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周
隨著網絡技術的普及,數據成已為當今社會一項極為重要的生產資料,掌握了數據,就掌握了信息的主動權。統計專業就是一門發端于數據的專業。改革開放初期,信息技術發展尚不成熟,大量的數據統計工作需要人力完成,社會對于統計人才需求量較大,統計專業一度備受追捧。然而,隨著我國經濟規模的不斷擴大,市場主體更加多元化,跨界融合混營等新的生產方式和經濟活動不斷涌現,傳統統計方式逐漸顯得力不從心,統計類專業生源下降、就業困難等問題日漸凸顯,一些院校的統計類專業紛紛停止招生。
面對新情況,教育部全國統計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河南信息統計職業學院原黨委書記王志電教授,立足河南信息統計職業學院,放眼全國,改革人才培養模式,推動職業教育統計專業內涵建設發展。
2015年,王志電帶領團隊積極申報河南省職業教育統計事務專業王志電工作室并獲批成立,他以名師效應凝聚團隊力量,帶領來自鄭州大學、河南財政金融學院、河南省統計局、河南強視市場研究有限公司和河南信息統計職業學院等單位的教授和企業專家,從整合課程資源、打造教學團隊、創新實踐教學、開展社會服務等層面,對我省計劃統計專業的整合和優化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樹立品牌意識? ?強化專業建設
河南省職業教育統計事務專業王志電工作室成立之初便對我省統計專業展開了深入調研,調研結果顯示,人才培養模式落后,不能適應市場變化,是制約統計專業發展的首要因素。要想擺脫困境,必須整合專業資源,打造專業品牌,扭轉被動局面。
王志電帶領工作室成員進一步開展市場調研,了解社會經濟發展對統計工作的最新要求,并在此基礎上對河南信息統計職業學院的統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了全面修訂,在師資隊伍、實踐教學、校企合作等方面進行了全面強化。
2015年,王志電工作室主持了教育部統計類高等職業教育專業目錄修訂工作,在充分調研論證的基礎上,制定了對原有統計實務專業的改造方案。工作室提出新增高等職業教育信息統計分析、統計與會計核算兩個專業,經全國統計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討論通過,被教育部列入當年的高職高專專業目錄。
近幾年,王志電敏銳地捕捉到大數據經濟的發展趨勢,第一時間帶領工作室成員對大數據展開研究,并在河南信息統計職業學院率先開設大數據技術與應用專業;2018年,學院又研究開設了商務數據分析專業,升級了統計類專業的專業體系,使之與時代發展緊密結合。目前,工作室正在研究大數據技術與統計的有機融合問題,以期不斷提高統計專業的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能力。
研發課程教材? ?夯實教學基礎
課程是專業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教材則是課程的重要載體。工作室以統計專業為重點,在河南信息統計職業學院各專業推動以職業崗位技能為依據的教學改革,逐年更新核心專業課程的教學內容;以行業企業生產流程標準引導課程改革,實施工作導向的課程教學模式。
2015年4月,王志電工作室成員組織開發了市場調查與預測和數據分析兩門校本課程;2017年9月,工作室推動河南信息統計職業學院啟動了10門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統計專業立項建設了統計技能綜合實訓和統計學原理兩門校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其中統計技能綜合實訓課程入選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2016年,王志電工作室成員立項開發了信息與統計分析專業教學標準,完成了《高等職業教育財經商貿大類專業教學開發標準規程研究報告》;承接教育部“企業統計實際案例轉化為統計教學案例庫建設”課題并順利結項;承接河南省統計局應用課題“基于新供給經濟學理論的經濟發展質量統計監測研究”并順利結項。2017年10月26日,省教育廳公示統計與會計核算專業納入《高等職業教育創新行動計劃(2015-2018)》骨干專業建設項目。工作室在全國職業教育統計專業建設中的引領作用逐漸凸顯。
根據專業發展和統計培訓工作需要,工作室積極開展國家規劃教材編寫工作。3年間,工作室成員主編了高職高專國家規劃教材《統計學原理》、統計培訓教材《統計工作實務》等;此外,工作室還組織人員主編參編《市場調查與預測》《數據分析》《案例庫》等多部校本教材。
2017年至2018年,河南信息統計職業學院先后有6名教師參加河南省教學能力比賽,獲得二等獎;23名學生參加河南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獲二等獎4項、三等獎7項。河南信息統計職業學院參加“藍橋杯”信息化大賽獲國家級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省級一等獎3項,二等獎4項。
加強教師培養
豐富人才儲備
工作室肩負著培養青年教師的任務。根據學院青年教師導師制的制度要求,工作室成員每人要結對幫助一名青年教師。
2015年至2017年,工作室成員連續3年參與了全國統計技能大賽方案等多項議題的研究。2016年,河南信息統計職業學院應用經濟學教學團隊榮獲河南省“黃大年式教學團隊”榮譽稱號。
豐碩的成果得益于工作室對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視。工作室每兩年組織教師參加專業教師培訓工作會議,通過專家講座、精品示范課、信息化手段培訓等,不斷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技能;每年召開集體教學教研活動至少3次,成員們在集體備課的過程中相互交流,在研討中解決教學中遇到的問題。
工作室積極推動統計專業教師與行業企業技術人員雙向交流,每年至少派出2名統計專業教師到相關企業進行實踐和調研。教師通過實踐和調研,及時掌握統計行業發展動態,發現統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實際工作對統計職業教育的新要求,對更新教師的專業知識,推進教學與行業企業工作有效對接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同時,行業企業人員每年參與教學教研活動不少于2人。統計專業的《市場分析技術》《統計調查》等核心實訓課程均由省統計局和河南強視市場研究有限公司專業技術人員主持。
推進校企合作? ?增強服務能力
工作室依托中國統計教育學會職業教育分會這一平臺,積極與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吉林財經大學、遼寧建筑職業學院、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等院校建立合作,通過組織全國職業院校統計調查技能大賽,有效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工作室還積極開展與鄧州市、西峽縣、葉縣相關單位,河南省社情民意調查中心、河南省教育廳、河南省社會經濟調查隊等單位的政校合作;拓展與河南強視市場研究有限公司、上海數喆數據科技有限公司的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在這些校政、校企合作中,工作室的教師和統計相關專業的學生參與到政府部門和企業組織的統計調查活動中,相關部門和企業選派專家或技術人員到學校進行交流,為進一步優化專業課程體系、內容等提供了實踐經驗。
在與鄧州市、西峽縣、葉縣等地方政府的合作中,工作室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對地方政府建設項目完成情況進行了調查、分析和評估,為當地政府提供了有效的參考信息。2017年4月,受河南省鄧州市人民政府委托,工作室組織7名統計專業骨干教師,帶領50名學生,對以精準扶貧為重點的河南省鄧州市“四化雙評”項目實施情況進行了綜合評估,通過完成方案設計、問卷設計、實地調查、數據錄入、數據審核、數據整理、數據分析、報告撰寫等環節的工作,師生的統計調查分析能力得到了鍛煉,同時為鄧州市政府脫貧攻堅工作提供了有效的幫助。2017年 4-5月 ,工作室參與了葉縣和西峽縣的精準扶貧調查項目。工作室對當地發展形勢研判準確,問題分析切合實際,提出的建議可操作性強,受到縣委、縣政府的高度評價。
工作室組織專家教學教研團隊,依托國家統計局統計教育培訓基地積極開展統計培訓工作,以全國及河南省統計系統干部培訓為工作重點,加強與全國統計系統的溝通合作,大力開發行業培訓資源,積極開展社會服務。 2014年至2017年底,工作室共開展各類統計培訓25期,共培訓統計系統工作人員2990人次,其中,全國統計系統專業知識基礎培訓班17期,培訓人數2466人次;其他培訓班8期,培訓人數524人次。
(責編? 李亞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