實訓內容突顯現代警務大數據實戰成果
公安院校辦學的優勢就是與地方公安機關建立緊密的校局合作關系,共建實驗實訓基地,探索警院與公安機關共建實訓基地的長效機制,充分鍛煉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協調能力以及培養合作精神。[4]各地方公安機關經過多年的實戰和各種創新,開發很多實戰化信息應用系統和發揮特色服務功能,建立各式大數據資源和案例資源庫,為公安大數據警務實訓教學提供良好支撐。利用公安實戰大數據資源和案例資源開展實驗實訓,重點在大數據應用系統對接授權與模擬實訓、案例與戰果再現等。廣東警官學院與茂名市公安局開展校局合作共建大數據警務應用實訓中心,雙方定期交流,探討教學案例,開展科研合作,市公安局的情報作戰平臺、特定犯罪團伙感知系統、反新型電信詐騙綜合處理系統等新型的、有特色的信息化實戰系統和鮮活案例得以在學生的實訓中進行演示和科研探究,為公安專業實訓教學帶來新的方法與思路,學生在深切體會大數據技術在警務偵查中運用的同時熟悉了解大數據偵查破案的基本程序和要點,專業教師在實踐中不斷總結形成大數據架構下偵查實戰技戰法。
(三)多方合作組建新型大數據警務實訓教學團隊,深入研究實訓教學方法與模式
校企合作培養是大數據人才培養中最為普及與可行的培養模式[5],校企“產教融合”和校校“協同創新”為大數據警務應用人才培養提供良好的教育途徑,公安院校大數據警務實訓教學團隊引入高新科技企業人才,開展合作,將為深入研究實戰需求,多層次、多渠道推進公安信息化前沿理論與技術探索開辟新途徑。由公安院校牽頭,企業和相關高校大數據創新研究團隊參與,組建新型大數據警務實訓教學團隊,在充分調研基礎上開設大數據警務應用實訓教學課程,制定不同犯罪類型、不同警種、不同偵查措施的實訓內容,開展新型犯罪和偵查技術實訓教學和專項業務培訓,探索戰訓合一的教學培訓方法和模式,成為公安院校為公安實戰服務的新增長點。廣東警官學院在大數據警務實訓平臺建設中融合了華為公司的智慧協同和FusionInsight企業級大數據平臺、海康威視的視頻偵查和智能監控技術、360公司和安絡公司的網絡犯罪偵查等前沿科技和先進理念,在開展大數據情報實戰教學培訓中與北京唯正公司合作開展全國范圍內的IBM i2可視化分析軟件和DataC犯罪拼圖教學培訓,取得良好效果。
(四)強化實驗實訓創新,發揮對新警務的智庫和參謀作用
公安院校教師和科研工作者多年的實驗教學經驗和技能在大數據新警務技術開發與應用、警務機制、警務模式、信息化應用技戰法等方面具有較強的研究優勢,應多方位創新研究性實驗實訓,開辟新的教學、科研平臺,參與實戰,多途徑充分挖掘、搜集、整理鮮活的信息化偵查案例,聚合人才參與到一線公安機關案件研判、情報綜合和分析預測中,共同開展技術交流與合作研究,不斷修訂完善形成技戰法。在推進公安大數據警務建設中,各地公安機關取得大量新的案例成果和創新技術,公安院校應承擔新成果和新技術的總結,形成理論成果加以推廣應用,并指導基層的實戰,成為全省公安機關創新警務應用的推廣平臺,充分發揮公安院校對公安大數據和智慧新警務的智庫和參謀作用。
二、開展公安專業大數據實驗實訓教學面臨的問題及對策
(一)與公安內部信息資源的整合涉及數字證書授權與保密問題
信息安全是第一要務,也是確保實驗實訓正常開展的重要保障,在與公安實戰部門合作對接信息系統資源開展實驗實訓教學時,務必要做好保密措施和日志留存,在使用數據時,要控制好數字證書授權權限與責任的落地追究。此外,公安內部信息資源的安全管理和訪問控制也制約了大數據警務應用實訓教學全方位開展,在使用公安內部大數據資源的同時,要做好案例和數據的脫敏和再加工工作,實現數據使用的隔離性、保密性和可追蹤性,讓數據在安全可控范圍內使用。[6]
(二)集成對接校園數字化信息系統形成瓶頸問題
校園里各類數字化信息系統,比如教務、學工、人事、車管、一卡通、網絡行為等業務管理信息系統形成的數據資源和實驗實訓仿真教學資源是大數據警務實訓平臺建設和實訓教學應用最重要和最基礎的數據,這些數據的產生既有動態的,也有靜態的,必須充分利用加以集成對接。由于校園里的各類信息系統一般來說不可能由一家公司完成,盡管各類信息系統都能按數字化校園的統一標準建設,但技術手段和商務等原因致使各系統之間數據的集成對接形成瓶頸,做好各類數據資源的打通和高度共享是平臺建設和實訓教學的重點難點。同時還要考慮個別系統實時推送數據對寬帶環境的要求,采取不同的數據推送方式,以達到實訓教學過程的流暢和完整。
(三)不同專業、不同警種要求構建不同實驗實訓教學模式
公安院校在公安專業實訓教學和培訓過程中,根據不同對象、不同警種、不同需求,圍繞大數據技術警務應用的理論基礎,常用的大數據分析處理可視化軟件的實操訓練,大數據實戰案例的應用與技戰法凝煉等,確定不同教學內容和實訓模式。比如,利用大數據實訓平臺重點應用于學生數據預處理的基本流程實訓,培養運用大數據技術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公安信息系統及互聯網上的海量數據更側重于訓練學生掌握大數據背景下開展犯罪偵查活動策略;通過不同的鮮活案例分析實訓,培訓如何制定技戰法,讓學生能盡快熟悉大數據警務應用的流程和方法。通過不同模式的強化訓練,受訓的學生將能夠根據不同的公安專業業務需求完成數據分析,熟悉數據挖掘算法及可視化方法,面對數據有較好的處理技能,針對公安實際業務完成模型設計。
(四)大數據分析處理軟件多樣化和兼容性問題
在公安實戰應用中,大數據分析處理軟件有很多可供選擇,各有所長,有些功能較為強大,有些只為解決某個問題,但至今還沒有一種數據可視化工具是完美的,往往需要多個軟件結合應用,考慮軟件的兼容性,做好數據整合。廣東警官學院在與北京唯正公司聯合開展大數據情報實戰培訓中,以i2軟件為基礎點,結合實際案例深入講解銀行資金交易分析、話單分析、通訊錄分析、傳銷層級分析、案件串并、刑事技術串并等熱點案件,學員同步學習唯正DataC可視化情報分析系統,以連接橋的方式對接i2軟件,將i2軟件和DataC分析系統二者融合打通,展開一個平臺內一體化綜合研判,引進大數據分析處理可視化軟件,一鍵擴展、逐層深挖、關聯案件串并、協同多人作戰,所有工作在一個系統中完成。
三、大數據警務實驗實訓促進公安專業人才培養的效果分析
(一)較好適應公安信息化工作迫切需要
為適應新時代新要求,公安工作在發展目標理念、支撐平臺、發展模式和警務機制上進行創新,信息化和數字化將是公安工作的主流,公安院校利用自身的資源優勢,結合公安工作特點,開展公安警務大數據實訓平臺的建設與實訓應用將是公安教育教學改革發展的制高點。公安院校勇于探索與實踐,把科技手段的發展運用到教學實訓中來,探索實戰化教學新路徑[7],主動運用智慧新警務中所貫穿的新思維、新科技、新方法,充分使用智慧新指揮、智慧新偵查、智慧新管控、智慧新防控、智慧新交通、智慧新消防、智慧新民生、智慧新管理等警務應用創新資源,全面構建實戰化大數據警務實驗實訓平臺應用發展體系,促進公安專業教育教學和創新人才培養,以適應公安信息化工作對人才的迫切需要。[8]
(二)提升學生對數據在警務偵查工作中的認識,突破傳統警務偵查思維體系
大數據具有全數據、混雜性和相關性的思維特征,尤其是“相關性”的思維模式改變了人類認知世界的方式。大數據警務實訓讓學生從數據的產生、采集、導入和預處理、統計和分析,以及挖掘等進行學習,讓學生從認識數據,到分析數據,最后運用數據進行案件偵破,突破傳統對數據的認識,在實訓過程中逐漸形成大數據的概念,將大數據技術運用到警務偵查工作中。
學生在實訓中認識大數據偵查與防控的思維特征,能夠突破傳統案件的因果關系思維、抽樣選取思維和事后偵查思維,最大程度地發揮了大數據在警務偵查中的物理分析、整體取證及先前預測等獨特優勢,促使學生的偵查理念朝著更加科學化、智能化、集約化、協作化的方向發展。
(三)推進構建新型警務偵查模式
大數據驅動下的偵查模式體現出數據共享的一體性特征,是一種由點到面的全景式偵查、預知未來的預測型偵查以及利用數據模型的算法型偵查[9],這一新型偵查模式能夠更全面地獲取信息,更深入地分析研判信息,改變了過去“由案到人”轉向“由數據到案”“由數據到人”的偵查模式,并且大數據的預測功能將促進主動型偵查模式進一步朝著縱深方向發展。大數據應用人才是一種新型的復合人才,不僅要具備應用型人才通用的知識能力結構,還需要具備一些特殊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10][11],公安院校大數據警務實驗實訓內容將著眼于大數據基礎模塊、大數據處理能力模塊、大數據模擬警務實戰模塊等方面,警務偵查模式與傳統的模式相比較將發生根本性改變,學生更能夠領會偵查學科專業學習的本質和內涵。
(四)無縫對接公安警務實戰工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數據本身不會表達內容,而擁有技能的人才能利用數據表達內容。緊貼公安實戰的警務大數據實訓讓學生掌握利用大數據軟件進行建模、數據分析研判的工作方法,將大數據可視化數據研判分析的技術應用到公安工作各個領域中,尤其是可視化分析研判理念及網絡犯罪、系列化、地緣性犯罪等各類案件基本分析思路,有效提高針對當前犯罪活動系列化和犯罪陣地轉移網絡空間的現實問題,培養新一代掌握大數據技術在公安領域中應用的實戰人才,學生在走上工作崗位后很快上手,無縫對接,大數據實戰技能得到充分發揮。
四、結語
公安院校通過構建大數據警務實訓教學平臺,貼近基層公安工作,創新公安專業實驗實訓教學模式,在實訓教學內容、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等方面突出鮮明公安特色和先進的教學理念,實現實訓平臺上公安教學資源的高度共享,使學生和參訓民警掌握大數據技術運用于案件偵破與對犯罪的預測,提高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案件處理、治安防控和規范執法能力,更好服務于智慧新警務應用人才的培養,服務于智慧新警務戰略的推進與實施。
參考文獻:
[1]黃鳳林.大數據背景下的警務模式創新研究[J].科技視界,2016(26):25-26.
[2]陳鳳,張治軍.警務信息綜合應用管理平臺建設的研究[J].吉林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2009(6):48-50.
[3]曾明星,周清平,蔡國民,等.基于校園私有云的軟件工程實驗實訓綜合平臺研究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5,4(32):161-165.
[4]劉洋.深化“校局合作”背景下公安院校實訓基地的封閉式警務化管理[J].貴州警官學院學報,2015(5):95-103.
[5]劉貴榮,秦春蓉,林毅.以需求為導向的大數據人才定制化培養模式與策略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8(12):78-81.
[6]鮑曉燕.大數據警務建設中的問題和對策研究[J].廣州公安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5(4):20-25.
[7]張兆端.關于警務大數據建設的戰略思考[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2014(4):17-23.
[8]陶國林,曾曉松,肖夏.實驗教學信息化平臺建設的關鍵問題探討[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5,4(32):197-199.
[9]何軍.大數據與偵查模式變革研究[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1):72-80.
[10]城田真琴.大數據沖擊[M].周自恒,譯.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13:223.
[11]田緒紅,鄺穎杰,肖磊,等.大數據應用人才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及其培養[J].計算機教育,2017(8):57-60.
(責任編輯 鐘嘉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