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鈺瑤
《黃河絕戀》主要講述了八路軍為護送美國飛行員歐文到根據地,一路上與日本鬼子不斷斗爭的故事。作為一部主旋律電影,它所表達的主題與傾向都體現了民族主義與英雄主義色彩,但在構建崇高感的方式上,與一般的同題材作品相比,它有著自身的特點。
崇高是西方美學的基本審美形態之一。它的基本內涵是:人的本質力量在經過巨大的異己力量的壓抑、排斥、震撼之后,最終通過人生實踐尤其是審美實踐活動而得到全面的高揚和完整的體現。博克認為,崇高而偉大的對象引起我們的驚異情緒,并帶有某種程度的痛苦或恐怖之感,但只有當危險或痛苦與人隔著一定的距離,不能加害于人的時候才能產生崇高的對象。也就是說,產生崇高的審美實踐活動與崇高對象之間是有距離的,可以理解為觀者與對象的距離。觀者既可以是實踐行為的主體,也可以是行為之外的觀者,但要產生崇高的審美實踐活動,都需要與實踐行為產生一定的距離。作為觀眾,我們顯然并非崇高行為本身的實踐主體,而是審美活動的主體。電影所做的,就是通過各種方式調動觀者的驚異情緒,為觀者構建起崇高對象。
首先,從內容上來看,《黃河絕戀》的故事本身就是一場特殊的行動,這行動中包含著真善美與假惡丑的對立沖突。一方面是八路軍護送歐文,另一方面是日本鬼子的阻礙。沖突可以說是從影片一開始便密集地呈現。一切的源頭,從歐文為替同伴報仇而被日軍軍艦擊中被迫降落在長城腳下開始。歐文后來由戰士黑子和懂英文的女軍醫安潔奉命護送前往根據地。一路上,黑子和安潔對歐文進行保護,為此,有許多戰友都犧牲了,即便如此,他們依舊堅持要完成任務。除卻任務的驅使,黑子的女兒花花以及他的老父親等普通人民群眾也對歐文關愛有加。這些跨越語言、地域的人類普遍美好精神的展現,給我們帶來舒緩、優美、愉悅的審美感受。但與此同時,日軍也在一路追蹤他們,日軍的罪行累累地展現。他們屠村的行徑使人感到震驚。電影的表現手法比較紀實,從影片開始時日軍的飛機轟炸,到屠村的慘酷場面,都是直接粗暴地將美好破壞殆盡,給人以強烈的心靈震撼。在這種對比之下,護送歐文的行為逐步地象征化、崇高化。行為過程的嚴酷與艱難使得目標的達成變得更加曲折,與此同時,在嚴重的實踐斗爭中,所顯示出的實踐力量也更加偉大。
影片的實踐地點是黃土高原,實踐行為目標是渡過黃河。黃土高原的風光與居住于此的人們構成了一幅幅人與自然相處的和諧畫面,觀眾的審美需求在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中得到一定程度的滿足。粗獷的黃土高原給觀眾展現了獨特的風土人情,從黑子父親與黑子女兒花花等村民的淳樸中,我們能體會到從自然中生長出來的美與善。但在影片中,自然與人物的關系,不僅是和諧優美的場景,還有矛盾之處。黃河的壯麗、瀑布的雄奇,在作為可被欣賞的自然風光的同時,也是影片中人物實踐目標達成過程中的阻礙之一。與實踐行為一樣,黃河作為阻礙,也被象征化了,它們巨大的體積和力量等自然屬性,對崇高對象的形成起了積極作用。在經過一路的艱險之后,八路軍與日本鬼子在黃河進行最后的正面交鋒,是否成功渡河,就是這場斗爭是否取得勝利的標志。從結果來看,歐文最終成功渡過黃河,取得了斗爭的勝利;但在渡河的過程中,黑子、安潔、寨主,甚至是在影片中本不討喜的三炮,都犧牲了。結果的完成與過程的缺憾共同構成了結局的悲壯的成功感,這部電影實際上是一場結果成功的悲劇?!霸谒囆g作品里,崇高作為一種昂揚的激情和悲憤不平,表現得愈是激烈,愈加顯得崇高。”在電影的悲劇中,觀眾的情緒受到感染,隨著影片情節的發展,激情逐步被調動到一定程度,最終達成崇高的審美實踐。
崇高作為一種審美形態,包含了豐富的道德內涵?!饵S河絕戀》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上,為了突出主題,難免有理想化、單一化的嫌疑,但這也能更直接地表現真與善的道德美感。崇高的道德感離不開人生的社會化內容。影片中的實踐,展現的是中華民族與法西斯的斗爭,實踐行為的重重挫折,體現了現實與理想的距離。因而在實踐過程中,八路軍在與日本鬼子的斗爭中展現出來的堅強的精神與頑強的人格,共同構成了崇高的審美體驗。值得一提的是三炮這個人物形象的塑造,前文提及,作為行為之外的審美觀者,需要與危險或痛苦拉近距離,才能被調動起驚異的情緒,從而達成崇高的審美境界,而影片中安潔、黑子等形象的偉大與高尚,有利于主題的表達,但不利于觀者的情感共鳴。三炮作為一個反面人物,他的身上體現的是更加接近人類情欲的基本滿足。他可憐,因冤家喪失了生殖能力;他可恨,為報復告密日本人;他可敬,為報信活埋犧牲。三炮行為的轉變體現了在嚴酷的條件與重大的矛盾中,個人恩怨為民族大義而讓步。他在最后的死亡關頭仍舊唱著渴望愛情的山歌,這是他平凡的渴望與追求,但是他的行為卻體現了深刻的道德美感。這種普通與偉大的沖突,使三炮這個形象更加貼近生活、更加真實。三炮的道德轉變,是一種理性的勝利,這種勝利有曲折的過程,有三炮自身的欲望與理性的掙扎,更能調動起觀眾的社會體驗。因此,影片中的社會實踐,充分展示了主體要征服和掌握的客體之間的矛盾沖突狀態,其中既有個人的道德轉變,也有民族的生存斗爭,從小的、大的方面,共同給以觀者心靈的激蕩。
雖然博克認為,崇高而偉大的對象引起我們的驚異情緒,并帶有某種程度的痛苦或恐怖之感,實際上,人在感到崇高的時候,會更加豪邁有力。正如影片中安潔最后毅然用匕首將繩子割斷,這行為是受到崇高感的激化與鼓勵,所以才無畏無懼,這就是真正的崇高?!饵S河絕戀》中的崇高構建,指向的是民族自尊心與自豪感,能夠激發出觀者內心深處的力量,喚醒觀者潛在的道德感,真與善在崇高中強烈地表達出來,漫漫的黃土地上的英雄兒女們,他們的精神同這黃河一般深沉有力,給以觀者深切的崇高體驗與深刻的審美感受。
參考文獻
[1]朱立元.美學(修訂版):195.
[2]楊辛,甘霖等.美學原理(第四版):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