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曉瑞
(吉林市第二人民醫院,吉林 吉林 132000)
在手術準備、開始、實施、結束等各個環節中,任何一丁點細小的差錯都會影響手術效果,極易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醫院必須對手術室護理管理工作給予高度關注,將此看做是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的重要途徑。對此,本院在手術室護理中應用精細化管理方式,取得良好效果,現在就其所實施的相關內容作出如下分析與具體闡述。
以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普外科收治的84例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以數字隨機法將所有患者分成對照組、實驗組,每組手術室患者42例,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分別為43例、41例,年齡在18歲到73歲之間,平均年齡(40.16±5.38)歲。其中,甲狀腺手術患者、膽道手術患者、胃腸手術患者、乳腺手術患者、腹股溝疝手術患者分別為6例、28例、41例、5例、4例。所有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癥類型等一般資料方面均無明顯差異,不具有統計學差異,即P值>0.05。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方式,其中包括手術室器械管理、環境管理、人員管理、健康教育等,實驗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行精細化管理方式,具體內容如下:
(1)環境精細化管理。在手術室護理過程中要及時檢查患者術前準備工作的完成情況,確保電梯處于暢通運行狀態,避免接送堵塞情況的出現。手術現場物品的方式要規范便捷,如專科儀器及設備要放置在規定區域內、手術時間固定、無菌房間內物品的標識要醒目等。此外,根據手術室管理的實際情況建立可行完善的環境管理制度,如及時消毒地面、以濕式打掃為主要方式、借助內外交換車做到手術室內外交換等。
(2)流程精細化管理。在手術實施前對設備、儀器、器械等工具進行全面檢查,保證手術規范、如期進行;護理人員要于術前1d對患者的各項信息進行搜集整理,如基本信息、手術部位、是否熟知手術知情同意書、術前禁食及用藥情況等,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建立靜脈通道,在無菌操作環境下實施手術;手術后,護理人員要配合主刀醫師處理患者切口,擦拭患者身上的消毒液及血跡,妥善處理引流管,與病房護士做好患者交接工作。
(3)人員精細化管理。手術室科室要加強對護理人員的培訓教育,定期組織護理人員學習與精細化管理有關的知識,培養護理人員認真負責、以患為本、精益求精的工作意識,要求護理人員嚴格按照手術室規章制度工作,在操作過程中杜絕醫療差錯情況的出現,以便更好的提高護理質量。
本次研究以手術室護理質量評分(護理記錄、物品管理、基礎護理、無菌情況、知識考核、健康教育)和手術效率(準備時間、接送時間、每臺時間)為效果判定指標。
本次研究中,以SPSS19.0軟件為統計學處理的主要檢測方式,將研究中所涉及的數據納入統計學處理軟件中加以歸納,用卡方檢驗得出具體數值P,如果P值小于0.05,則視為有統計學意義;反之,如果P值大于0.05,則視為無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六項護理質量指標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兩者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即所得P值<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室護理質量情況比較(分)
實驗組準備時間、接送時間、每臺時間三項手術效率指標情況均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即所得出的P值<0.05,詳見表2。

表2 實驗組與對照組手術室手術效率情況比較(min)
精細化管理以精細化管理理念為指導,根據工作運行的實際情況行全方位的管理模式,具有“精”、“細”、“嚴”、“準”四個鮮明特征。手術室是醫院臨床治療、搶救的重要場所,其護理質量的高低將直接決定患者的生命安全,將精細化管理應用于手術室護理工作中可以結合手術室護理的實際情況做到精益求精,促使手術室管理的各項流程朝著精、細、嚴、準的方向發展,對手術室護理質量的強化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綜上所述,在手術室護理中應用精細化管理可以強化手術室護理效果,提高手術效率,具有極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因此,值得推廣與應用。