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夢鷺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義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總體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整體發展的基礎上。”由此可見,文化知識和文化意識是學好一門語言的必要條件,只有在了解了英語國家的風俗文化、生活方式、節日文化等多方面的內容和前提下,學生才能更好地運用英語。《英語課程標準》指出:“文化是指所學語言國家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價值觀念等。接觸和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有益于對英語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加深對本國文化的理解與認識,有益于培養世界意識。”節日文化意識的培養能增進小學生對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性了解,從而為語言的學習打下基礎。學習西方節日文化有利于學生深刻體會中西方文化的異同,加強學生對西方文化的接受和了解。只有在了解了英語國家的風俗文化,生活方式等多方面的內容和了解了英語運用的文化背景的前提下,學生才能更好地學習英語以及運用英語。在多年的英語教學中我也發現,課堂教學不能只是著眼于知識點的傳授,教學目標的達成。現在國際化的步伐越來越快,學生接觸到的西方節日越來越多。要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尤其是通過關于節日文化的培養,擴展學生的眼界,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擴大他們的知識面,增強他們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交際能力,讓他們通過了解西方的節日文化,知道世界的多樣性和包容性,更容易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們的世界。
我們可以看到,當圣誕節、感恩節、萬圣節到來的時候,人們特別是年輕人都會一起慶祝,或是逛街購物或者吃飯看電影開派對,許多商家更是抓住這些機會大肆宣傳促銷,其熱鬧程度不亞于中國的傳統節日。但是在這種熱鬧的背后,卻隱藏著一些問題。很多學生不知道西方節日的意義,只是盲目地過,以為萬圣節就是“鬼節”,以為愚人節就是惡作劇整人的“整人節”,對有些節日有不少的誤解。在小學英語教材中沒有詳細、具體地講到西方節日文化,只是粗略地提到了圣誕節,學生沒有在書本中學到與西方節日文化有關的知識,課余時間也很少主動地去了解這些節日。所以我覺得在課堂教學中很有必要給學生補充相關的知識。
二、研究的意義
1.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習自信心。提高學生英語口語水平,在課堂上能積極舉手發言,與外教進行交流溝通,能更好地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意見。
2.通過開展各種活動,增進師生之間的關系。學生喜歡教師,也就喜歡上英語課,不會有排斥的情緒。
3.通過了解感恩節,學生表達自己對父母、對教師和周圍的人的關心和感激,感謝其他人對自己的付出和關愛,同時也學會尊重他人,更加熱愛生活。
4.學生從這些節日中感受到西方文化的豐富和多樣性,從而了解到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尊重、了解其他國家、民族、地區文化的基本精神及風俗習慣,學習、掌握與其他國家、民族、地區人民平等交往、和睦相處的修養與技能,增進不同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的民族、國家、地區的人民之間的相互理解與寬容。
三、研究的內容
1.節日詞匯句型講解。選取適合小學五、六年級學生的關于母親節、父親節、萬圣節、感恩節和圣誕節的單詞和句型進行講解,打好學生的英語基礎,給予學生大量的語言輸入,便于節日活動的開展。
2.節日資料收集與活動設計。學生對主題活動的開展興趣盎然,教師布置的收集節日相關資料的任務學生也會十分積極地去完成。通過這些節日為主題的活動,拓展學生的語言,使學生在具體參與的過程中學會交際,并親身體驗語言背后的文化內涵。
3.教學方式和手段的改變。采用體驗式教學,讓學生身臨其境,有真實的情感體驗,教學效果更好。充分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使得教學手段更加豐富,教學效率更高。
四、研究的措施和活動
1.通過體驗式學習來進行西方節日教學,營造真實的情境,從而讓學生感受西方節日文化,提高學習興趣。體驗式學習是通過實踐來認識周圍事物,或者說,通過能使學習者完完全全地參與學習過程,使學習者真正成為課堂的主角。教師的作用不再是一味地單方面地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利用那些可視、可聽、可感的教學媒體努力為學生做好體驗開始前的準備工作,讓學生產生一種渴望學習的沖動,自愿地全身心地投入學習過程,并積極接觸語言、運用語言,在親身體驗過程中掌握語言。體驗式學習也會給語言學習者帶來新的感覺、新的刺激,從而加深學習者的記憶和理解。
2.提倡全員參與,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性和積極性,才能有效地、整體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在之前設計過的很多活動中,只是少部分學優生在收集資料,設計活動方案和參與表演,鍛煉的只是少部分同學,其他同學就袖手旁觀。這樣的活動搞下來,得到提升的并不是大部分同學,所以收效也不好,沒起到活動本身的效果。所以在西方節日文化教學中,我給每個學生都安排了任務,按照學情的不同,分層次布置作業。讓每個層次的學生知道自己要做什么,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做好什么,在活動中每個人都有收獲。
3.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也要積極關注各種話題中包含的相關節日信息,給學生延伸開來。如在教Food食物時,可以給學生介紹在圣誕節和感恩節里常吃的食物,主要有烤火雞(roast turkey),火腿(ham)和布丁(pudding)等;在教Color顏色時,可以給學生介紹復活節,帶領學生用不同的顏色的彩筆制作復活節彩蛋,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進行創作。之后拿著學生的彩蛋詢問學生What color is it?讓學生用學過的顏色的單詞和句型來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